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立春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立春的作文 篇1
不知不覺,已至立春,倘若不是看到日歷,還不覺這個冬天就這樣過去。這個冬天,不如往年一般的冷峻,沒有領略到難以忍受的嚴寒,反倒讓我體會到四季輪換之感,一日不同時候四季分明,不同時日四季隨意插播,如此任性的天氣,或許是對春城的另外一種詮釋。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三侯過后,春天才真正意義上的到來。不過對于久居春城的人而言,冬春之季并沒有明顯的界限,東風送暖之意不濃,魚陟負冰之景更是不甚多見,“立春”這一節日,予人更多的是辭舊迎新之意,寓意迎接新的開始,醞釀新的希望。
“立春”,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予人一個美好的開端。世間萬物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到來,或復蘇,或重生,都爭相以更好的形態來點綴著這個世界。而我們,不是也該如此!或適時警醒,或再接再厲,以全新的狀態,來面對新一年的生活。細想往昔,或有未盡之事,有歡喜,亦有遺憾,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借著盎然春意,在春天播撒種子,為新的一年埋下新的期望,并自“立春”開始,以飽滿的熱情、以充沛的精力來經歷四季輪轉,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時光荏苒勿輕耗,艱苦奮斗正當時”,望來年“立春”之時,我們都能夠收獲今年埋下的希望。
立春的作文 篇2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大詩人杜甫曾在《立春》中回憶起他在京都的時候,看到了梅花開放的樣子,想起了立春時最好吃的韭菜。韭菜我也愛吃,比如韭菜炒蛋,是應季的一道美食。當然,在立春時節還有很多好吃的食物和有趣的習俗。立春的春卷是最好吃的了。
每當立春到了,媽媽就會去菜場買菜,準備做春卷的食材。媽媽在菜場里東買買,西看看。每買一樣菜,都會聽到同樣的一句話:這菜很新鮮,做春卷最合適。媽媽都會笑瞇瞇地回答:是呀!是呀!我正要回家去做呢!媽媽在菜場逛了一圈又一圈,確定沒有遺漏了,才回了家。這一大袋子的菜看得我眼花撩亂:有又白又小的大蒜;又細又長的蔥,又香又實的香菇和木耳
媽媽一回到家就開始忙活起來了。一會兒拌拌面粉;一會兒切切大蒜;一會兒洗冼香菇和木耳不一會,媽媽就把食材準備停當了:白白的、發得鼓鼓的面團;綠綠的、一小顆一小顆的大蒜粒和蔥花;還有著陣陣香氣的春卷餡媽媽早已洗好了手等著我了。
先壓春卷皮。這可是個技術活兒。媽媽先把面團分成個個小圓球,再把個個小圓球按扁,媽媽把小圓球按得像紙一樣薄才肯住手。坐在一旁的我也不甘示弱,依葫蘆畫瓢,可是,我是笨手笨腳,不是這里厚了就是那里薄了,要不就開天窗。再一瞧媽媽做的,又薄又韌,似乎可以看到對面的人影。媽媽耐心地教我,我,一次一次小心地搟著,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仔細地學著。沒過多久,我也有點會了,別提多高興了!放上餡兒,再一卷,春卷就完成了。我看著一個個可愛的春卷,心里美滋滋的。
然后就是炸春卷了。媽媽把油慢慢地倒在了鍋里,然后把春卷放在油鍋里。媽媽拿著筷子,在鍋里把春卷反復地翻動。一個個春卷在里面翻滾著,歡騰著。媽媽一看差不多了就麻利地把春卷從油鍋里撈了上來。撈上來的春卷像穿著一件黃黃的、油亮亮的衣服,香噴噴的,直往鼻子里鉆,我不由地使勁咽了好幾口口水!
等到又脆又香的春卷在我的肚子里親密接觸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了!一股熱熱的氣在我的身體舒展開來,我感覺全身都充滿了勁兒!
對,有勁兒!我想,這就是立春的感覺吧!
立春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北京,而我要介紹的風俗,是一種特殊美食。那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美食能夠成為北京獨特的風俗呢?別著急,答案馬上揭曉。
二零一九年的立春。那天中午,我正在寫著作業,突然聽見腳步聲。轉頭一看,媽媽正輕輕把一個盤子放在餐桌上。我好奇地伸頭去看,這是一盤擺的整整齊齊的'胡蘿卜絲。可是這盤蘿卜絲和平常炒的似乎不太一樣,我夾起一根蘿卜絲,一嘗。嘿,原來這盤蘿卜絲是沒放任何調料的。我納悶的想:媽媽炒一盤素蘿卜絲干什么,連鹽都沒放。這時,媽媽又端著個盤子過來了,這次她放下的是豆芽,同樣也是最清淡的做法。緊接著又是土豆絲,黃瓜等等等等。最后她把一盤香氣撲鼻的炸雞柳放下后又端來一籠薄面餅。
“好啦,開吃吧!”媽媽滿意地說。我好奇的問:“媽媽,這是要吃什么啊?”媽媽笑著說:“今天是立春,我們要吃春卷。這些是包春卷要用到的原料。”她指著一個裝著粘稠醬汁的小碟子:“這是甜面醬,這些菜是春卷的配菜。”最后她指著那一籠面餅說:“這是春卷最重要的食材,春餅。只有春餅做的好吃,這個春卷才算成功。”
她取下一張春餅,用筷子將每一種菜都夾到了春餅里,然后把春餅卷起來,蘸一點甜面醬,然后遞給我。我接過春卷,小心地咬下一口,口腔里的美味使我有一種想要驚呼的沖動。春卷的味道因為菜的多樣所以擁有了一種豐富的層次感,醬汁濃郁甜香卻不膩,最好吃的還數是春餅,薄薄的餅柔軟又不失韌勁,還帶著一股面的清香。我開心的吃了起來,媽媽看著我狼吞虎咽的樣子忍俊不禁,也面帶微笑地吃了起來。
不一會,盤子里的菜就都被我們娘兒倆吃得一干二凈。我滿足的擦擦嘴,舒坦的倚在沙發上。媽媽看我吃得差不多了,就問我:“你知道為什么立春要吃春卷嗎?”
我好奇的連忙讓媽媽快講。媽媽并沒有急著給我講,而是問我知不知道古時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是什么。
我脫口而出:“那必須是春節啊!”
媽媽笑了笑,繼續問:“那你知道原來的春節是幾月幾號嗎?”
我沉默了,雖然我知道在現在春節是農歷一月一號,可媽媽不可能不知道春節日期,這就說明其中肯定有問題,我可不能上她的當。
媽媽看我這么猶豫,也不再賣關子,她說:“古時候的春節不是一月一號,而是正月十一。”我點點頭,突然我又意識到了什么,叫道:“那不是立春嗎?”
“沒錯,古時候的春節就是立春,這可是古時農耕社會最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平民百姓和縣官縣令都會一起舉行盛大的迎春儀式。他們會食用一種名叫五辛盤的食物以求新的一年糧食豐收衣食無憂,而春卷就是通過五辛盤演化而成的。”媽媽講完后,看著我,笑著說:“現在你不只是覺得春卷好吃了吧。”
小小的春卷卻包含著滿滿的傳統文化。春卷的豐富口感,不止來自它多樣的配菜,也同樣是因為它蘊含的悠久歷史。它是一種傳統的繼承,是一種習俗的延續。春卷,是美味和傳統的結合,是百姓們美好的憧憬。立春的春卷,北京的風俗!
【【熱門】立春的作文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