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遠足感受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遠足感受作文 篇1
當我們得知這次遠足時都很激動,因為得到了一個很好的鍛煉身體、磨練意志的機會。就我來說對于這次遠足沒有過多的憂慮和擔心,因為我從來沒有走過90多里的路,不知道那是多遠的距離。
出發前的那天早上,由于剛下過雨,空氣十分清新。同學們都早早的來到校園,都很重視這次遠足。隨著校領導出發的槍聲滑過天空,大部隊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去的時候大家有說有笑,我們都懷著一顆必勝的信心,用自己的頑強的意志去完成這段征程。我們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證明90后的我們是好樣的。
到達朱家崗烈士陵園已經是中午了,雖說我們都很餓,但在緬懷烈士時沒有一個人喊累或蹲下,我們抱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XX落于前而身不移”的決心,用自己赤誠的心去向烈士們默哀。
吃飯時大家圍在一起,互相分享著自己帶來的食物,互相談論著遠足時發生的趣事,充分體現了集體的凝聚了,通過這次活動大家的友誼更深了。
我們“雖心比天高,但命比紙薄”, 回去時大家的激情少了許多,但大家互相鼓勵著,扶持著,艱難的走下去。沒人喊苦,沒人叫累,最終完成了這段旅程,露出了燦爛的微笑。
通過這次遠足我們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在以后,我們對挫折必定會勇敢的面對。
遠足感受作文 篇2
擺脫沉重的書海,踏上遠足之路,在這里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題記
嗯,第一次遠足。出于少年的好奇心,我提前了兩天開始準備,但好奇心害死貓,這句話真不假。
對于行、讀二者的關系古人早有高見,不論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還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想其中的奧妙還需我們親身去體會。
高溫、遠途等一系列阻礙,無時無刻不在抓撓我的心,臉上早已滲滿汗珠,咸咸的味道,很難受,雙腿一直在重復同一動作,從未停歇。不記得手中的礦泉水早已被自己幾口喝干,仍習慣性的向嘴里倒,抱著一絲的幻想,在拖拉中行進,看到路牌時才死心,只能苦笑著繼續往前走。
我有一種感覺,自己的腳上應該已經長了血泡,或者說,新的血泡,但時間久了卻又麻木了,一路上并沒有見多少人倒下,保障車里卻坐滿了人,我用余光一瞟,隨后繼續上路,萬里路,真的很累嗎?出發!終點才知道。
不知跨過了多少“山和大海”,離寺廟只有最后十公里,大家都再次抖數精神進發,這時的我卻又不禁反思,上午的路程已快結束,但大家上午都無暇欣賞鄉村美景,因為或許每一步都是身心的較量,我不知這樣是否就喪失了這次遠足的意義,這次活動到底是去感受大自然還是鍛煉身體,不明,但我想,這一定可以引申萬卷書萬里路的較量。
遠足感受作文 篇3
二零一三年四月四日,我們高一級部進行了60華里的遠足活動,同學們的表現特別堅強,值得老師們欣慰了,途中,同學們唱著歌,互相鼓勵著,即使腳上磨起了泡,即使扭傷了腳。即使身體再不適,也依舊咬著牙,費力的前進著,眼神中的那份堅強與毅力,在不覺間已燃燒起,將身體的疲勞與痛苦也拋之腦后,只想一心抵達終點。
我們班作為排頭兵,率先出發,行進途中也較仔細的拾起地上的.垃圾,不久后就到了我們的母親湖—三里莊水庫,在哪里我們進行了我們的第一項活動,一會之后,簽字儀式完成,我們便踏上下一個目標—龍骨澗,大約在9:30我們到達了龍骨澗,觀賞了龍骨澗的風采,體會到了龍立方的神韻,認識到了我們諸城濃厚的恐龍文化。在活動完,吃了飯以后,我們就動身去最后一個目標—臧克臧克家故居,在哪里我們高一全體同學進行了詩朗誦,以緬懷偉大的先人,他們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進行完以后,同學們已是心力憔悴,卻也堅持踏上歸程,腳上磨出了泡,忍著痛疼,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一步一步艱難的走著,有的同學也背上一些女生產或用桿子拉著她們,幫助她們繼續行走下去,體現出濃烈的關懷,讓同學及老師之間的友誼進一步加深,更重要的是這次遠足磨練了同學們不怕吃苦的意志和能力,培養了同學們的毅力,加強了同學們的毅力,加強了同學們的友情,讓班級變得更加團結,關系更加和睦。
回想起來,那些感人的畫面依舊歷歷在目,我相信這以后,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將會更進一步,希望同學們能將那份堅強融入學習當中去,去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之路,去開創一條屬于自己的輝煌之路,我相信這么做了以后,未來結果如何,我們也不會后悔。
【【精華】遠足感受作文三篇】相關文章:
4.遠足感受作文
5.遠足的感受作文
6.遠足感受作文范文
7.關于遠足感受作文
8.遠足感受作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