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1
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嗎?關于吃粽子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呢。
屈原是楚國大臣,秦國要攻打楚國,他主張聯(lián)合齊國一起抗擊秦國,可他卻被楚王罷了官,還被流放到很遠的地方。他抑郁不得志在農(nóng)歷5月5日那天投進汨羅江自殺了。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于是往江里投了很多食物。
有一天,有位老人在夢里夢到了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么多食物,您吃到了嗎?屈原說:你們送的飯都被魚蝦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魚蝦吃了呢?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棱角狀,魚蝦以為是棱角就不會吃了。于是人們都把飯包成粽子的樣子投進汨羅江。后人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年的農(nóng)歷5月初5包粽子、吃粽子,這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
粽子的品種很多,有肉粽、蛋黃粽、紅豆粽等,每一樣都很美味。我最喜歡吃的是奶奶包的肉粽,剛出鍋的肉粽香氣撲鼻,吃上一口美味極了。下次家里有材料時,我也想和奶奶學學怎么包粽子,要是學會了,以后就不愁沒粽子吃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粽子雖然美味,可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消化。
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2
端午節(jié),是一個人人都知道的節(jié)日。那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還得從一個傳說說起!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楚國的國家,里面有一位宰相叫屈原,他深愛百姓,百姓也很尊敬他。
屈原有著報國之心,曾被楚懷王重用。可是,楚懷王下位后,屈原就再也沒有得到重用。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屈原不但沒有得到重用,還經(jīng)常受委屈。終于,這位有著強烈愛國主義欲望的宰相再也無法忍受,他跳進了汨羅江,自盡了。
屈原自盡的事情很快在民間傳開了,一傳十,十傳百。百姓們都很想念他,為了紀念屈原,他們紛紛來到汨羅江岸邊,投進了自己做的米團、飯團,便回家去了。可是,時間一長,百姓們又發(fā)現(xiàn)魚蝦們想吃屈原的遺體和飯團。怎么辦呢?百姓們想到了辦法,把飯團包成菱角狀,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魚蝦很害怕菱角。又過了一段時間后,百姓們發(fā)現(xiàn)蛟龍也會吃這些東西。于是,大家又想出了一個辦法,駕著像龍一樣的船來扔米團,因為這樣蛟龍就會認為這是龍神的東西,就不敢吃了。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知道的龍舟。
這就是端午節(jié)感人的傳說。
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3
大家以為端午節(jié)是不是,紀念屈原的。
其實呢,蘇州人,紀念的是伍子胥。因為他可是建立蘇州的,早在屈原出現(xiàn)200年前,他原本也是楚國人,但是呢,因為他的.爸爸得罪了朝廷里的大臣,所以呢,他就牽連跑到了吳國。他一直為吳國效力,吳國國王,有什么問題就問他,他呢?也是丞相,可是吳國國王死后,他的兒子夫差,他也經(jīng)常問問題,他問我們這兒糧食不多,而且很容易洪水沖塌,要是敵人趁現(xiàn)在攻擊怎么辦啊?于是伍子胥他呢,就建立了蘇州,他在外面,造了一條護城河,有一天一個大臣特別恨伍子胥,于是經(jīng)常在皇帝耳邊說壞話,他有一次說,他呀,想當皇帝。不愿意服從您,皇帝聽了很是生氣,于是拿出一把劍要他去自殺。伍子胥死前說,我死后,你一定要把我的眼睛掛在吳國的大門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這話傳到了皇帝耳朵里,他卻把伍子胥的尸體扔到了河江河里,有人看見伍子胥騎著威風的高頭大馬,站在橋上,人們都說它是潮神,于是他們每年都要貢獻一次朝神,慢慢的就變成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了。
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4
每年的農(nóng)歷初五都是端午節(jié),在這天,人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據(jù)說,端午節(jié)跟偉大詩人屈原有關系呢!
屈原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是楚懷王身邊的一位大臣,一直提倡強國富民,抗擊秦國,可不料被奸臣陷害,流放他鄉(xiāng),公元前278年,楚國京城被攻破,屈原深感到絕望,便在自己的腳上捆幾塊石頭,跳汩羅江自殺,當?shù)氐木用裰篮螅娂姷淖姐榱_江去撈屈原的尸體,有的人為了讓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異體,就在江里投入一些米團,告訴小魚小蝦吃米團,別吃屈原。
后來,有的人用葉子包米團,以此紀念屈原,有的地方還組織龍舟比賽,詩詞比賽。這個傳統(tǒng)習俗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漸漸的,演變成現(xiàn)在的粽子,家家戶戶都是團圓在一起吃粽子,而現(xiàn)在粽子的口味也有很多,有的里面放了肉,有的放了鹽,還有的放了白糖。
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來歷。
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5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一大早,媽媽就帶我們?nèi)ペs五毒廟會,一路上,人山人海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的走走看看,有一些小女孩在戴香囊。
中午到了,媽媽給我戴了一條五色絲線,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么要戴五色絲線?”“因為端午又稱重五,用紅、黃、藍、白、黑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爸爸又用雄黃酒灑在地上,我又奇怪的問:”為什么要灑酒呢?“”因為這樣可以殺死毒蟲,防止毒蟲孳生。”爸爸望著我說。
這時,看著我吃粽子,媽媽深情地說:“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叫屈原。他是楚國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可是秦國想滅了楚國,他看破秦國的陰謀,一次次的去向楚王進言,但是楚王不聽。最終楚國被滅了。
屈原在流放時聽到這些,想救國卻救不了,在五月初五的這一天,自己投汩羅江。江邊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自盡,唯恐江中的魚蝦吃愛國詩人的身體,便拿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并且在江上劃龍舟,想嚇走魚蝦。從此,年年如此,這習俗便流傳下來。”
【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