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著意渲染它的寂寞、幽愴的氣氛,借助抒發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凄愴的情感。編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評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復習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鞏固知識,包括字詞、句子的翻譯等,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體會課文寫景特點,揣摩借景寫情的寫法,提高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
復習教學重點:積累文言知識,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復習教學難點:體會借景寫情的寫法。
復習方法:
誦讀法、開放式討論、提問法、練習法。
學法指導:
1、借助與學習伙伴的合作,回顧文中的重點字詞、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勢,與作者同游、與作者對話,體會借景抒情的方法;
3、人人都來當導游,寫寫導游詞,提高寫作口語表達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工具:多媒體
復習教學過程:
一、導入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在他的誅多山水游記中,《小石潭記》是杰出的代表,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今天,我們再次走進小石潭,進一步去感受作者文中的景,心中的情。
二、回顧體裁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走進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簡介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唐代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韓愈都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奠基人,并稱“韓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記》、《三戒》、《捕蛇者說》等。《小石潭記》說是《永州八記》之一。
2、寫作背景
唐永貞元年(805年),柳宗元與劉禹錫等一起參加了以王叔文為首的革新集團,從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劉貞亮為代表的官宦勢力和以韋皋為代表的官僚勢力的反對,革新集團失敗了,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州發現許多飛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八處名勝:西山、鈷姆潭、鈷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澗、小石城山。
四、誦讀回顧,再次走進課文
1、安排學生誦讀,復習字詞、句子的翻譯
(1)、復習文言詞語
A、一詞多義
B、詞類活用
C、其他重點字詞的翻譯
(投影出示,進行提問)
(2)重點句子的復習
A、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
B、卷石底以出
C、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D、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E、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3)、獨立思考(復習內容)
1、合作學習,理解課文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寫法
A、出示思考題:課文寫了小石潭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B、學生回顧發言,教師評議、投影出示板書。
2、問題研究
A、第四段寫作者在潭上所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寫了小石潭中怎樣的氣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B、文章前面寫“心樂之”,后面又寫“悄愴幽邃”,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該如何理解?
(學生相互討論回答,老師點評,進行總結)
五、我來做導游,向你介紹小石潭
小石潭有這么多美景,那么我們來做導游,選擇課文中你最喜歡的一處景,設計一段導游詞,可以發揮想象作形象描述,使游客也產生愉悅的情感。(同桌之間互相做導游,選擇優秀的給全班同學做導游)
六、品味與柳宗元對話
(一)、互動感悟,體會以景寫情
1、暢說感受:優美的景物總使人賞心悅目,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邊上,你會有什么感受?
2、面對如此優美的景物,作者卻“悄愴幽邃”,你如何理解作者的這種感受?
(二)、與柳宗元對話:對于柳宗元此時的心境,請以“柳宗元,我想對你說”開頭與作者對話,勸解他直面挫折。
七、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的收獲,進行課堂練習
八、布置作業
作業一:選擇一處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自然景物,按游覽順序,寫一則游記,要求寫出景物的特征和人物的心境。
作業二:請擷取盛夏之景,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寫一段話。100字左右。
- 《小石潭記》復習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石潭記》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復習案08-26
小石潭記復習案09-28
《小石潭記》復習要點06-10
小石潭記復習要點08-23
小石潭記復習學案07-25
《小石潭記》復習知識11-11
《小石潭記》中考復習08-15
《小石潭記》教案10-28
小石潭記經典教案11-22
《小石潭記》 教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