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1
在我們中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過春節。從進入臘月,市場上到處都有很多很多的年貨,為節日增加了喜慶的氣氛。
進入年貨市場,占了很大部分的是春聯,春聯有各種各樣的,有的上面寫著大大的“福”字和“招財進寶”;有的寫著“歲歲皆如意,年年盡平安”、“江山萬里如畫,神州四時皆春”等等一些歡樂祥和的話語!每家都會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春聯買回去,等待大年三十那天貼上去!
走過賣對聯的,就進入了賣煙花爆竹的地方,那里有“花中花”這些全部是孩子們玩的。還有一些大人放的,有“孔雀開屏”“大禮花彈”“絢麗多彩”“吉祥富貴”等等。鞭炮的數量也很多,有1000的有20xx的還有10000的,這些全都是引人注目的年貨,家家必備。
我愛春節,我愛春聯,我還愛鞭炮!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2
我非常喜歡我家的中國結,因為它帶著東方的神韻,滲透著既古老又悠遠的中國文明。
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在公園里買的,一共有兩個,因為媽媽希望我好好學習、身體健康。
這兩個中國結與市場上買的顏色一樣,都是紅色的,是那種熱情洋溢的紅,讓人看著心里就暖洋洋的。其中一個的主結是菱形的',用小拇指一樣粗的紅繩子編成,主結下面還有一個直徑5厘米左右的玉石,繩子從玉石中間的小孔穿過,纏成兩個紅絲的穗子。
另外一個主結是用紅色、綠色、金色的絲繩變裝的兩條魚,下面還掛了兩個小鈴鐺,一搖就會發出叮鈴鈴的響聲。中間還有用五種顏色的絲繩編成的玉米,最下面是用絲線編成的紅色穗子。
中國結也叫同心結,有的代表著愛情,這個我還不懂,有的代表著祥和。而我的中國結象征著幸福和對未來的憧憬,還飽含著媽媽對我深深的愛……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3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勝不勝數,比如:中國書法,中國結,皮影,武術,剪紙……傳統文化中春節是我們中國最重要的節日。
據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之夜它才爬上岸吐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次,“年”來到村子看到,家家戶戶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孩子在院子開心地燃放鞭炮,從這一瞬間“年”再也不敢來了。從此,每到過年,街上彩旗飄揚,門前掛滿了大紅燈籠,家家戶戶購買年貨,小朋友穿上新衣服,可熱鬧啦!到了晚上禮花滿天,家人聚到一起吃餃子看晚會,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讓我們的傳統文化永遠繼承下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4
中國古代硯的歷史悠久,它來源于新石器時代的研磨工具——磨盤、磨棒。但是,就目前的考古材料來看,至今還沒有發現一方西周以前的硯臺。也就是說,硯的產生至少是在西周以后的某一個時期。
我國人民制硯的歷史悠久, 當時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磨制彩陶用的顏料, 我國古代早期的硯一直處于緩慢的發展狀態之中。在形制方面,長期保持著附有磨杵的形式,這是因為當時一直使用的是天然墨和丸狀、塊狀的半天然墨,不易于手研,必須借助研杵和研石進行研墨,使其溶解于液體中方能使用。這段時期內,我們的先祖對硯的形制、品質進行了不懈的改進,除一般石硯外,還出現了陶硯、銅硯、漆硯等。大約到了西漢中期,硯可以說已經開始從實用的書寫工具中分離出來了,逐步脫胎成帶有渾樸裝飾的工藝品,步入了藝術的殿堂。
經過歷代變遷,最終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成為聞名遐邇的“四大名硯”。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5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傳統文件更是源遠流長,豐富多彩。有民間工藝陶瓷、民族藝術戲劇、國畫,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吃湯圓、鬧花燈等等,不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間的剪紙藝術了。
剪紙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是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看了總讓人羨慕不已,嘖嘖稱贊。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厚的生活氣息。鳥、蟲、魚,花草樹木,這些人們又熟悉而且又熱愛的自然景物,都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瞧,這些剪紙作品是多么精美呀!有人物、動物、植物還有字畫……,藝術家們把它們剪得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太精彩了!它體現了民間藝人的心靈手巧,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展示,更是民間傳統文化的結晶。讓我們動起手來,也來學習剪紙這種民間藝術吧。
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 篇6
傳統文化是一種十分寶貴的藝術,也是一種非同尋常的技能。但是很多人卻逐漸淡忘了它們,甚至有些人還去破壞它們,所以它們更加需要我們的保護和傳承。
在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學校開展了一次民間活動——溫州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同學們都喜出望外,等著,盼著……起初,我看到兩位客人,手里拉著兩個旅游皮箱,跨入校園,我本以為它們是來旅游的,老師告訴我們他們就是民間藝人,我越發覺得奇怪了。
“叮鈴鈴”伴隨著上課的鈴聲,我們來到了學校的體育館。體育館里人山人海,我找了一個位置觀看藝人表演,只見幕布上寫著兩行大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泰順提線木偶戲。這時,從幕布后面走出兩位民間大師一男一女,他們不就是剛才從校門口進來的兩個人嗎?他們的服裝都換了,換了身中式傳統服裝,手提木偶,面帶笑容,我才知道它們剛剛拉的皮箱里裝得是一些小木偶人呀!我發現每個木偶上都有好多的線,我被看得眼花繚亂,仔細一觀察才明白原來木偶的每個關節上都連接著線,藝人的每個指頭可以控制一根線,甚至可以控制好多線,太神奇了,木偶們在他們手里活了起來!隨著樂曲還能翩翩起舞、跳躍、翻跟斗,可愛極了。
【有關三年級文化傳統的作文300字匯總六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