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三里城史稱武落鐘離山,位于清江北岸、巴東縣水布埡鎮境內,海拔1300多米。三里城雖然名之曰“城”,其實有山而無城,“城即山也”,三里城是一座以山為城的方圓三里的山;三里城形似虎鈕錞(chún)于,“獨立峻絕”,
清江三面護城,山即城也,三里城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城。三里城東有古捍關,西有景陽關,南有鄔陽關,北有野三關,四關拱衛,一城獨尊,四千多年前就是土家族始祖廩(lǐn)君巴務相曾經“穴居”過的“城”。
②三里城“城”雖只有三里,但卻奇山異嶺相連。城中有天鵝山,城東有朱雀嶺,城西有磐石山,城北有天子山,城南有擲劍山。象征土家族始祖廩君巴務相的“廩君頭”就端坐在朱雀嶺主峰之上,他正以睿智的目光打量著山外的“廩地”,也似乎在思念著鹽陽一戰后的鹽水女神。距三里城水路三十余里的清江南岸的神女峰,風華絕代的鹽水女神臨水而坐,汨汨的鹽池溫泉千年不涸,晝夜不寐的鹽水女神正深情款款地等待那西去“廣求廩地”的廩君凱旋。
③三里城溶洞眾多,主要有“赤穴”“黑穴”兩類。“赤穴”有大洞灣、老虎洞、紅洞等,“黑穴”有仙人洞、燕子洞、黑洞等,此外還有30多個不知名的洞。在眾多洞穴中,以大洞灣、仙人洞最為幽深。大洞灣就是土家族始祖廩君巴務相走出武落鐘離山之前居住過的“赤穴”。此洞寬四五十米,主洞縱深五六十米,高七八十米,面積約三百平方米,洞內常年干燥,避風,采光好;洞頂有一小洞,一碗口粗的水柱長流不息,清澈照人;洞內有一古石缸,是天然還是人工不得而知,相傳是廩君吃水的地方。大洞灣以南約八百米就是仙人洞,洞體透黑,面積是大洞灣的1.5倍,洞內亦有一清泉順洞邊溢出。此洞也是常年干燥,避風,采光好。仙人洞就是樊、瞫(shěn)、相、鄭四姓部落走出武落鐘離山之前居住過的“黑穴”。三里城下南潭河渡口附近還有一個燕子洞,進洞朝里走一百多步,就是“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陰陽石”的“二大石磧(qì)”。距燕子洞不到一公里就是難留洞,也就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寫的“每亂,民入室避賊”而“無可攻理”的 “可容數百人”的“石室”。洞口殘留著前人所書“良民避難”四個大字,洞內有暗河流出,洞壁有古人搭建棧道的痕跡。
④三里城有一長約三華里的地段,兩面絕壁千米,只有東、西城門口可以出入。東城門口有伸向南北兩端絕壁的人工古城墻,據傳四千多年前為土家族始祖廩君巴務相率族壘筑,一說此城墻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為防范明玉珍所筑。西城門口有延伸至南面絕壁形似古城墻的天然城墻。城墻下面全是絕壁,城墻高低錯落,如斧劈刀削,長約數十米,石與石之間還有缺口,仿若城墻垛。天然城墻和人工城墻自然對接,渾然一體,剛好把三里城完整封鎖。
⑤三里城西城門口下就是天然港埠(bù)桃符口。“水色清照十丈”的清江在這里三面護城,形成一條天然的“護城河”。四千多年前,土家族始祖巴務相與同時告別穴居生活的樊、瞫、相、鄭四姓部落就是從西城門口下到桃符口進行劃船比賽最終推舉巴務相為“廩君”的。取得“廩君”地位的巴務相統率五姓族人,“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在鹽陽與鹽水女神一戰后,再舉族西征的。
⑥這是一座“獨立峻絕”的山,這是一座“城即山也”的城。遺存的洞穴,喚醒的是巴人曾經的記憶;巍峨的城墻,承載的是先祖智慧的印跡。擲劍浮舟,五部落廩君一統;夷水西進,巴務相夷城建都。圣山猶在,等待朝圣的足跡;祖河長存,呼喚尋根的歡歌。逝去的,是一種生活;永恒的,是一種精神。
(選自《恩施新聞網·文化恩施》,有刪節)
15.三里城只是一座方圓三里的山,為什么卻稱之為“城”?文中哪兩種說法最能突出表現“三里城”的特點?
16. 第③段介紹三里城的溶洞,主要運用了哪幾種說明方法?選其一種說明其作用。
17.文中第④段中加點的“據傳”“一說”兩個詞語能否去掉?請結合說明文語言特點做簡要分析。
18.閱讀下面一則材料,從材料中找出兩個詞語(或從文中找出一個并列短語)概括這兩項賽事,并說說哪一項賽事與現在的一項民俗活動有關?或者說是這項民俗活動的源頭。
四千多年前,居住在武落鐘離山的巴、樊、瞫、相、鄭五姓通過兩項賽事“共立”廩君。五姓勇士先在一個很大的山洞擲劍,樊、瞫、相、鄭四姓勇士擲出的劍到達目標前就已先后墜落,只有巴務相擲出的劍擲中目標。隨后,他們又到清江浮舟。樊、瞫、相、鄭四姓勇士的“土船”在穿過激流險灘時先后翻沉到了水里,只有巴務相劃著“土船”到達了對岸。
參考答案:
15.(3分)三里城方圓約三里,三面環水,周邊有天然城墻和人工古城墻,有東、西城門口。獨立峻絕;城即山也。
評分說明:第一問1分;第二問對一點給1分。
16.(3分)分類別、列數字、舉例子、引資料。分類別:使說明條理清楚;列數字:使說明準確無誤,令讀者信服;舉例子:使說明的對象具體形象,便于讀者理解;引資料: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
評分說明:四種說明方法,對一種給0.5分;作用1分,任選一種即可。
17.(2分)不能去掉。“據傳”是“根據傳說”,不一定是史實;“一說”是“另一種傳說”,也不一定是史實。如果去掉,那就是“史實”,不準確。
評分說明:問1分,分析1分。
18.(3分)擲劍浮舟 賽龍舟
評分說明:兩個詞語對一個給1分,或并列短語2分,后一問1分。
- 相關推薦
【《廩君故里—--三里城》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鮑君》的閱讀答案08-09
鮑君閱讀答案09-29
《鮑君》閱讀答案10-28
《示長安君》閱讀答案09-09
《美君回家》閱讀答案10-12
魯陽文君的閱讀答案11-05
梁君出獵閱讀答案09-03
琦君《春酒》閱讀答案11-14
《春酒》閱讀答案琦君09-06
在魯迅故里讀魯迅 閱讀答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