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是漢語中詞和短語的合稱,包含單詞、合成詞及詞組等語言單位,詞典主要解釋詞匯部分,語典則解釋語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桐花的詞語解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桐花拼音:
tóng huā
桐花五行:
木木
含義解釋
⒈桐樹的花。
⒉古時女子發(fā)式之一。
【拉丁名】
ErythrinavariegataL.Var.orientalis(L.)Merr.
【名稱考證】
鸚哥花(《天中記》)
【科目來源】
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
【藥用部位】
刺桐的花。
【性味歸經(jīng)】
苦、涼,入肝經(jīng)。
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干皮灰色,具圓錐狀皮刺。分枝粗壯。小葉3枚,長卵圓形。總狀花序,花大,蝶形,旗瓣1枚,翼瓣2枚,龍骨瓣2枚,深紅色。花期3月。莢果念珠狀,成熟期9月。刺桐為蝶形花科刺桐屬落葉喬木,原產(chǎn)亞洲熱帶,樹身高大挺拔,枝葉茂盛,喜強光照射,花期每年3月份,花色鮮紅,花形如辣椒,花序碩長,若遠遠去,每一只花序就好似一串熟透了的火紅的辣椒。要繁栽的話建議以扦插繁殖為主,也可播種繁殖。
【功效分類】
止血藥,涼血止血藥
【功效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癰疽疔瘡、金瘡、蛇蟲咬傷、刀傷出血、痔、便血。《本草圖經(jīng)》:“主金瘡,止血。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敷。
桐花的花語
漫天歡喜;情竇初開,對感情困惑而心緒不寧;單純的幸福;不為自己求享樂,但愿眾生皆離苦。桐花主要是紫、白兩色,紫色是中間色、白色是淡色,桐花既廣布、盛放,卻又沉靜、素雅。
桐花簡介
桐花是清明“節(jié)氣”之花,清明時節(jié)的政治儀式、宴樂游春、祭祀思念等社會習俗構(gòu)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內(nèi)涵。是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三春之景到清明絢爛至極致,但同時盈虛有數(shù)、由盛轉(zhuǎn)衰,桐花因此而成為兩種悖反意趣的承載。
清明在中國既是節(jié)氣,也是節(jié)日。清明節(jié)日的政治儀式、社會民俗也折射、聚集于桐花意象。桐花除了“自然屬性”,更有其“社會屬性”。中唐時期,元稹、白居易的吟詠、酬唱之作提升了桐花品格,賦予桐花人格比擬意味;唐宋時期,“桐花鳳”廣泛見諸記載,“桐花鳳”也被賦予祥瑞、愛情等比喻意義。
桐花的其他含義
1、桐花:自然時序
《周書》記載奠定了桐花“清明之花”的地位。宋朝呂原明《歲時雜記》總結(jié)了相沿已久的“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清明:一侯桐花,二侯麥花,三侯柳花。”桐花是清明之征兆、標志。
2、桐花與春景
文學作品,桐花常與楊柳搭配,標志春景,這有空間、時序的合理性。梧桐是高大喬木,桐花傲立枝頭、俯視眾“花”,與一般的花木高下懸隔,很難形成勻稱布景;而楊柳在高度上與桐花的“級差”正好錯落有致。桐花開放于清明,此時也正是楊柳垂條,二者均是“春深處”的自然景物
3、桐花與春逝
清明是季春節(jié)氣,至此,春天已經(jīng)過去“三分二”;桐花也可以說是寬泛意義上的“殿春”之花。
4、祭祀思念
“三節(jié)”之中,上巳節(jié)的情緒基調(diào)相對單純,而寒食與清明都是“復調(diào)”的,既有結(jié)伴而游的佳興,也有獨處異地的鄉(xiāng)思、相思,也有慎重追遠的祭祀、思祖。桐花意象承載著著多重感傷情緒。
花言花語
在戀人的花語字典里,桐花是遲到的愛,當三月春天百花開時,桐花仍舊堅持一片翠綠,直到四月底才在樹頂結(jié)滿白色花苞,不一會兒滿山遍野就被白蔭所覆滿,桐花凋落時,在它最美的時候,一朵朵,前赴后繼,從容的優(yōu)雅的整朵落下,微風拂過,紛紛揚揚,宛如淡紫的白色花雨撒下凡塵,五月雪奇跡就這樣造就。據(jù)說,在桐花雨里相遇的男女,就可以得到桐花雨的祝福,永不分開!
桐花分雄雌,落在地上的都是雄花,雄花死后可給樹上的雌花留下養(yǎng)分,把自己的生命和大地結(jié)為一體,和樹一起結(jié)出果子孕育后代,這正驗證了桐花的花語:不為自己求享樂,但愿眾生皆離苦。
- 相關推薦
【桐花的詞語解析】相關文章:
《小鹿的玫瑰花》詞語解析01-06
詞語物是人非解析03-11
“功能”詞語解析08-17
“限度”詞語解析01-16
灰心詞語解析03-04
清明之日桐始華——寫桐樹花的作文02-18
描寫花的詞語06-09
關于桐花作文3篇08-29
描寫花的詞語大全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