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下面開始上課 古之文人雅士,每當?shù)歉咄h,必有所觸動;每臨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湖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由此而形成了中國古代詩詞王國里的一道風景--...
一、導入 下面開始上課 古之文人雅士,每當?shù)歉咄h,必有所觸動;每臨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湖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fā),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由此而形成了中國古代詩詞王國里的一道風景--...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單元古代抒情散文--情景交融 教材篇目《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導學案 單元目標 1.識記積累本單元實詞、虛詞。 2.掌握本單元重要文言句子的翻譯。 3.掌握單元課文中常見名句的填空。重點難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課時安排2課時 ...
一、教學目標 1、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 2、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如夢”的思想情緒。 3、理解《赤壁懷古》一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4、誦讀、背誦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怎樣正確理解《赤壁懷古》的思想內容? 《赤壁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了解豪放詞,體會豪放詞的風格。 能力目標:體會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品味鑒賞詩歌的語言。 情感目標:在字斟句酌中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還原”--通過對字詞運用的探討和想象,還原寫景之狀。 “體悟”--通過對詩歌內容的挖掘和誦讀,體悟蘇軾之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通過比較閱讀,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步驟方法,提高學生理解鑒賞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學習,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為一體的手法。 2、通過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拍岸”“裂岸”“強?..
崇信一中高一級集體備課通案 課題:《赤壁賦》 所選冊目:必修2 年級:高一 課時:第一課時 主備人:李崇軍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寫作背景、“賦”的文體特點。 2.了解課文內容。疏通文意。 3、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通過誦讀體悟和鑒賞優(yōu)美、形象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1.讀準課文的...
【學習重點】 1.了解“懷古詠史詩”的基本寫法 2.借助蘇軾,感悟人性的“多面性” 一、誦記名言警句--蘇軾詞名句 ⑴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水龍吟》) ⑵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⑶亂石穿空,驚濤拍?..
教學目標: 1、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 2、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如夢”的思想情緒。 3、理解作者通過詞體現(xiàn)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品味詞作的豪放。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討論、體會蘇軾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平度市普通高中課時授課計劃 序號:授課日期:2014年05月14日(第周) 課題 念奴嬌赤壁懷古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通過誦讀體會詩歌的情感 重點難點 2 ...
※教學過程※ 1. 一、導入新課。 課前三分鐘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板書課題、作者) 上課。 剛才我所播放的歌曲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模请娨晞 度龂萘x》的主題曲。聽到鼓角爭鳴,看到血肉橫飛,這樣的場景,讓我們自然而然就聯(lián)想起三國這個充滿紛爭的亂世。赤壁之戰(zhàn)的驚心動魄,三?..
一、概述 《赤壁賦》是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②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它上承《蘭亭集序》后接《游褒禪山記》。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它們與第一單元的現(xiàn)代抒情散文遙相呼應,互為補充,共同為“表達交流”部分的“寫景要抓住特征”“學習描寫”“學習抒情”提供基礎和范例。這三篇雖都是山水游...
《赤壁賦》導學案(第一、二課時) --湖北省監(jiān)利實驗高中吳立光 【學法指導】 1、朗讀。讀準字音,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賦的節(jié)奏、情感和韻味,力求語言通暢,讀準字音 2、細讀。理解字詞;自讀詩句,運用查字典、看注釋、聯(lián)系詩句等方法理解疑難。 3、重音和節(jié)奏的把握。 ?..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全詞。 2.理解作品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及作者借古抒懷的表達方式。 3.理解作者在詞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感受蘇詞的豪放風格,培養(yǎng)學生面對挫折時具備博大胸懷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和掌握作品中借古抒懷的抒情方式。...
高一語文必修二 內容:《赤壁賦》課時:3課時 &nbs...
--張俊珍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熟讀成誦 2.指導學生理解詞的大意 3.指導學生領悟詞的意境 教學重點: 理解?..
教材分析:《念奴嬌赤壁懷古》選自語文版第三冊,這首詞融寫景、懷古、抒情為一體,從描繪古戰(zhàn)場的雄奇景色入手,贊一代儒將周瑜的豐功偉績,抒發(fā)作者個人的貶謫失意、功業(yè)無成的感慨。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能力目標:1、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恢宏?..
