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桃花源記》的第二課時,由于這篇文章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所以需要老師講解的比較少,而我就采取記者穿越時空,采訪漁人和陶淵明的方式來進行一個擴展。我希望通過這個形式,學生能形成一種思考,同時學會語言的表達,學會傾聽。
活動首先在二班展開,二班的同學基本上圍繞漁人與記者的談話進行,但是訪談的問題不外乎幾點而已,一直局限在一個框架內。而在訪問過程中,其他同學不是大吵大鬧,就是說別人說的'不合理,不是說不合理,就是直接置身事外。我原本以為很具有吸引力的形式,卻沒能讓他們積極參與,挺大的失敗。
緊接著在一班的時候,我就事先將要求告知大家,并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這樣下來,一班的同學思維明顯開闊很多,口頭表達能力還是強許多。但是還是會有隨意發表議論的同學,還是會有哄堂大笑的結果。一班的孩子在課文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許多自己的想法,雖然很多想法很世俗,但是這樣是他們思維活躍的一種表現,無可厚非。不過今后在舉行這樣的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控制整個場面,需要預想到將會出現的種種情況,并事先做好準備。
語文,是培養一種能力,我現在著重于這樣的教學理念,而對于學生的題海戰術,以及死記硬背的要求在慢慢淡化。但愿我走的這條道路會有所收獲。
【《桃花源記》教學反思范文400字】相關文章:
桃花源記的教學反思01-01
《桃花源記》教學反思范文(精選3篇)07-17
桃花源記反思范文03-19
《桃花源記》教學反思(15篇)05-29
《桃花源記》教學反思15篇03-06
《桃花源記》課文教學反思01-23
《桃花源記》課文教學反思范文(精選3篇)07-24
桃花源記反思10-07
桃花源記反思(15篇)10-08
桃花源記反思15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