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蘇軾的作文,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關于蘇軾的作文1
他有山之寬厚的文采,他有太陽似的豪邁與奔放,他有向日葵似的樂觀與豁達,他就是蘇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裝載著他對天下人團圓幸福的期盼。左手牽著黃犬,右肩上放著蒼鷹,在平崗上挽弓射箭的.豪壯氣概讓人記憶猶新。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的樂觀豁達的人生觀讓人佩服不已。
我讀蘇軾,讀出了他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讀出了他掛念天下的執著,讀出了他對人的樂觀。我讀蘇軾,讀出了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時不畏困難,坦然面對,用快樂來撫慰自己的內心。我讀蘇軾,讀出了應心懷寬大,關心自己,關心親人甚至關心陌生人。
此刻,耳畔傳來了熟悉的歌聲,原來是人們把蘇軾的詞譜成了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多么甜美的旋律啊!
關于蘇軾的作文2
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
他,是一位詞人,既有“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又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脫;他,是一位畫家,既有墨竹的高雅,又有枯木的蒼勁。他,就是我的偶像蘇軾老先生。
宋代的詞人都有點高傲,蘇軾也不例外,但在元豐二年,一件事讓他猝不及防,御史何正臣和李定上表彈劾蘇軾。說他在詩中諷刺新法,皇上大怒,經過了一系列嚴刑拷打后貶到黃州。一切來得太突然,蘇軾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扔到了一個破舊的寺廟里。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人們待他不一樣了,仿佛他就像鄰里街頭的老百姓一樣,他嘗試了生活的各種酸甜苦辣。他變得接地氣了,在詩中他自己也說:“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他開始與各種朋友交往,和家人一起隨遇而安的生活。他與朋友春游時,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但他卻滿不在乎,自然地吟出了《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詩中字字句句流露出的超凡脫俗與豁達豪放,是多么可貴的精神追求呀!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每當我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時,一件往事總是縈繞在我的心頭,從小我就是一個畫畫迷,總是感覺自己的小作品很不錯,三年級時,我參加了一次重要的`美術比賽.......終于熬到公布成績的時候了,我懷著激動與幸福的心情看著獲獎名單,第一遍:沒有。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我幾乎花了半個鐘頭在從頭到尾尋找著,卻沒有我名字的半個影子!聽到周圍獲獎者幸福的笑聲,我神情黯然的走出了人群......那時,我多么希望有一個人過來安慰我一下。可是沒有,我慢慢的向前走,莫名的想起了蘇軾老先生的悲慘處境與積極樂觀,仿佛頓時滿血復活了,心中狠狠地下定決心:“沒關系!不用怕!擦干眼淚,繼續努力!我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于是,我丟掉了悲傷又回到了樂天派,但不同的是我每天堅持畫畫,認真領會老師傳授的知識,并自學素描繪畫教材,從基本輪廓、構造技巧方面不斷琢磨。終于,迎來春色換人間,在全省春芽杯兒童畫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在全國書畫等級考試中獲得素描課優秀級別。怎么樣,我的小小豁達精神還不錯吧!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是呀!人生風雨處處在,風雨人生在所難免,何不樂觀面對呢!
這,就是豁達的蘇軾。這,才是我們應有的人生!
【蘇軾的作文】相關文章:
蘇軾07-14
蘇軾10-07
走進蘇軾作文10-25
品讀蘇軾的作文08-05
走進蘇軾作文06-28
我讀蘇軾作文07-29
以蘇軾為話題的作文07-24
我眼中的蘇軾作文07-17
蘇軾的 水調歌頭09-04
蘇軾的《水調歌頭》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