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35年國家遠景目標的出爐,我們對未來中國有了更為清晰的一個規(guī)劃。那誰來實現(xiàn)這些宏偉藍圖,誰能成為實現(xiàn)下個一百年目標的主力軍,答案還在00后,甚至10后身上。這就凸現(xiàn)出這一代的教育問題的重要性了。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2020年敲響了家庭教育的`鐘,希望有所幫助!
從春節(jié)到今年的9月份,家里的“小祖宗”們基本上都是在家度過的一個完整的學期。從這半年時間來看,很多孩子學習被同齡人落下,所在的家庭教育可能出現(xiàn)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父母耐心度不足。
“能陪伴孩子學習的父母肯定是好父母,我們之所以成為不了好多是因為我們沒有時間。如果有時間,我肯定認真輔導孩子功課”這是很多家長朋友的內(nèi)心獨白吧。可今年,這個機會公平地出現(xiàn)在大部分家長面前,有多少家長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對待孩子沒有耐心,看到孩子做錯題目就“啪啪”的,說孩子太笨……我相信這種畫面不止出現(xiàn)在一個家庭中,不止出現(xiàn)了一次。
二是父母不能夠以身作則。
當讓孩子認真學習的時候,我們家長反而在扣著手機、刷著抖音、看著綜藝……孩子沒有在學校中那種學習氛圍,內(nèi)心勢必感到不公平,會胡思亂想,影響學習狀態(tài)。如果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你也陪在他身邊讀書,那效果肯定不一樣,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三是孩子自律性不強。
在家肯定跟在學校不同,學校一節(jié)課45分鐘,很規(guī)律,上課時間不準隨意走動、大聲喧嘩、吃東西……而在家干擾因素太多,對孩子來說誘惑性太多,沒那么硬性的規(guī)定,導致他們的自律性不強,一會兒吃個零食,一會兒上個廁所,學習效率肯定不高。
四是家庭溺愛度太高。
如果跟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在一起這個問題更嚴重“學習半天了,吃個蘋果吧”“學習時間長了,活動活動吧”“不要老看書了,對眼睛不好”……把孩子當成玻璃瓶子,一碰就碎,心疼得不得了。不能說,不能打,真成了手心里的寶,而孩子更有恃無恐,覺得看了5分鐘書就有功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早就說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而我們以前大部分家長沒有重視,今年的疫情給我們這些家長敲了一個警鐘,我們是不是要警鐘長鳴呢?我們真得學習怎么做一個好父母,好家長了!
【2020年敲響了家庭教育的鐘】相關文章:
1.“敲”出來音樂
2.《敲雪》閱讀答案
4.爸爸影響了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