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nèi),夾竹桃卻在那里靜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
夾 竹 桃
季羨林
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是不是最美麗的花;但是,對我說來,它卻是最值得留戀最值得回憶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緣故,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在我故鄉(xiāng)的那個城市里,幾乎家家都種上幾盆夾竹桃,而且都擺在大門內(nèi)影壁墻下,正對著大門口?腿艘蛔哌M大門,撲鼻的是陣幽香,入目的是綠蠟似的葉子和紅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覺到仿佛走進自己的家門口,大有賓至如歸之感了。
我們家的大門內(nèi)也有兩盆,一盆紅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時候,天天都要從這下面走出走進。紅色的花朵讓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讓我想到雪。火與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顧而樂之,小小的心靈里覺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只有一墻之隔,轉(zhuǎn)過影壁,就是院子。我們家里一向是喜歡花的;雖然沒有什么非常名貴的花,但是常見的花卻是應(yīng)有盡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開出黃色的小花,報告春的消息。以后接著來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院子里開得花團錦簇。到了夏天,更是滿院葳蕤。風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海、江西臘等等,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夜來香的香氣熏透了整個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時候也不會忘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帶來凄清的寒意,菊花報告花事的結(jié)束?傊,一年三季,花開花落,沒有間歇;情景雖美,變化亦多。
然而,在一墻之隔的大門內(nèi),夾竹桃卻在那里靜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S了,又長出一嘟嚕;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弄姿,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照嗎?
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止于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只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xiàn)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有這樣的韌性,能這樣引起我的幻想,我愛上了夾竹桃。
一代學宗季羨林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
1934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后留學國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qū)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先生一生可謂“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199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季羨林文集》收錄先生1929—1996年各類著述。先生受教于清華和哥廷根大學,播道于北大。自從1946年,回國后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季老在這片中國人的夢之園里,勤勤懇懇,埋頭寫下一生的傳奇!
北大“季荷” 先生治學嚴謹,筆耕不輟,晚年愈加勤勉,為我們奉獻了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用吐火羅文為我們揭開了天書《彌勒會見記》,以汗水鑄就了一部糖的文化交流史——《糖史》
先生小說、散文,名可流芳,意傳百世!读舻率辍贰ⅰ杜E镫s憶》、《病榻雜記》、《清華園日記》、《清塘荷韻》、《賦得永久的悔》、《天竺心影》……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謪R聚成先生的風骨,永留世間。
【季羨林:夾竹桃】相關(guān)文章:
季羨林散文精選《夾竹桃》06-01
季羨林的《夾竹桃》賞析11-01
季羨林《夾竹桃》練習及答案09-14
季羨林散文《處處花開夾竹桃》10-24
季羨林的經(jīng)典句子09-15
季羨林名言08-24
季羨林《黃昏》06-19
季羨林《年》07-20
季羨林散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