年級:高一學科:語文時間:年月日編寫人: ...
《念奴嬌赤壁懷古》 教學目標 1、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了解豪放派詞的特點。 2、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用文學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能夠感詞人所感,讓學生體味藝術美的感染力。 3、掌握一些常用的鑒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情與景的自然結合。 2、用...
導入 赤壁,是個地名,赤壁這個地方為人們所熟知是因為三國時期在這里曾經發(fā)生過一場惡戰(zhàn),這場惡戰(zhàn)是--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戰(zhàn),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其結果是孫、劉聯(lián)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tǒng)帥周瑜,乃是這...
第3課時 學習目標: 1、 欣賞蘇子與客泛舟赤壁的美景。 2、 品讀蘇軾復雜而多變的情感及其深邃的哲思與感悟。(重點、難點) 3、 感受蘇軾隨緣自適、超然物外、樂觀曠達的精神情懷。 4、 學習本文觸景生情、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寫作手法。 【資料鏈接】(請認真閱讀下面資料,這將有利于你?..
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 班級:豐惠中學高一(8)班 這是豪放詞的代表作,怎樣用簡單明了的語言來解讀經典,讓經典復活,讓學生樂于接受。 師: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一個地方連續(xù)要寫三次,對任何作家來說是個挑戰(zhàn),但有人就敢于接受這樣的挑戰(zhàn),赤壁,一個長江邊的小鎮(zhèn),連續(xù)三次出現(xiàn)在一位可愛的大作...
教學目標 1.學習重要的實詞和虛詞,感悟語言運用的妙處。 2.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品鑒技巧之美。 3.體會作者投身自然并從中尋找到精神慰藉,進而擺脫現(xiàn)世苦難的旨趣。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以蘇軾《自題金山畫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
教師:上虞豐惠中學劉建松 第一課時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朗誦一首最有名的中秋詞,抒發(fā)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那就是蘇軾的《水調歌頭》 (師生集體背誦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
目標引領 1、重點掌握“方”“卒”“將”“數(shù)”等詞的意義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實”“可以”“初一”等古今詞義的區(qū)別,整理“于”“乃”等文言虛詞的用法。 2、認識孫權的形象--他的正確決策是孫劉聯(lián)盟在赤壁之戰(zhàn)中擊敗曹操的決定性因素。認識魯肅、周瑜、諸葛亮在這次戰(zhàn)爭中的作用。...
《赤壁》的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3、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了解豪放派詞的特點。 2、體會作者寫景、狀物、敘事、抒情的寫作手法,理解詞中烘托和映襯手法的運用。 3、體會詞中流露的作者的豪邁之情與壯志難酬的感慨。 4、反復誦讀,從詞句入手,體會煉字煉句的妙處,提高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知識鏈接: 1?..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入夢”的思想情緒。 2、理解《赤壁懷古》一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3、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教材分析 重點難點 1怎樣正確理解《赤壁懷古》的思想內容? &...
【教學目標】 1、掌握有關蘇軾的文學常識;了解寫作背景;了解賦的相關知識。 2、學習本文生動形象、優(yōu)美的語言以及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觸發(fā)的情思和曠達樂觀的情懷;學習作者雖然身處逆境卻依然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 【課時安排】2課時 一、背景介紹 ...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作品“以文為賦”,駢散結合的形式特點,鑒賞品味課文精美的語言。 2.了解作者運用的主客問答這一賦體的傳統(tǒng)手法,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樂觀曠達的情懷,了解其宇宙觀?..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的相關文化常識。 2、了解“賦”體的特征,鑒賞音韻美和意境美,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理解作者豪放達觀的心態(tài),了解其宇宙觀、人生觀中辯證、達觀成分的積極意義,學習古人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掌握...
教學目標 1、對照注釋口頭翻譯課文,理解文意。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重點詞句。 3、理解詩詞的含義。 教學重點 學會詩詞的分析 教學難點 學會詩詞的分析 教學方法 1、課件教學。個人、小組學習。教師導學。 2、整體引導,個別點撥,學生自主、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蘇軾,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把握豪放派詞的特點。 2、思想目標 ...
