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傳統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傳統作文 篇1
順德人喜歡吃石螺、田螺,到了中秋節,家里除了炒田螺、石螺之外,還喜歡煲香芋眉豆田螺粥作為賞月的食品之一,這個粥的特點是粥身香醇馥郁,螺肉鮮甜彈牙,芋頭、眉豆松化可口,無論晚餐吃得又多飽,晚上賞月的時候總忍不住吃上兩碗田螺粥。
中秋傳統作文 篇2
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中有記:“八月望日,嘗芋食螺。”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且此時最肥美。傳統的廣東人家過中秋節,老人家常會舉起田螺對月說一句:“對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然后再品嘗。雖然此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作為一種傳統習俗,也代表著代代相傳的祝福。
其實田螺不僅僅是中秋食品,甚至已經成為了廣式飲食文化的一個路標。在上世紀80年代,包括順德在內的珠三角等地飲食最流行的“大排檔”,就是三三兩兩炒一碟田螺、一碟青菜,在馬路邊上邊吃邊聊。如今大排檔都登堂入室了,那“炒田螺”的叫賣聲,也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中秋傳統作文 篇3
廣東人有句俗語“各處鄉村各處例”,這話應用在中秋節,就是“各處鄉村各種餅”。在順德最常見的是蛋黃蓮蓉月餅,屬于廣式月餅的一種,因為在全國知名度較高,才讓很多人說起月餅就想起蓮蓉和蛋黃而已。在蘇州一帶,月餅是酥皮五仁餡的,而在廣東的潮汕地區,月餅又變成了酥皮但內里是綠豆等甜的'餡。
根據文獻記載,月餅最早出現于南宋時候,不過當時的月餅與中秋節毫不相干,只是作為一種蒸作食品,在飲食市場出現而已。月餅真正與中秋節有聯系是在明代。當時,北京城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會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食和贈與良朋親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千變萬化的月餅,各自有了不同的“后代”,所以才有如今多姿多彩的月餅。但現代月餅無論內容怎么變,都必定是圓形的餅,取其團圓的意思。
小時候吃月餅,總愛那個香香咸咸的咸蛋黃。家長不允許小朋友挑食,切好了月餅拿到哪塊是哪塊,“蒙”中了蛋黃多的一塊,簡直跟中了一樣高興。每次爸爸還在旁循循善誘:“這個蓮蓉可比蛋黃貴多了。”媽媽也曾經買過咸蛋黃特意蒸了肉餅給我吃,但不知道為什么,總不如月餅里的好吃。“到底蓮蓉貴還是蛋黃貴?為什么月餅里的蛋黃格外好吃?”是我從小到大的兩個謎團,兩個關于中秋的美好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