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想要了生死,就請你認真仔細看懂每一句話,保證你不會后悔。因為了生死修煉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你只有把每一句話都看懂了,看明白了,你才能知道如何修,如何煉,如何應(yīng)對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才不會到出現(xiàn)問題時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前人的著作是每一句話都是有作用的。而且了生死修煉是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的,你如果想走捷徑,只能是拔苗助長,適得其反。你只有踏踏實實把了生死修煉的方法和過程,以及如何應(yīng)對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全部搞清楚了,搞明白了,然后你再去修煉,自然就不會出偏差了,不出偏差自然就可以修成正果了。所以你如果能認真看懂每一句話,覺燾保證你不會后悔。
你如果不是真正的修行人,請你千萬不要看,看了肯定會后悔,后悔了不要說粗話,不雅!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在橋上走,橋流水不流。
這四句話出自唐朝傅大士所作“心王頌”,不知道是否有人知道這四句話的具體含義?答案內(nèi)容在釋義中有,看看你能不能找準確?這四句話叫做“文字禪”。江西省撫州市正覺古寺覺燾奉上。
緣 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教徒每天早晚課必誦的經(jīng)典,有人念了一輩子,幾萬遍或幾十萬遍,甚至幾百萬遍了,可是能明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含義的人幾乎沒有。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專門講修煉的,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修成無上正等正覺的;所以,只要他能明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含義的人,他就能修成正果!你看當今中國有幾個人修成正果了呢?
當今學佛的人不是在爭名奪利,就是在渾渾噩噩混日子,講修煉的人少的可憐,懂修煉的人幾乎沒有!基本上都是指佛穿衣,賴佛吃飯,問佛要錢的廟混子!很多老和尚在廟里混了一輩子,依然免不了疾病的困擾,痛苦呻吟,真是可憐!有人看到這可能心里很不舒服,你如果心里不舒服,那么覺燾要問你,請問佛學是用來干什么的呢?佛學是用來了生死,度眾生的!再請問你出家的目的是干什么?難道就是為了混口飯吃,茍延殘生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佛教真是太悲哀了!你如果不想讓人家叫你叫廟混子,哪你就拿出點上進心來,認真去修行,修出點東西讓人看看,看看我到底是不是廟混子?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騮騮!否則你不想人家不說你是廟混子都難!
什么叫廟混子?廟混子就是不去修行了生死,而是在廟里混吃混喝等死的人就叫廟混子。不知道這些廟混子,白吃白喝白拿善男信女的那么多錢,不知道將來會有什么因果?現(xiàn)在很多廟里把會念幾句經(jīng),會敲幾個法器的人就像寶貝一樣供著他,真是滑稽!這本是一個出家人的基本功課而已!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呢?他們離真正修行人的目標還差十萬八千里呢!如果在廟里混了幾年,連經(jīng)也不會念,法器也不會打,又不去修行了生死,那就是真正是披著人皮的屎尿臺、寄生蟲了!現(xiàn)在還有一些和尚覺得自己會念幾句經(jīng)就很了不起!在那搖頭晃腦,洋洋自得,不給錢經(jīng)也不念,早晚課都不做,簡直是無語。覺燾不才,今天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注解供大家修學參考。
另外還要對歷代注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人說幾句話,他們同樣沒有看明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含義,他們同樣沒有修成正果,他們只是佛教的學者,他們不是佛學的實踐者。他們只是在斷章取義,望文生義,畫蛇添足而已,他們注解過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其它人依然看不明白如何修,如何煉,依然是茫然不知所措,所以他們只是在自話自說而已。
這里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第一個例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名稱的注解。般若兩個字基本上注解為智慧或大智慧。波羅蜜注解為到彼岸。連起來就是“大智慧到彼岸”。到彼岸干什么呢?需要說一大堆廢話來解釋,說我們現(xiàn)實人生有很多痛苦煩惱,就象是在苦海中輪回不停,到彼岸呢就不會有痛苦煩惱,生死輪回了,可以不生不滅了!我這是把他們注解的內(nèi)容概括起來還是這么啰嗦,為什么不能直白說“了生死”呢?這不是更簡單直白嗎?
