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語文課堂成為師生互動的學習場(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7-11-24編輯:互聯網
臨澤縣城關小學 羅紅霞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每個學生都是涌動著的生命體,都有豐富的內心世界,然而,就每個個體而言,其經驗世界又是獨特的。因此,語文教學應牢固樹立生命意識,注意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提倡自主、自悟、自得,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善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努力讓“文本”拓展開來,使課堂成為師生互動的“學習場”,最大限度地彰顯生命活力。
《狐貍和烏鴉》這是一節語文教師引路課,我在執教時,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多媒體手段的輔助下,學生學得入情入境。在學習了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后,屏幕上出現了烏鴉寂寞地站在枝頭的畫面。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時烏鴉的神態,想一想:烏鴉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嘴里的肉被狐貍叼走了,心中會想些什么呢?(學生稍加思考,紛紛舉起了小手)生1:烏鴉會想:該死的狐貍,騙走了我的肉,我非打死你不可!生2:烏鴉會想:狡猾的狐貍,騙走別人的東西,肯定沒有好下場!師:烏鴉痛恨的僅僅是狐貍的狡猾嗎?她更加痛恨誰呢?(在我的啟發下,全班小手如雨后春筍。我點了一個平時很膽小的女生)生3:烏鴉更加痛恨自己,她會想:唉!我實在不該相信狐貍的花言巧語,我真是自作自受!孩子們這會兒還餓著呢(她的表現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又令我有些驚喜)師:(走過去,輕輕摸了摸她的頭)你說到烏鴉的心里去了,而且用詞準確生動。ㄎ覟樗恼,學生們也跟著鼓起了掌)生5:我還有不同意見。ūM管聲音不大,盡管他的手舉得也不高,可在當時相當安靜的課堂上,這個聲音、這只小手卻顯得很突出。)師:你還想說什么?(問這句話時,我心里很有些不情愿,因為已經得到很“圓滿”的回答了,難道……要關注每位學生,不能漠視任何一個,與他們平等對話。于是,我還是讓他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生5:烏鴉心想:嘿!我長這么大,從來就沒聽誰夸我的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總算聽到了,不就丟一塊肉嗎,孩子們別著急,媽媽再給你們找去!(頓時,教室里一陣哄笑。不只我,包括同學們都被這“另類”的回答驚住了,就好像平靜的湖水里被投入了一個石塊,和諧的樂曲中竄出了一個尖音。)要正視這個另類的回答!我心里只有這一個念頭!師:你是這樣想的呀,我還沒想到這一點呢。ㄎ姨拱琢俗约簺]有預設到這樣的回答)(我隨即笑著問該生)師:那么這只烏鴉要是再找到肉,還會讓狐貍給騙走嗎?生:不會了,因為它有經驗了,不會再上當了。師:大家別笑,這位同學的想象力真豐富,他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好樣的,老師佩服你的勇氣!其實呀,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關鍵是犯了錯誤怎么對待。如果你一個勁地埋怨自己、責怪自己,天天生活在悔恨之中是沒用的,而應該吸取教訓,努力地糾正錯誤,才是正確的做法。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冒出許多出人意料的“奇想”。有的似乎與學習課文關系不大密切,有的表面看甚至有悖于課文所要闡明的道理,但它們都是學生積極思想時閃出的靈感!胺凑{”的出現是好事,是好課的亮點,是新課程的生長點,它往往具有動態生成的價值:它能激活教學過程,豐富教學內容,迸發教學智慧。這就要求做教師的不要回避“反調”,給其以喝彩與尊重。反之,若能善于傾聽學生的“反調”,并能及時捕捉思維的閃光點,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敏銳地捕捉住其中的閃光點,適時地點撥誘導,既自然地揭示出本文蘊含的寓意,又升華了主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正確對待挫折的教育。
傳統教學,教師通過課堂將知識與生活剝離,從而實現知識的純粹化;但斷了與生活聯系的筋脈,知識常常顯得枯燥乏味。著眼于學習主體的終身發展,課堂上,我們就能在對課本知識、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生命渴望的重新整合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實現對生命的喚醒、點撥與鼓舞。課堂教學是一個用生活驗證和豐富知識的過程,語文教學更是一個詩意的旅程。風景這邊獨好,教師應是一個稱職的導游,真正看風景的人應該是學生。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葉圣陶先生也一再倡導“自能讀書”、“自能作文”、“能在繁復的事事物物之間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課堂是屬于孩子的,因此,我們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要,在教學中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學生暢所欲言,跳出文本;創設寬松和諧平等民主的氛圍,讓學生的想象馳騁,感情激蕩,思路縱橫,乃至異想天開,真正讓語文課堂成為師生互動的“學習場”,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發創造的潛質!
作者郵箱: lzluohongxi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