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學周艷紅 一、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至背誦 2.掌握重點詞語:結廬心遠悠然日夕真意 3、了解詩的內容 4、品析欣賞重點語句 5、結合作者介紹、理解詩的?..
一、導入 齊背《歸園田居》 二、朗讀詩歌 1.聽范讀,仿讀。 2.自由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3.齊讀詩歌。 三、理順文章大意 1.同桌互助,試譯詩歌。 2.交流難點,理解詩意。 參考: 居住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卻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問怎么能做到這樣呢?因為心與世俗遠離,自然就覺得地...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與寫作背景,掌握背誦的技巧。 2.朗讀成誦,整體把握全詩。理解詩歌中名句內涵,并且適當擴展。領會詩中的哲理,體會詩中表達的情致,進一步學習抓關鍵詞欣賞詩作的方法。 3.形成對陶淵明的正確認識,體會其思想中積極的人生追求和熱愛田園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朗讀成誦,?..
《飲酒》、《次北固山下》導學案 設計者:陳國珍審核人:鄭敏復核:高飛授課教師: 一、《飲酒》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誦,習得語感;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4、理解詩句寓意,思考現代人生?..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教學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古詩的意境美。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巧妙的構思描繪出西湖的風采神韻。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領導入1、同學們,大家以前一定有過旅游的經歷。...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五首詩歌。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3.培養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 學習重難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韻味。 學習過程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給下列...
飲酒教學設計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 寫作背景: 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東晉人,名潛,字元亮,世?..
飲酒 陶淵明 教學目標: 1.了解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 2.通過朗讀、想象、聯想體會詩的意境美,體味詩人的感情。 3.了解詩中人、景、情、理融為一體的寫法,體會本詩的意境。 教學重點: 了解詩中人、景、情、理融為一體的寫法,體會本...
董淑璦 課題:古詩詞復習---九年級下冊 復備欄 復習目標: 1.背誦、默寫詩詞名句。 2.把握詩詞內容,理解作者感情,鑒賞詩詞中的名句及藝術手法等。 復習過程: 一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培養鑒賞古詩的能力。2.研讀品味,體悟詩的表現手法。3.反復閱讀,領會作者意志和情趣。4.了解五首詩的創作背景及不同的藝術風格 教學重難點1.整體把握和感悟詩的表現手法。2.語感的培養和詩歌表現手法的學習。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飲酒》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背誦五首詩歌。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情味,領悟詩歌的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熟讀并背誦詩歌。 2.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內涵。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
說明:前面是學案,本資源包括學案(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案)、教案、課件三部分,學案將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以習題形式出現,督促學生先自學,教師批改后再根據做的情況講解,只講學生不會的,力求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教案是學生展示的方案,學案中學生已會的無須再講,因此教案應酌...
《飲酒》、《行路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詩歌的創作背景和藝術風格。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品味詩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培養學生讀詩的情感。 2、了解詩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點。 3、品味名句,積累名句,增加語言積累,豐富?..
古詩兩首:《飲酒》《己亥雜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知識:了解背靜,記憶作者,誦讀積累兩首詩。2.能力:誦讀理解加強積累。3.情感:受詩境感染領悟作者情感,具有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飲酒》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古往今來,有不少人爭名奪利,有的人為了使自己在官場?..
一:教學設計。 創意說明 出自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的《飲酒》是晉代陶淵明之代表詩作。詩歌有田園美景的描繪,有悠然恬適之情的自然流露,更有塵埃落定后體悟到的人生理趣。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的在積累?..
飲酒 陶淵明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初級中學劉四珍 一、教學設想: 1.朗讀作為基礎; 2.品析欣賞作為難點; 3.&n...
教學設想:唐代大詩人王維在《書吳道子畫后》詩中說:“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亦應該于一定的教學原則規范之下,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充分體現自己的主導作用?..
睢寧縣第二中學 王少偉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 2、理解陶淵明追求平靜自由生活的志趣。 3、體會詩意。 (二)能力訓練點 1、朗讀詩歌做到以聲傳播,有感情朗讀,讀出詩中的意味。 2、了解詩歌的賞評。 ...
譚敏 教學目的: 1、 進一步了解詩歌朗讀的技巧,并運用朗讀知識反復詠讀五首詩歌 2、 通過對詩歌語言的品味欣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推敲,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理解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
黃恩紅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的意境美,感悟陶淵明的潔身自好的品格。2 體會詩中人、景、情融為一體的寫法,體會本詩的意境。 教學重點 體會詩中人、景、情融為一體的寫法,體會本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 了解詩的意境美,感悟陶淵明的潔身自好的品格。 教學課類型 自讀課 教學方法 討論法 ?..
鄭光程 一、導入新課:古往今來,有不少人爭名奪利,有的人為了使自己在官場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擊他人,殘害親人,如李林甫、秦檜、武則天之流。當然也有少數人厭惡官場,辭官不做,卻愿意遠居田園,過著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淵明,這一類人我們一般稱之為隱士。(陶淵明的名言:不為...
嚴玲琍干紅姿 [教學目的] 1.激發學生閱讀和欣賞詩詞的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欣賞詩詞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整體感悟作品的能力。 2.了解五首詩詞所表現出的詩人情懷,學習詩詞中一些不同的表現手法,領會這些詩詞所具有的深厚的藝術感染力。 3.了解與這些詩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