把般若解釋為智慧或大智慧更是荒唐!請問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智慧能了生死呢?只有方法才能了生死,所以把般若兩個字解釋為智慧或大智慧是不正確的。還有把“心經(jīng)”的心字恨不能寫一部書來解釋它,一個標題的最后兩個字用得著那么大費周章嗎?如果心字那么重要,請問般若波羅蜜多這六個字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所以覺燾說他們是在望文生義,斷章取義!他們修不成正果是很自然的了。標題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經(jīng)文的中心思想,只有在少數(shù)情況下,標題和經(jīng)文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
哪覺燾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這八個字是怎么解釋的呢?覺燾的解釋是“禪定開慧了生死心法”。只有這樣解釋才能和經(jīng)文里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和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究竟涅槃,以及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聯(lián)系得起來,對得上號。如果不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釋為禪定開慧了生死心法的話,請問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如何行?又如何深呢?三世諸佛又如何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涅槃呢?所以只有禪定可以行深度禪定,行淺度禪定,可以開慧,可以了生死,可以入涅槃。心經(jīng)兩個字現(xiàn)在不解釋,后面正式注解經(jīng)文的時候再解釋。
咱們再講第二個例子舍利子:舍利子是修成正果的人,圓寂時所化的實物。舍利弗是一個部族長老,是一個人名。而以往注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人幾乎一致都把舍利子當作舍利弗來注解的`,這是非常荒謬的!一、舍利弗和觀世音菩薩都是釋迦牟尼的追隨者,他們兩個人同輩,舍利弗不去請釋迦牟尼開示,而去請觀世音菩薩開示不符合常理。二、稱人家小名的,只有兩種情況會用,一是長者叫晚輩為某某子,如牙子、小子、狗子、肥子等等。二是尊者對卑者的稱呼,如善男子、舍利子等等。可是觀世音菩薩和舍利弗是同輩,而且釋迦牟尼當年講彌陀經(jīng)時稱舍利弗都沒有稱舍利子,觀世音菩薩怎么敢稱舍利弗為舍利子呢?所以從以上兩點足以看出歷代注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的人都沒有真正看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他們更不可能修成正果了。他們注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自然是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畫蛇添足了。
哪觀世音菩薩為什么要用舍利子來作引子呢?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高明之處。
一、舍利子是歷代修成正果的人圓寂時所化的法物,足可以證明佛學是真實的,不是虛的,更不是假的,舍利子就可以證明一切。
二、舍利子本身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長,完全等同于佛性,可它卻又不是佛性,它是佛性所化的法性實物。所以用舍利子來作引子再恰當不過。好了,閑話不多說了,下面正式注解經(jīng)文。
解 經(jīng)
先將經(jīng)文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相空,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經(jīng)文雖然總共只有260個字,它卻是佛教三藏十二部經(jīng)的核心,因為三世諸佛都是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修成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教的任何一部講修煉的經(jīng)書都不能出其右,更無法超越它,所以它被佛教列為每天早晚必誦的經(jīng)典,它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請問佛教還有哪部經(jīng)典被列為佛教每天早晚必誦的經(jīng)典呢?覺燾說它是三藏十二部經(jīng)的核心不過份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八個字解釋為“禪定開慧了生死心法”。般若和多字解釋為“禪定開慧”四個字。因為般若兩個字歷來解釋為智慧或大智慧,覺燾給它注解為開慧兩個字。多字有人注解為定字,覺燾給它注解為禪定兩個字。多字覺燾還有另外一個解釋叫“非常之”,而且多字無論注解為禪定,還是非常之都必須放在般若的注解前面來讀。如果把多字注解為非常之的話,那么般若兩個字就要注解為禪定開慧四個字了,它們連起來讀就是“非常之禪定開慧了生死心法”。也可以這么讀“禪定開慧了生死非常之心法”!不管怎么讀,但是覺燾覺得有點羅嗦了,而且跟歷代注解者差別太大,恐怕有人接受不了,所以覺燾就不用“非常之”來注解多字。
下面來講講心經(jīng)兩個字的注解,先解釋一下經(jīng)字,然后再把經(jīng)字和心字連起來講解。經(jīng)字有三種說法:一、經(jīng)是圣人寫的書稱為“經(jīng)”,其它任何人寫的書都不能稱為經(jīng),所以經(jīng)是至高無上的真理!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做人做事的行為準則,法理依據(jù)。二、經(jīng)字解釋為經(jīng)緯,經(jīng)緯就是經(jīng)度和緯度,經(jīng)度和緯度是干麻用的呢?經(jīng)緯度是用來坐標立向的,概括起來就稱之為理法。三、經(jīng)字也有路徑的含義,路徑是到達某個地方的必經(jīng)之法,無論那種解釋經(jīng)字跟法字含義都相近,跟心字連起來自然是心法了。
為什么要把心經(jīng)注解為心法呢?原因有二:原因一、心法是由某個人親自實踐并驗證,而且由他親自傳出的,所以就稱為“心法”。原因二,心是一切萬事萬物的主宰者,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法門比心上得法更直接更徹底的,而且沒有任何一個法門比它更高級的,所以心法就是佛法中至高無上之法。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若厄。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個名稱,觀世音菩薩有好幾個名號。
一、觀世音菩薩。
二、觀音菩薩。
三、觀自在菩薩。
四、慈航真人。
五、慈航普渡。
六、觀音大士。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只有這兩句才是修煉的“玄關(guān)”,其中蘊藏了無窮無數(shù)的玄機,修行人只有完完全全弄懂了這兩句話的玄機,你才有希望修成正果,否則你就是把《三藏十二部經(jīng)》全部看懂了,你也修不成正果,你最多能明心見性開悟。但是明心見性開悟不等于修成正果,修成正果是指你想什么時候圓寂入涅槃,就什么時候圓寂入涅槃,這才叫正果!這才叫了生死!明心見性開悟只是修佛過了第一關(guān),你明白了萬事萬物的定數(shù),不再懵懵懂懂了。學佛的人有兩個步驟是必須要走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少的,一是開悟。二是入定。那些上根大智之人可以先開悟,然后入定了生死。絕大多數(shù)人只能先入定,然后再開悟,最后了生死。那么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是入定開悟了生死的心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釋義】相關(guān)文章:
般若波羅蜜心經(jīng)譯文12-0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全文08-05
般若波羅蜜心經(jīng)全譯文12-02
淺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07-24
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06-23
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06-2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簡論06-21
淺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06-2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淺釋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