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品詞析句,領略詩情意境。 2、比較歸納,總結共同特點。 3、拓展延伸,積累詠月名句。 教學預備 布置預習: 1、總結這三首詠月詩在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 2、查找資料,收集一些詠月的名句,課堂上交流。 教學過程 模塊一:品詞析句,領略《十五夜望月》的詩境。 ...
張業飛 學習目標: 1、體味詩詞所表達的感情; 2、欣賞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及優美的意境; 3、背誦這兩首詩。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和想象訓練,賞析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自學交流: 一、 導入 1. 月亮,一直 是文人墨 客筆下一個永恒的話題,你知道哪些詠月的詩句或佳句?(生答略...
【學習目標】】 1、初步熟悉張九齡的生平事跡及其詩歌的主要特征。 2、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的意境。 3、了解本詩是如何緊扣“望”和“懷”來寫景抒情的。 【學習重點】 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意境。 【學習難點】 了解本詩是如何緊扣“望”和“懷”來寫景抒情的...
一、 了解作者 唐代王建,與當時的著名詩人張籍齊名,兩人創作詩歌的風格相似,并稱“張王樂府”,后人稱為“張籍王建體”。 二、讀出“望”之畫面美 八月十五的夜晚,詩人望月,望月到了哪些景象呢? 1、“白” 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年代】中唐 【作者】王建 【體裁】七言絕句 【出處】《全唐詩》 一、簡介作者及創作背景 王建,字仲初,許州人,唐代宗大歷十年?..
一. 知識積累。 盛唐詩歌就時間上來說,是指開元、天寶至大歷初年的詩歌。就詩歌特征來說,主要是指盛唐詩人所創作的具有昂揚雄渾、闊大恢弘的盛唐氣象的詩歌。所謂“聲律風骨兼備”是就這一時期的詩歌形式和內容而言的。 盛唐詩歌的風骨主要包括: ①詩人們能從觀察宇宙歷史的發展規律的高度對時代與人生進行...
教學目標: 1、感受初唐詩闊大雄渾、豪邁恢弘的藝術境界。 2、初步熟悉張九齡的生平事跡及其詩歌的主要特征。 3、了解本詩是如何緊扣“望”和“懷”來寫景抒情的。 教學重難點:緊扣“望”和“懷”來寫景抒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人說:“月亮是懸掛在?..
《十五夜望月》教案 一、學習目標 1培養獨立鑒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2培養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 3積累詠月的詩詞。 二、教學設計 1課前準備:利用書籍、報刊、網絡收集關于詠月的詩詞、佳句,謄寫在小卡片上。 2小組評析其它詠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張就齡的生平 2.注意詩中的用詞 3.理解詩歌的內容和境界...
《望月懷遠》閱讀課教案 課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主備人王思程 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教學目標 1.了解張就齡的生平 2.注意詩中的用詞 3.理解詩歌的內容和境界 重點教學詩歌的境?..
雄鷹 學習目標 1、培養獨立鑒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2、培養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 一、學生活動 1、課前準備:利用書籍、報刊、網絡收集關于詠月的詩詞、佳句,謄寫在小卡片上。 2、小組評析其它詠月的詩詞佳句。組長記錄有價值的賞析,綜合成?..
常州市翠竹中學 薛濤 學習目標 1培養獨立鑒賞詩詞的能力,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 2培養豐富的聯想、想象能力。 3積累詠月的詩詞。 一、學生活動 1課前準備:利用書籍、報刊、網絡收集關于詠月的詩詞、佳句,謄寫在小卡片上。 2小組評析其它詠月的詩詞佳句。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