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古鼎新烹鳳髓香是紅樓夢中的一首詩,大家是否知道?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關于這首詩的詩詞鑒賞。
古鼎新烹鳳髓香(第八回)
古鼎新烹鳳髓香,那堪翠斝貯瓊漿。
莫言綺縠無風韻,試看金娃對玉郎。
[說明]
此詩見于甲戌本第八回正文的開頭,有“題曰” 字樣,當是曹雪芹所作的標題詩。
[注釋]
1.鼎——古代烹燒器皿。這里泛說烹茶用器之貴重。鳳髓——名貴的茶。
2.斝(jiǎ甲)——古代用翠玉制的三足酒器,實即指酒杯。瓊漿——指稱美酒。
3.綺縠
——猶言綺羅,指代女子。這里指寶釵。
[評說]
作者在此回中對寶玉與寶釵之間的關系作了重點的描述,對通靈寶玉與金鎖也作了詳盡的交待。故事的前后情節中穿插著不少喝茶和飲酒細節,所以標題詩就環繞著這些事來寫。次句表面上說美酒能醉人(薛姨媽溺愛寶玉,“命人去灌了些上等的酒來”讓寶玉喝),且寶玉也真的喝醉了,實則也兼喻風韻之能迷人,指的是寶釵。故脂批指此回是寶釵“正傳”。但為什么作者又怕大家會以為寶釵“無風韻”呢?這除了書中寫寶釵是“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外,還因寶玉對釵、黛始終是有明顯傾向性的,特別是黛玉死后,寶玉雖與寶釵結成夫妻,卻心意難平,不能忘懷黛玉,終至棄寶釵而僧。作者說,這一切并非因為寶釵之“風韻”不及黛玉,試看此回“金娃對玉郎”情景何等風韻!言外之意,寶玉不愿“金玉良姻”,而偏念“木石前盟”,乃別有緣故。這樣提出問題,蘊籍含蓄,頗發人深思。
此詩藻飾五色眩曜,風格金玉旖旎,正與其所寫之內容有關。
紅樓夢詩詞鑒賞:太虛幻境對聯(第一回)
太虛幻境對聯(第一回)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說明]
甄士隱炎夏伏幾盹睡,夢見一僧一道攜“通靈寶玉”下凡,上前搭話,請 一見此玉,不及細看,被僧奪回,說是已到幻境。于是看到一座大石牌坊,上有“太虛幻境”四個字,兩邊就是這副對聯。
[注釋]
1.“假作”二句——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沒有的當作有的,有的也就成為沒有的了。
[鑒賞]
甄士隱夢中所見的這副對聯,在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境”時也同樣看到。兩次重出是著意強調,同時也借此點出甄的遭遇和歸宿是賈的一生道路的 縮影。
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詩的語言,提醒大家讀本書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無的,才不至于惑于假象而迷失真意。但是歷來的所謂紅學 家們多在辨別真假有無上走入了歧途,主觀臆斷,穿鑿附會。正如魯迅所說:“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集外集拾遺·〈絳洞花主〉小引》)他們以假作真,無中生有,實在免不了受到這副對聯的嘲笑。小說中借“假語”、“荒唐言”將政治背景的“真事隱去”,用意是為了避免文字之禍。如說曾“接駕四次”的江南甄家也與賈府一樣,有一個容貌、性情相同的寶玉,后來甄家也象賈府一樣被抄了家,這些都是作者故意以甄亂賈,以假作真。此外,作者不明寫秦可卿誘惑寶玉,而假借寶王做夢等等,也與這副對聯所暗示的相契。如果從文藝作品反映現實這一特點說,弄清“真”與“假”、“有”與“無”的相屬關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此,魯迅曾有深刻的論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別人以敘自己,或以自己推測別人的東西,便不至于感到幻滅。即使有時不合事實,然而還是真實。其真實,正與用第三人稱時或誤用第一人稱時毫無不同。倘有讀者只執滯于體裁,只求沒有破綻,那就以看新聞記事為宜,對于文藝,活該幻滅。而其幻滅也不足惜,因為這不是真的幻滅,正如查不出大觀園的遺跡而不滿于《紅樓夢》者相同……”“我寧看《紅樓夢》,卻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記》,它一頁能夠使我不舒服小半天。……幻滅以來,多不在假中見真,而在真中見假。”(《三閑集·怎么寫》)
- 相關推薦
【紅樓夢詩詞鑒賞--古鼎新烹鳳髓香】相關文章:
古朗月行詩詞鑒賞08-25
《鳳棲梧》古詩詞鑒賞06-01
紅樓夢詩詞鑒賞詩詞09-15
《綺羅香·詠春雨》詩詞鑒賞09-25
過香積寺的詩詞的鑒賞09-22
《過香積寺》詩詞鑒賞11-20
紅樓夢經典詩詞鑒賞09-02
《紅樓夢》詩詞鑒賞08-29
紅樓夢詩詞及鑒賞06-21
紅樓夢詩詞鑒賞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