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明。懷明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欣然__________
念無與為樂者 念____________
庭下如積水空明 空明__________
2.翻譯句子。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閑人”一詞,滄桑凝重,它隱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高興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
2.只是缺少像我們倆這樣的清閑的人罷了。
3.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
【《記承天詩夜游》現代文閱讀訓練及答案】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說課稿09-09
《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02-22
月夜現代文閱讀答案12-08
打水現代文閱讀答案12-08
《母親的詩》的閱讀答案01-31
做客閱讀訓練及答案12-14
秦嶺閱讀訓練及答案07-10
黃河閱讀訓練及答案07-10
《螞蟻》閱讀訓練及答案07-17
八年級《記承天寺夜游》教學設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