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俗作文500字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年俗作文500字 篇1
在農村過年的年俗真多,今天是大年30,從早上開始我就跟著大叔爺爺享受著一個個有趣的年俗,祭祖、貼對聯、窗花、掃墓,最有趣的是半夜的跺灰墩了。
聽外公說,在老家年30的晚上新春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候,要在家里家外的各個地方跺灰墩。灰墩其實就是一個粗布口袋里裝著石灰,布袋兩邊各有一根繩子,只要拎著繩子把布袋往地上一敲,地上就會有一個圓圓的石灰印子,這就是灰墩了。我很好奇為什么要跺灰墩呢?大叔爺爺告訴我,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年三十半夜,有一個妖怪要從每家每戶路過,這個妖怪是從來不走回頭路的,凡是走過的地方就不會再去了。
大家為了辟邪,就在自己家里家外跺上一個一個的灰墩,妖怪的視力不好,看到灰墩就以為是自己走路的腳印,這個地方就不會再去了。所以,這個風俗就一只流傳了下來。聽了大叔爺爺的話,我突然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本書上的故事,每年30晚上會有一個叫“夕”的妖怪出來興風作浪,大叔爺爺講的妖怪是不是就是“夕”呢…… 大叔爺爺就要跺灰墩了,我爭著要親自體會一下跺灰墩。在大叔爺爺的“指揮”下,我開始跺灰墩,一陣“噗…噗…”的聲響以后,太太家的院子里、房門前就布滿了一個又一個灰墩,就連上樓的樓梯上,也排著整齊的灰墩……
后來外婆告訴我,其實世界上并沒有鬼怪,但是任何年俗都是大家對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
年俗作文500字 篇2
說到年俗,人們總會想起放鞭炮、賞花燈、祭灶神、貼春聯……我們家可有個特別的年俗,那就是在春節團聚的時候吃奶奶親手做的肉圓、魚圓和湯圓。
每年過年,爸爸都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因為過年就是要和家人團聚的日子。等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奶奶總會端上兩大碗日期騰騰的湯,一碗是帶有肉圓和魚圓的菜湯,另一碗是紅豆煮湯圓。為什么每年過年團圓飯中總有這兩道大餐呢?爸爸告訴我,“圓”代表著“團團圓圓”,奶奶親手捏了這些圓子,希望來年我們大家都能平安幸福。
一年365天,我想奶奶最盼望的最開心的肯定就是過年這些天了,大家團聚一堂,聊聊家常話,吃吃家鄉菜,尤其是她親手做的圓子。奶奶對我們的思念、牽掛和愛心就傾注在這一顆顆的圓子里,每次吃著它,我就覺得特別有味道。
說到年俗,人們總會想起放鞭炮、賞花燈、祭灶神、貼春聯……我們家可有個特別的年俗,那就是在春節團聚的時候吃奶奶親手做的肉圓、魚圓和湯圓。
每年過年,爸爸都要帶我和媽媽回老家去看望爺爺奶奶,因為過年就是要和家人團聚的日子。等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奶奶總會端上兩大碗日期騰騰的'湯,一碗是帶有肉圓和魚圓的菜湯,另一碗是紅豆煮湯圓。為什么每年過年團圓飯中總有這兩道大餐呢?爸爸告訴我,“圓”代表著“團團圓圓”,奶奶親手捏了這些圓子,希望來年我們大家都能平安幸福。
一年365天,我想奶奶最盼望的最開心的肯定就是過年這些天了,大家團聚一堂,聊聊家常話,吃吃家鄉菜,尤其是她親手做的圓子。奶奶對我們的思念、牽掛和愛心就傾注在這一顆顆的圓子里,每次吃著它,我就覺得特別有味道。
年俗作文500字 篇3
空氣中洋溢著新年的味道,新年帶來歡聚,歡聚帶來笑語。我家鄉是城固,我雖是在城固長大,但是我對家鄉城固的春節卻并不陌生。
陜西省過年分大年小年,農歷12月24日是小年,除夕是大年。在除夕夜大人會給小孩紅包,表示吉祥如意。但是,城固與江西的分量大有不同。在城固,紅包大多數為5元或者10元。在江西,一個紅包最少有12元,最多有幾百元,最常見的是102元。整錢加零錢,表示年年有余。
在除夕,大家會吃葷菜,雞鴨豬魚等。但是,在大年初一,大家要吃齋飯,不吃肉。在城固,凡是春節,大家通常有肉有菜,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家鄉正月初一,不能洗頭,不能洗衣服,不能掃地,因為人們認為一洗就會把財氣洗去,一掃就會把財氣掃去。
還記得年初一,我穿著一身紅彤彤的新衣服去奶奶家拜年。“奶奶!新年快樂!”一進門我便大喊。屋里十分整齊,干凈。奶奶迎聲而來,看見我們,十分高興,說:“好!真乖!”奶奶臉上的皺紋舒展
開來,就像一朵美麗的菊花。奶奶穿著一件已經掉色的紅大衣,黑色的長褲,潔白的牙齒十分顯眼,我只是想:奶奶是不是沒錢?“給!”奶奶從兜里掏出一個紅包給我。媽媽連忙說:“不用了!媽!”“沒事!給孩子的!”最終,父母未能阻止到“威力強大”的奶奶。我大喜:“謝謝奶奶!”奶奶也很高興。外面的爆竹聲不斷響起,像是春節的笑聲。
年俗作文500字 篇4
在潮州,過的最熱鬧的節日非春節莫屬了。人們大都在春節這幾天寄托了新年的愿望。
在農歷十二月二十五六家家就開始大掃除,忙的不可開交。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好在新年的第一天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緊接著,家家戶戶都忙著購買年貨準備過年。
