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春即到,萬物復蘇景燦爛。下面是關于元旦節的手抄報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元旦節的手抄報內容
元旦節的來歷
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但是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后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歷法,并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頭一天。元旦是合成詞,拆開來講,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
在中國,元旦這一名稱,都說起自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他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據《史記》載: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以十月初一為元旦。辛亥革命后,我國把正月初一稱作春節,公歷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又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為元旦,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
陰歷的祖先埃及歷,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為元旦; 阿富汗把春分作為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為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的元旦是不固定的,他們把第一次下雨作為元旦。公元前46年,羅馬皇帝儒略凱撒制定儒略歷,開始時他把冬至作為元旦。但是,人們堅持要把朔日作為元旦,因此就把元旦延到冬至后10 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
元旦的慶祝方式一: 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國家都把元旦頂為法頂節日,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后,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慶祝方式二: 現在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或舉行集體活動等,以前就有組織敲鑼打鼓、集體跳民族舞的,現在在電視記錄片上還能看到,到科技發展的今天,就演變為聯歡晚會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會等節目,反正元旦這天并沒有太多的傳統,在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發揮了。甚至,元旦這天對年輕一代來說只意味著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慶祝方式三: 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間了,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的,拜祭過各方神靈后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至于更為濃重的慶祝方式暫時還沒見過。
元旦對聯
上聯:正是江南逢化雨
下聯:只緣冀北送春風
上聯:千帆競發風和順
下聯:萬馬爭馳路康莊
上聯:瑞雪紛飛豐穩歲
下聯:香梅大放富饒春
上聯:四面春山懸畫卷
下聯:三江碧水涌詩濤
上聯:禹地花明春柳綠
下聯:堯天日麗曉霞丹
上聯:風卷雪花辭臘去
下聯:香隨梅蕊送春來
元旦的詩歌
《元旦詩歌》
迎春花開放
在火紅的太陽底下
你聽,那是百鳥的啁鳴
它們驚喜地叩響了
春天的第一道門扉
白云銜來溫暖的思念
久違的問候
又為我們帶來了新年的祝福
那些沉甸甸的歡笑
像父親母親的雙手寫滿勞動和收獲
一杯烈酒
盛滿釅釅的鄉愁
在迎風的早晨把我醉倒
漂泊的游子
不由得加緊了回家的腳步
我所熱愛的少女
已經久未謀面
仿如故園里微微顫栗的蛛網
默默地長成了蠶繭
趁春風還早,我要快快趕路
好問心愛的姑娘一聲
愛情她可會在這個春天,
開出花來
- 相關推薦
【元旦節的手抄報內容】相關文章:
長城手抄報內容05-05
勵志手抄報內容09-07
環保手抄報內容11-27
雷鋒手抄報的內容06-07
春天手抄報內容02-28
手抄報母愛內容08-23
環保手抄報內容05-16
國慶的手抄報內容09-27
愛國的手抄報內容10-25
母愛的手抄報內容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