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其一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摧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重慶巴蜀中學《秋興其一》教學設計(肖培東) 這首詩較沉重,是杜甫晚年代表作,七律的高峰。表象和內涵結合來教可能較好。杜甫...
【教學目標】 1、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點 2、賞析作品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品味作品中的意象特點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方法】 ...
杜甫詩三首教案 〖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 提前一周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這三首詩 第一課時 秋興八首(其一)xīng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xì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
原文: 《秋興八首》(其一) 作者: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尊敬的各位評委,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杜甫詩三首》之《秋興八首(其一)》。下面我將從以...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杰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學會把握詩歌中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 學會抓住意象解讀古詩的技巧。 過程與方法: 3、學會如何賞析一首古詩。 4、賞析情景交融?..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王寶杰 拓展閱讀(可當作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或自習輔導內容,視教學時間靈活處理) 一、學習目的導入: 為了提高同學們鑒賞古詩的能力,拓展大家的閱讀視野,積累高考古詩鑒賞題的經驗和基礎,我們趁熱打鐵,再?..
《秋興八首(其一)》教案 【教學目標】 1、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nb...
6杜甫詩三首 秋興八首(其一) [學習目標導航] 學習提示 1、知識目標:了解律詩的有關知識。 2、能力目標:鑒賞本詩情景交融的寫法。 3、情感目標:體味詩人抒寫因戰亂而長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長安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運危迫的擔憂的情感。 精讀課要解決四個問題:詩中寫了什么,怎?..
湖南省省示范性中學隆回二中 羅志輝 教學目標 1.賞析品味作品觸景感懷、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領會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難點 把握詩歌意象...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上節課。……走進1200多年前的那個秋天,去感受一下詩人在長江畔日千萬思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鑒賞一下《秋興八首》其一。(板書課題) 師:注意這節課是鑒賞課,所以你們是主人,所以希望大家踴躍發言,因為古人說“詩無達詁”。首先,請大家聽一下一位藝術家對?..
[寫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陜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于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秋興》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
【教學目標】 1、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
秋興八首(其一)教學實錄 績溪中學馮衛仁 上課 師:杜甫老人于775年離開成都草堂,乘舟順江東下,暫居夔州時寫下了許多詩篇,今天所學就是寫于這個時候,題目里“興”怎么讀? 生:讀第一聲 師:怎么這么肯定? 生:《詩經》表現手法里有一種“因物起興”。 師: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