除夕這天,家家都會在家中用豐盛的酒菜祭拜祖宗。因此,在除夕這天,到處都可以聞到酒肉的香味。據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在這天都會來擾亂人們的生活,但它們怕紅,如果貼上紅對聯,它們就不會再來擾亂。于是,在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門口都貼上了紅對聯,男女老少穿上新衣。在這天里,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們,除非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吃頓團圓飯。在這一天晚上,大家都到很晚才睡覺。一些人家的家里燈火通宵,直到第二天早上天亮才關燈。
俗話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在正月初一初二兩天,大家都是會上親戚朋友家拜年,祝愿親戚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能吉祥、順心。有的做生意的老板,在正月初一開張做生意,即使是幾分鐘也行。也許是因為在一年的第一天里開張,能象征著一年里永遠的順利吧。
不久,元宵上市,在這天晚上,都會舉行焰火晚會。于是,家家戶戶早早的就吃完晚飯,蜂擁而至,到濱江長廊看煙花。這一天,潮州古城會分外熱鬧。
春節差不多在元宵過后結束,孩子們該上學,大人們也該工作。雖然潮州的春節并無農村的隆重,但節日氣氛還是蠻濃的!
年俗作文500字 篇5
爆竹聲聲辭舊歲,歲歲年年春又來。
這一天,無論城市、農村,還是北方、南方,每個角落都是被喜氣渲染的味道。這就是我們每年都要迎來一次的大團圓—春節。
記得兒時的自己穿著新衣服,手里攥著壓歲錢……在大街小巷里嬉笑,放鞭炮,身邊兩旁的紅燈籠,對聯兒,成為了春節最美的點綴和最動人的畫卷。
春節置辦年貨,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習俗,辦年貨就是老百姓過春節之前準備一些東西,如吃的、用的、穿的等等。但古時候人們把辦年貨叫趕年集,就是大家約定俗成的在固定時間、場所進行的貿易活動的俗稱,一般在農歷臘月二十五進行。同時年貨的品種也多種多樣,如香蠟、紙碼、花炮、年畫、煙茶、糖果等等。如今這種習俗只有農村還延續著。
除夕,俗稱大年三十,有叫團圓夜,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的時候,桌子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來年的“財富與幸運”。
當然,過春節貼春聯是少不了的,春聯兒,又名對聯,對門。古時有“桃符”、“門貼”之稱,。他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這一習俗起于宋代,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貼春聯的同時,還有貼福字的習俗,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
春節還有回娘家、吃灶糖、掃塵等等。而今過年,這種年味越來越淡的聲音縈繞耳畔,在我們的視野里到處都是各大商場踏著“望春”“開年”的熱浪,少了兒時記憶中的那種年味兒……
年俗作文500字 篇6
紅彤彤的對聯、喜艷艷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全家來到了龍潭公園廟會。廟會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廟門外小攤便吆喝起來,一條街被擠得水泄不通,滿懷的好心情,漫步走進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絨毛的、瓷的、中國結、玉的琳瑯滿目,使人眼花繚亂。玲瓏剔透的玩意兒排放在貨柜上,整齊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我很快看見有各種各樣的中國結,它們漂亮,鮮紅的大結,在加上下面有一些紅色的穗,顯得更加漂亮。我馬上跑了過去。那里的老板細心的為我講中國結的來歷。
他告訴我: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裝飾品,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這種結。人們把它作為一種裝飾物品。到了清朝時期,人們開始給這種結命名,人們給它起名叫中國結,意思是: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余等。
中國結有許多特點:每個結從頭到尾有一根線編結而成,每個基本結又根據其形。把不同的結飾結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圖案的事物搭配組合,就成了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
參觀完精致的工藝品,便來到食品一條街,這里四處飄香,千里之外也能聞著香味。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
我很高興,這里有節日的氣氛,增添了無窮的樂趣,這里有它的獨特風韻。
【年俗作文500字合集6篇】相關文章:
1.家鄉年俗作文
2.年俗傳統作文
3.城固年俗作文
6.年俗作文400字
7.年俗的作文范文
8.家鄉的年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