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大道之行也》導案(教師版) ●學習目的: 1、熟讀成誦,把握字詞。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聯系生活,理解提升。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
設計人:李新學科組長簽字:教改主任簽字: 【學習目標】 1.掌握相關文言詞,翻譯并背誦課文。 ?..
設計:田顯玉審閱:八年級語文備課組 【學習目標】⒈熟讀成誦,把握字詞。 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⒊聯系生活,理解提升。 【學習重點】 1、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熟讀成誦,把握字詞。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
一、學習內容 1、掌握文章的重點字詞。 2、掌握重點文言句的譯義。 3、理解文章所蘊含的思想。 二、課前自學 1、結合注釋和工具書,朗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解題并了解作者 《禮記》,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為西...
八年級上期末復習之課內文言文2 姓名班級...
課型:新授主備:陳勝審核:郭春華時間:2012.9.11 課時:2課時 &nb...
教者:湯池中學李憲章課型:新授時間:2012、9 親愛的同學,當你拿到講學稿時,你心中一定有很多疑惑吧?在這里遠方的朋友輕輕的告訴你----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待語文學習要充分的預習,而我們的講學稿就能引領你逐步...
課時:第二課時 執筆:審核:時間; 【學習目標】 在分析課文結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學習重點】 分析課文結構,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
【學習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和文學常識。 2.翻譯疏通課文,整體感知。 3.背誦并默寫全文。 【學習重點】 對照注釋或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感知文意。反復朗讀,力求背誦。 【學習難點】 初步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反復朗讀,借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理清課文層次。 2、 領會本文的豐富內涵,理解“天下為公”。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讀懂全文大意,積累詞語。 2、 難點:抓住“天下為公”,領會全文內涵。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和步驟: 一、導入(4分?..
《大道之行也》教學設計及反思 年級 八年級(上) 學科 語文 教者 顏冬梅 課題 大道之行也 課型 問題生成 解決展示課 教 學 要 求 學生學習要求 1. 要求學生課前預習; 2. 要求學生課前讀書不少于10遍; 3. 學生自學并要求小組合作學習; 4. 閱讀中產生問題;...
《大道之行也》一、預習檢測: 1、正字音 選賢與能()睦()鰥()惡() 矜(原讀jīn,在文中讀)幼有所長()男有分&nb...
大道之行也 教學目標 ①翻譯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②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導入《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們來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全文 4、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讀得快。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整體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2...
大道之行也 教學目標 1.翻譯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2.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講授“大道”“大同”兩個概念 2.指導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述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
《桃花源記》(9.21-23) 學習目標 1、 背誦全文。 2、 積累一些文言詞語,了解文言詞語的古今異義現象。 3、 初步學會利用注解來讀懂文言語句的意思。 4、 了解作者理想中的社會和“世外桃源”的真切含義。 5、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現出來的對當時社會的不滿情緒以及他的局限性。 課前?..
教學目標: 1、抓住“天下為公”這個關鍵詞理清課文的層次, 2、理解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教學重點、難點: 1、 積累文言詞語。 2、 進一步鞏固文言文的翻譯。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美好的生活誰都想過,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有關于人?..
《大道之行也》教案 教學目標 1、結合注釋,正確疏通和理解文意。 2、理解大同社會是怎么樣的社會。 3、比較大同社會與陶淵明的世外桃園,更深掌握大同社會的性質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同學們,之前我們學習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里的人民生活怎么樣?(幸福)。“黃發垂?..
大道之行也 教學目標:①培養學生積累文言字詞的能力。 ②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詞,熟練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
24、大道之行也《禮記》 四川省成都崇州市懷遠中學王彬 教學目的: 1、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整體感知文意...
一、文體常識 本文選自《禮記》!抖Y記》:儒家經典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zuǎn)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托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二、課文導讀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有關于人類美好?..
《大道之行也》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字詞和語法; 2、正確翻譯全文,背誦并默寫全文; 3、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并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二、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在反復的朗...
教學目標: (1)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默全文.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對于學生閱讀古代詩文和淺顯的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它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
單元提要: 本單元為文言文單元,文章從體裁上看,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也有詩歌,詩歌又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文章或表達對美好社會生活的的向往之情,或表現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藝,或抒發自己清白、高潔的情懷,或鞭撻戰亂的禍害。本單元就是在誦讀、理解、背誦淺易文言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累一些常...
大道之行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過程與方法 1.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
二十四《大道之行也》 一、知識與能力: 1、 理解古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理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2、自學翻譯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語。 二、過程與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
【教學設計】 〔創意說明〕孔子的大同社會是 中國最早的理想社會,之后“天下為公”就成為歷代中國人追求的最高治國標準。認識了解孔子“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相當一次“尋根”,所以本課的教學就立足于“大同”二字,和學生一道從不同角度來認識這種理想的社會。從教學的思路來說,...
《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3 作者:劉彥亮文章來源:網絡點擊數:更新時間:2017-09-27 大道之行也●學習目的:1、熟讀成誦,把握字詞。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3、聯系生活,理解提升!駥W習時間:一課時●學...
城區中學組1號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二)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一些重要的詞語。 2.了解先賢圣哲關于人類社會的偉大構想,把握“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 3.背誦并默寫全文。 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提高朗讀和背誦能力,力求讀得好,誦得快。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脈絡,盡快形成背誦思路,提高誦讀能力。 3.聯系實...
作者:不詳 語言運用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大道之行-- (2)選賢與能-- (3)講信修睦-- (4)不獨親其親-- (5)使老有所終-- (6)男有分,女有歸-- (7)不必藏于己-- (8)謀閉而不興-- (9)外戶而不閉 (1...
段爾豪 教學目標 ①翻譯并背誦課文,掌握相關文言詞 ②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 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的畫卷。今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