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足可以稱為我國第一文學名著,從多個角度看它都具有非凡的文化藝術價值和超越時空的經典意義。許多優秀作品的出現都象詩中寫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也許作者并沒有考慮過多的含義,然而因為作者本身所達到的高度和他們對創作的極端虔誠而使作品無意中具有了事前不可期的華麗效果。正像王羲之和顏真卿的代表性書法作品《蘭亭序》和《祭侄文稿》的出現,都不是刻意而為的。《紅樓夢》盡管不是書法,作者也肯定精心設計了眾多的精彩環節、寄予了遙深的思想含義,但事實證明連篇累牘浩如煙海的紅學研究文章是作者無法一一想到的,即便僅是其中令人嘆服的精華部分也多到不可勝數。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象看《蒙娜麗莎》一樣,一萬個人眼睛里就有一萬個蒙娜麗莎。這其實是經典作品的光輝所至,也是自然賦予讀者的權利。
我所談到的當然也是自己的一家之言。
紅樓夢之所以至今仍被眾多讀者所迷戀,自然有她穿越時空的魅力和光芒,首要的一點是作品唯美的風格。這要從外在美和內在美兩方面來看。它通過唯美的語言營造了美不勝收的畫面——包括眾多美麗的人物角色,幽靜雅致的園林景色,精美別致的物什用品——這是外在美的完美體現;同時,主要人物群體又展現出各不相同的內在的高貴華美的精神氣質和文化藝術素養,出口成章,妙語連珠,錦心繡口,琴棋書畫;綜合二者營造的是傳統文人理想中的絕美境界,如姹紫嫣紅的閬苑群芳,引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這種唯美是人性美的鋪陳展示,她至今青春依舊。越過幾百年的光陰長河,她從我們身旁掠過,直飛向遙遠未來的夢幻之國。
其次,在唯美的外表下,主要角色靈魂深處鮮明到極致的飛揚的個性是本書魅力的另一所在。我國幾千年來儒釋道三家思想共存華夏,澤被草木,潤物細無聲,也在紅樓主人身上留下鮮明的印記。
賈寶玉,很顯見深受佛家思想的影響。他對世事無常的傷感,因果輪回的了悟,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對下層人的憐憫同情(如向妙玉索要茶杯贈與劉姥姥等),均是釋家思想的真切體現。
林黛玉,則很有幾分潔身自好,我行我素,不入塵俗,唯有護持自我靈魂逍遙一游的道家風范。我國傳統文人多具備一種睿智的思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實際上是用道儒兩種思想武裝自己,適時而用。獨善其身是道家思想的體現;黛玉非因窮而變,而是追隨自我靈魂的指引,是類似莊周的更純粹的道家思想的實踐者。
薛寶釵則是儒家思想的忠誠的支持者和實踐者。這或許是對現實世界的明澈的頓悟,同時卻也是對靈魂直覺的褻瀆和束縛。她喜歡的是仕途經濟好學問,也把這種學問用到了生活中去。她想的是進皇宮作貴妃,人前顯貴,光宗耀祖;同時又把寶玉作為婚姻的第二候選人,把仕途商場中的謀略用到婚姻愛情中來;雖步步獲勝,終是釜底抽薪一場空。
從此角度看,紅樓夢像是釋道儒三家的通俗小說演義,是三者之間在現實世界的自然碰撞。它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對生命存在方式的深深思考。
看紅樓讓我們認識到三家各懷一家是不容易行通的,有可能釀造悲劇;那么依個人愚見,就應該把三者合理的結合在一起。我將在心靈深處開一片凈土,筑一座華室,邀黛玉在其中靜靜的思索,愉悅的生活;讓她與自己的靈魂共舞,坦誠的面對自然,看云卷云舒,花開花落。我要請寶釵做自己在現實世界生存的老師,知進退,求發展,十年磨一劍,感恩父母,精忠報國。再以寶玉的思想為友,多思多感,修橋補路,多行善,廣積德。紅樓夢中的唯美也不能忘,不會忘,我自去上下求索兩處茫茫。
且收拾畫筆裝點起行囊;看人生路漫漫云澹澹,山高高水長長。
- 相關推薦
【從《紅樓夢》看唯美】相關文章:
從翻拍紅樓夢看創業智慧10-10
《紅樓夢》里的經典唯美詩詞大全09-22
紅樓夢唯美句子(精選270句)08-28
值得看的唯美語句09-07
看《新紅樓夢》有感06-29
看紅樓夢觀后感06-23
紅樓夢觀后感 《紅樓夢》觀后感08-08
紅樓夢09-06
紅樓夢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