一.說教材。 《赤壁賦》是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②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是古代山水游記類散文,不僅描繪自然風物,而且在景物的描述中傾注個人的情感和志趣,《赤壁賦》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結合的典范,學習本文,在準確把握文言現(xiàn)象疏通文意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對文章語...
一、案例的背景與主題 1、案例的背景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我校的一個省級課題,因此學校對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實踐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轉變教學方式,重新定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重新審視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形式,一直是我們教學中思?..
一、復習目標: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基本篇目中出現(xiàn)的通假字的含義。 3、掌握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 4、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二、重點:文言知識復習 三、難點: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理解作者對人生的態(tài)度。 四、復習步驟: 1、?..
扶溝縣高中語文組王笑天 知識目標:1、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2、掌握豪放詞的基本特點。 能力目標:初步學習一些鑒賞古典詩詞的方法。 情感目標: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的有關情況。 2、比較閱讀《念奴嬌赤壁懷古》《后赤壁賦》《赤壁之戰(zhàn)》。 3、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 2、了解作者運筆自然,文辭優(yōu)美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1、題解 (1)?..
一、 解題 赤壁,是個地名,赤壁這個地方為人們所熟知是因為三國時期在這里曾經發(fā)生過一場惡戰(zhàn),即赤壁之戰(zhàn),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作者杜牧對發(fā)生于幾百年前的赤壁之戰(zhàn)的評論,這首詩的題材是詠史詩。(詩歌的題材一般有送別詩如送杜少輔之任蜀州、邊塞詩、哲理詩、懷古詩、詠史詩等)詠史詩指借吟?..
赤壁 作者:杜牧朝代:唐體裁:七言絕句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一、作者介紹 杜牧,字牧之,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具有興邦濟世的抱負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后人稱為“小杜”。《赤壁》寫的?..
學習目標: 1、理解這首詞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2、了解豪放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3、背誦全詞。 學習過程: 一、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號,謚號文?..
教學目標: 1. 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了解豪放詞的特點。 2. 理解詞中虛實相濟,烘托映襯的寫作特點。 3. 掌握常用的鑒賞詩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赤壁戰(zhàn)場的雄奇景色來感受詞的意境,注意體會周瑜當年的雄姿在詞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授課教師】語文組林攀崚 【授課年級】高一9多媒體5教室 【授課時間】2011年5月26日(星期四)下午第3節(jié)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高中語文必修4》。章節(jié)及課題:語文必修4第二單元第5課第一課時《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教學目標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掌握一些基本文言句式。 2、了解文中蘇軾情感變化的過程。 3、體驗蘇軾如何在逆境困苦中運用理性思辯使自己走出悲情,從而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感悟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和積累有關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知識,學習文?..
【使用說明】 1.建議學生初讀課文之前認真閱讀預習案,了解蘇軾的相關資料。 2.本導學案分三課時進行,重點放在自主合作探究案的探討上。 3.注重以讀背為主的學習方式,采用問題式教學的手段引導學生思考,循序漸進。 【學習目標】 1、了解“賦”的特征,鑒賞本文的音韻美和意境美。 2?..
教學目標: ⒈體會蘇軾的宇宙觀和人生觀。 ⒉學習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點。 教學時數(shù):2 第一教時 明確目標: ⒈感知課文,積累字詞句; ⒉理清作者的情緒變化歷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解題 1.作者介紹 蘇軾――“渾涵光芒,雄視百代” 2.介?..
學習目標:&n...
濟寧高級區(qū)高級中學語文劉朋 知識目標: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詞的寫作背景。 能力目標:1、誦讀吟詠,感受詩詞恢宏開闊的意境。 2、學習品析,感受詞人壯志難酬的心懷。 情意目標: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豐富學生的情感...
教學目標 1.文“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2.分析本文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以及虛實結合的寫作方法,鑒賞文章的表達技巧。 重點難點 深入挖掘文章深層意義 教?..
《赤壁賦》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的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2、體驗蘇軾如何在逆境困苦中運用理性思辯使自己走出悲情,從而感受蘇軾樂觀曠達的情懷。 3、感悟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二、預習: 1、了解作者與“賦”的有關知識{見導學練p70} 2、注音: 舉酒屬(&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