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動感官,激趣導入 師:一走進你們班就發現了咱們班的孩子學習習慣特別好,都坐得端端正正,書本擺放整齊,各個精神抖擻。讓我沒有理由不喜歡你們。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你們欣賞一種聲音。(播放潮聲)聽出是什么聲音了嗎? 師:你聽得真仔細,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錢塘江觀潮。(板書...
教學目標 1.熟練朗讀課文,準確翻譯課文,掌握本文的重點文言詞語。 2.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 1.熟練朗讀課文,準確翻譯課文,掌握本文的重點文言詞語。 2.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 二、明確...
周密 教材分析 《觀潮》是一篇文質兼優的寫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過對農歷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江大潮雄奇壯麗,氣勢非凡,景觀的描繪,抒發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增長見識,學習作者的觀察及表達方法,受到語文能力的訓練,還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壯美河山...
教案背景:《觀潮》一課寫了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后的景象,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作者觀察用心,敘述有序,從聲音、氣勢、形態幾方面直接描繪了大潮的奇特,又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表現了大潮的奇特,使人由衷地感到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本文的教學?..
【課題】《觀潮》 【課型】新授課 【教材分析】 寫了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文章以精煉的筆墨,分四段寫了海潮的壯觀景象,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弄潮健兒和觀潮人群,描寫的重點又在水軍和健兒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觀潮者之眾,都襯托了重點描寫的場面,寫得十分生動形象。 【教學?..
28、《觀潮》(第一課時) 一、學習內容 1、讀準生字字音,掌握“方、倏爾、文、江干”等常用詞的意思,疏通文意。 2、整體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結構。 二、課前自學 1、資料助讀 杭州在南宋時稱臨安,是國都。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八月?..
班級姓?..
授課人 趙文學 班級 八(3) 課時安排 2課時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記重點字詞;2、結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 3、熟讀課文,準確地翻譯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朗讀正確的翻譯本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釋題,教師朗誦課文。 目的: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同時創設情境,激情入境,讓作品感染學生,訓練聽、思、說能力。教學手段:用音樂伴朗誦。 用談話法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到過江邊嗎?你們可知道,大江大海不僅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有波濤洶涌的時候,還有由?..
黃梅縣晉梅中學龔小勇 一[教材把握] 1課文解讀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長四百多公里,流經杭州,在杭州灣入海,由于江口呈喇叭狀,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錢塘潮這一自然奇觀,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觀潮也成了古今盛?..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課型:自讀設計:審核:主審核: 學習目標:1、學習本文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2、學習結構得當,語言精練的特點。 學習重點:感知雄奇的自然景觀,體會正...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課型:自讀設計:李賀平審核:主審核: 學習目標:1、了解相關文學常識及寫作背景。 2、了解有關錢塘江大潮的成因等知識。 3、背誦課文,掌握重點字詞的解釋和重點句的翻譯。 ...
探究目標: 〖知識方面〗 1、記重點字詞; 2、結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 3、熟讀課文,準確地翻譯課文。 〖情感態度方面〗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豪情,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準確認讀文中生詞、把握結構安排及各種修辭手法。 2學習寫景與敘事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 布置預習,輔導。 問答法、討論法、誦讀法。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2從民俗風情感受傳統文化美的一面。 教學重點 ...
課目 觀潮周密 課型 單一型:新授課 課時 2課時 教學 目標 1、 掌握常用常用文言詞語,了解文章內容。 2、體會文中自然美與風俗民情美相融合的特點。 ...
電子教案(首頁) 年級:八年級科目:授課教師:授課時間:日期 教學 內容 觀潮 教 學 目 標 1.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
[教學目標] 1、了解錢塘江潮雄偉壯觀的景象,激起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讀賞析,感受文章自然美與人文美相結合的特點。 3、研讀體會本文精練生動的語言。 [教學過程]&...
《觀潮》教案 設計人李景 教學目標:1、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文的內容。 2、掌握重點字句,積累文言詞匯 3、反復誦讀,深入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和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目標3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分析: ...
《觀潮》教學實錄與評析 [作者: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第一小學王林琳] 一、教學設計說明?..
備課組 初三 學科 語文 執筆 范國偉 課題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 方面 1、 記重點字詞; 2、 結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 3、熟讀課文,準確地翻譯課文。 情感 態度 方面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豪情,培養學生...
第一課時: 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
知識目標:1、識記重點字詞;2、熟讀課文,準確地翻譯課文。 能力目標:通過朗讀正確的翻譯本文內容,體會本文的創作特點,體會作者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豪情,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重點難點:能力目標 策略與方法:討論式、啟發式、分析 教學媒?..
悅華 [課題]觀潮 [教案設計及授課教師]榮成市第三十六中學張月華 [教材]人教版初中語文第三冊第114頁至117頁 [教學設計意圖] 本設計力求跳出傳統的講讀法這一思維定勢,突出朗讀技巧功效,將點撥教學、情境教學與朗讀教學相結合,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
牛德源 [教學目的] 1. 讀懂讀通文章,積累一些文言詞句。 2. 整體把握文章,學習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 3. 品讀賞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學重點] 目標① [教學難點] 作者映襯手法天衣無縫的運用。 [教學時?..
陳恩科 一、課文悟讀 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可錢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海回趟娘家,她回來時,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為快。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
肖保全 從1999年開始,教育部在廣東省進行高考“3+X”試點工作,在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而到了1999年年底,北京、上海等省市又宣布2000年普通高校增加春季招生考試。教育部“3+X”試點工作和部分省市“兩考兩招”工作無疑是高考制度的重大改革,廣大考生及其家長對此非常關注,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的疑慮:高考?..
執教: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第一小學王林琳 評析:上海師范大學教科所吳忠豪 教學設計說明 教學實錄與評析 執教教師簡介 一、教學設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