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選修一《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6.邊塞戰爭詩四首教案:《從軍行(其一)》《塞下曲》《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薊中作》(粵教版選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邊塞詩的主要特點,學習邊塞詩中的景物描寫的方法,理解浪漫主義的風格。 2、學習鑒賞邊塞詩的一般方法。 3、學習邊塞詩描繪邊塞...
一、從軍行(其一) 1.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屬山西)人,一說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天寶元年(742)遷江寧(今江蘇南京)丞,后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故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其邊塞、閨怨詩轟動一時,有“七絕圣手”、“詩家夫?..
戰爭篇: 篇目 人物(言、行、特點) 事情(起因、經過、結果) 小結 1《公輸》--《墨子》 人物:墨子、公輸盤、楚王 對戰雙方:宋國(弱)--楚國(強) 墨子與公輸盤、楚王的這場斗爭給我們怎樣的啟示?答:這場斗爭表明,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要敢于斗爭。一方面要從道義上揭露對方的不義,使他們從輿論上威?..
文言文復習教學設計(一) &...
邊塞戰爭詩四首(二) 教學內容:〈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塞下曲〉 教學目標: 1、學習邊塞詩中的景物描寫的方法,理解浪漫主義的風格。 2、理解聯想和夸張的表達技巧。 3、學習邊塞詩中借用典故抒情言志的方法。 4、學習邊塞詩描繪邊塞風光和抒發戰場殺敵、保家衛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應城市沈鋪中學 一、活動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學習活動。200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而日本政府和右翼勢力不尊重中國人民的感情,不顧國際社會的輿論批評,肆意歪曲歷史。結合七年級下冊《最后一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