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1數學文化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學文化心得體會1
一、數學文化的內涵
“文化”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
“數學文化”一詞在1980年由美國學者懷爾德(R?Wilder)在《作為文化系統的數學》一書中提出,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數學教育
20世紀初的數學曾經存在著脫離社會文化的孤立主義傾向,并影響著
二、數學文化的價值
數學的工具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數學不僅僅是工具,它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特的表現形式,與文學、藝術等一樣,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一方面,數學是人類思維訓練的體操,經過長期的數學學習,能讓學生養成縝密嚴格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深入細致的洞察和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嚴謹的思維分析和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維素質。另一方面,數學對人的觀念、品質、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它能培養人堅強的毅力、百折不饒的
愛因斯坦曾說過,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人走出校園許多年后,將所學的知識都忘記了,但還能夠干出事業來,這就是教育的本質意義。曾有學生提出過“人為什么要學數學”這個問題。數學知識對很多人來說,也許一輩子都是用不上,但為什么數學還會成為全世界中小學的主要科目?并且是所花費的時間最多的科目?最重要的是數學體現的是人類的思維精華,能熏陶人的思維品質,培養人的情感態度,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數學文化素質。它會影響一個人的言行、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數學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也要讓學生獲得極為重要的數學素養。
三、數學文化背景下的數學教學
如何在數學文化背景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喜歡數學、學好數學,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是我們長期以來關注的問題。經過多年的探索,體會如下:
1、注重數學史與數學知識的結合。以往學生認為數學枯燥、難學,一個重要原因是教材的內容從形式上是抽象和嚴密的,各章節的內容之間除了定義、定理的推導及證明,就是例題和練習,學生并知道這些知識的來龍去脈,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把一些重要的數學史知識介紹給學生,使學生掌握數學發展的基本規律,了解數學的基本
2、讓學數學成為娛樂。數學娛樂的理論是王青建教授提出的。數學大師陳省身、陶哲軒等也分別提出“數學好玩”和“去與數學玩”的觀點,這些都反映出數學家享受數學樂趣的心情,反映了他們對數學研究和數學教育的態度。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用娛樂的態度、愉快的心情引入數學概念:張奠宙先生曾談到一個老師,引用南宋詩人葉紹翁的“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詩句,引入無界變量的概念,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我們在教學中也不妨引用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講解極限的意境;通過思考阿基里斯悖論的故事,讓學生理解“無限趨近……”的概念;在解題過程中,借用圖形來說明時,可以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論述:“數缺形時少直覺,形少數時難入微,形數結合百般好,割裂分家萬事……”讓學生感到數學也可以用文學形式來描述,使數學與文化交融到一起,把數學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
3、注意知識性、趣味性、
4、提高教師素質和修養
教師作為數學文化的傳播者,教師的數學觀念、數學能力、數學理解和數學教育價值認識直接影響著數學教學。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保證。因此,要進行高質量的數學教學,數學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數學修養,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要多讀數學名著,多了解數學史、科學史、文化史、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
研讀數學名著會增強教師從事數學教科研活動的文化底蘊。教師要有足夠深、廣的知識,還要對數學的產生、發展的歷史背景有全局性的了解和把握,對數學內容本質的內在聯系有一定的認識。同時挖掘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拓展數學文化的內涵,借鑒、吸收他人的成功經驗,將其精華融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之中,形成最能發揮自己個性特點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創造出完美的課堂教學。
數學文化心得體會2
在很多學生甚至是一些老師眼里,數學只是一種應用工具,是一些符號,一些計算,枯燥乏味,毫無生動感人之處,這是對數學的'一種片面的認識,其實數學是一種文化,它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艱辛的路程,在它的知識不斷的豐富不斷的發展中,蘊含著人類發展的歷史,而在我們的課堂中,往往只強調了數學的工具作用,弱化了它的文化價值,從而也忽略了數學中的教育基因。當我們都關注到“數學是一種文化”這一理念后,在很多老師的課堂上自然而然的就引入了數學史。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早已是人們的常識。而在一學期的數學文化學習中,更使我深深的認識到了數學的重要性和通過其所獲取的感知。
通過對數學文化的學習,培養大學生的抽象思維、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需要。在上課期間,我到圖書館借了數學文化這本書,本書共分八章,簡要闡述了數學文化的學科體系,以及數學文化的哲學觀、社會觀、美學、創新觀、方法論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并附有專章介紹幾千年來的數學思想發展史。數學文化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注重介紹思想,介紹方法,重在開拓人們思考問題的思路,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
“數學美”是數學文化的重要內容,數學中的美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簡潔美、對稱美、和諧統一美、奇異美。數學美學是構成人的精神與外部世界相融合的基本中介,美學教育的價值不僅在陶冶情操,而且引導人積極向上,獻身科學,還有利于改善思維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去發現數學中的美。如,簡潔美在數字符號、運算符號等數學符號上,在命題的表述和論證上,在數學的邏輯體系上都有表現。在幾何圖形中存在著大量的對稱的例子。例如二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間的關系體現出數學中的和諧統一美。而數學中的奇異美則是吸引著人們去考察、了解、研究、欣賞數學的重要原因。
在數學文化學習中,使我深深的認識到了數學的重要性和通過其所獲取的感知。對于個人的發展來說,數學不僅僅是一門工具,還是具有內在價值的精神產物和文明成果,在一個人運用數學進行思維的過程中,所鍛煉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思維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許多觀念也會發生變化,產生新的認識,從而更大和更深刻的領悟人類的自由。
我們會了解所謂的客觀的審美標準是什么,并意識到數學中存在的和諧、對稱之美的本質及其獨特性,我們甚至會根據自然的數學文化來重新認識和領會世界,并從而為之高聲贊嘆。數學文化的輝煌是人類文明燦爛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史證明了這一點,未來還會繼續證明這一點。總的來說,我感覺這門課很好,我個人是非常地喜歡,也學習到了很多知識,教學模式也很適合我們當代大學生。通過講臺的自我展現,更能引發我們的上課積極性。很感謝這門課,讓我有了一次難忘的經歷,并且又再一次感受到了您講課的精彩樂趣。很希望老師您能夠繼續這樣的授課方式,使以后的同學也能體會到那份真正意義的快樂,因為那一刻舞臺屬于自己!
