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盛唐邊塞戰爭詩的特點以及鑒賞方法。 2、準確把握這四首詩的思想內容以及藝術風格。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1.李白《塞下曲》(其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1)賞析有誤的一項是(C) A.詩歌開頭兩句,抓住環境、氣候的特點,描寫邊塞生活的艱難困苦,為下文作了鋪墊,表現詩歌的主旨。 ...
粵教版選修一《唐詩宋詞元散曲選讀》6.邊塞戰爭詩四首教案:《從軍行(其一)》《塞下曲》《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薊中作》(粵教版選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邊塞詩的主要特點,學習邊塞詩中的景物描寫的方法,理解浪漫主義的風格。 2、學習鑒賞邊塞詩的一般方法。 3、學習邊塞詩描繪邊塞...
一、從軍行(其一) 1.作者簡介: 王昌齡(約698-757),字少伯,太原(今屬山西)人,一說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天寶元年(742)遷江寧(今江蘇南京)丞,后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故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其邊塞、閨怨詩轟動一時,有“七絕圣手”、“詩家夫?..
邊塞戰爭詩四首(二) 教學內容:〈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塞下曲〉 教學目標: 1、學習邊塞詩中的景物描寫的方法,理解浪漫主義的風格。 2、理解聯想和夸張的表達技巧。 3、學習邊塞詩中借用典故抒情言志的方法。 4、學習邊塞詩描繪邊塞風光和抒發戰場殺敵、保家衛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1、對這首請求法制觀念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A一、二兩句交代了時間、地點和節令特點。通過對嚴寒景物的描寫,反映邊塞軍旅生活的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