數學文化心得體會3
在沒接觸《數學文化》這門課程之前我就經常聽我朋友說有關這門課程的東西,那時候我一直以為跟我們所學的高數、線性代數一樣枯燥無味。直到真正去上了這門課程之后,我才發覺跟我一開始想的完全不一樣。
在《數學文化》的課堂上,老師的授課方式很有趣,每個專題各有特色,在聽老師的詳細講述后,我對數學文化頗有興趣,深有感觸,特別是“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
我覺得老師對“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見解獨到,我也能從中吮吸到一定的精華。這兩個專題所涉及的內容也讓我很感興趣。
關于“混沌”,一開始對這兩個字根本不了解。還誤以為跟“餛飩”有一定關系,直到聽了老師仔細的講述,我才真正明白了“混沌”的含義。其實它也是數學文化中的一個方面,在非線性科學中,混沌現象指的是一種確定的但不可預測的運動狀態。它的外在表現和純粹的隨機運動很相似,即都不可預測。但和隨機運動不同的是,混沌運動在動力學上是確定的,它的不可預測性是來源于運動的不穩定性;蛘哒f混沌系統對無限小的初值變動和微擾也具于敏感性,無論多小的擾動在長時間以后,也會使系統徹底偏離原來的演化方向。上了關于“混沌”這個專題后,我第一個想到的典例就是天氣變化,我覺得它很形象地形容了天氣變化的特性,其中最著名的表述就是蝴蝶效應:南美洲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會在佛羅里達引起一場颶風。在今天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混沌學已發展成為一門影響深遠、發展迅速的前沿科學,同時也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而另外一個專題就是“維數”,對于這個專題我比較熟悉,因為在之前的數學課堂上便有接觸關于一維、二維···甚至n維,不過在學的時候不是重點章節,數學老師也沒有給我們做深入的講解,直到上了數學文化這門課,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專題方便我們更系統地了解“維數”這一概念。所謂“維數”,又稱維度,是數學中獨立參數的數目。在物理學和哲學的領域內,指獨立的時空坐標的數目。之前還不知道維數有那么多講究,現在才真正明白每個維數所代表的含義,0維是一點,沒有長度。一維是線,只有長度。二維是一個平面,是由長度和寬度(或曲線)形成面積。三維是二維加上高度形成體積面。四維分為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四維,人們說的四維經常是指關于時間的概念。準確來說,四維有兩種。第一種是四維時空,指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另一種便是四維空間,只指四個維度的空間。四維運動產生了五維...雖然“維數”比較抽象,但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一些相關領域把一個常用和熟知的有限維數的結果推廣到無限維數的情形,對我們也有一定的實用意義。
在數學文化這門課程中,我受益匪淺,老師別樣的講課風格以及詳細的課件內容讓我對數學文化這個博大精深的領域興致勃發,在學習了關于“混沌”和“維數”這兩個專題之后,使我更加想了解更多有關數學文化的想法,對我們來說,雖然數學文化很抽象,但是對我們的實際生活卻很有影響。
我覺得,在這門課程結束之后,我依然會更深入地去了解有關數學文化方面的知識,因為深受老師的熏染,我更渴望去了解相關知識。
總而言之,我很榮幸搶到了數學文化這門課,更榮幸的是有這樣一位老師傳授了很多有趣的關于數學方面又涉及實際生活的知識。辛苦了,謝謝老師這學期的辛勤教導!
【2021數學文化心得體會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