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 2.能力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了解《氓》的情節和主題。 3.情感目標 通過理解內容,體會主人公的情感。 二、教學要點 通過誦讀,理解詩歌的敘事情節。 三、教學難點 掌握《詩經》的藝術特色、在課文基礎上更廣泛地了解《詩經》。 ...
知識與技能 1、關于《詩經》的基本文學常識,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拍 2、學習“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3、了解《詩經》開創現實主義傳統。 4、培養審美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注釋,初步讀懂詩句含義 2、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中的意境和獨具魅力的語言 情感與價值觀 了解古代人們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把握《詩經》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章法的節奏特點。 3.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能力目...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把握《詩經》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章法的節奏特點。 3.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能力目...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有關《詩經》的基本知識。 2、誦讀詩歌,體會詩歌蘊涵的美的情感、美的意境。 2、揣摩體會詩歌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 把握詩歌誦讀要領,誦讀背誦詩歌。 2、 感悟詩歌感情,揣摩詩歌語言,學會鑒賞詩歌。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詩經》的基本常識,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 2.能夠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拍。 3.學習《氓》,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結合注釋,能初步讀懂詩作的能力。 2.背誦課文。培養和提高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德育目標 1.?..
教學目的: 1、 學習《詩經》的常識。 2、 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3、 了解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及其藝術效果。 4、 了解四言詩、騷體詩、五言詩的節奏。 教學重點: 1、 反復吟詠,體會感情。 2、 了解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和重章疊唱的特點。 3、 把握《氓》的情節和?..
14.《詩經》兩首 教學目標: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2、誦讀課文,理清課文敘事線索,體會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1、能夠準確地誦?..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詩經》的知識(地位、內容、手法)。 2、掌握常用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學習詩歌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和生動形象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4。培養閱讀欣賞我國古代詩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了解《氓》中賦、比、興的手法,《采薇》中的重章疊唱的手?..
課題 《詩經》兩首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四課時 授課 喻安君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把握《詩經》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章法的節奏特點。 3.反復朗讀,直至成誦。 過程與方法目標 4.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
《詩經》兩首(氓采薇)教案 教學目的: 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詩經》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的特點。 了解它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教學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氓》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有關《詩經》的知識(地位、內容、手法、節奏) 2、掌握常用文言實詞...
教學目標: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2、誦讀課文,理清課文敘事線索,體會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1、能夠準確地誦讀本詩,通過閱讀注釋來自己翻譯課文,并注意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
一、導入 二、明確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詩經》有關的文化文學常識。 2.掌握《詩經》兩首涉及到的文言現象。 3.能把握古詩節奏、韻律、感情,恰到好處的朗誦古代詩歌。 4.能熟練背誦、正確默寫這兩首詩歌。 方法與過程目標: 1.體會賦比興手法及其在詩中的運用。 2....
【教學目標】 1、了解兩首詩歌反映的古代社會生活及思想情感; 2、了解《詩經》概況、代表作及其賦比興的手法及其藝術效果; 3、背誦課文,默寫名句; 4、了解四言詩的節奏和押韻。 【教學重點】介紹有關《詩經》的文學常識;背誦課文,默寫名句。 【教學難點】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詩經》的文學價值,認識其表現形式,培養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運用朗讀教學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吸收有益的成份。 教學重、難點: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教學過程: ...
《詩經》兩首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的基本常識,培養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詩作的能力。 2、通過反復誦讀,學習《靜女》重章疊句的表現手法;學習《氓》作為敘事詩的特點和對比手法的使用,體會詩歌中細節描寫的作用,背誦這兩首詩。 3、理解文中主人公的?..
《詩經》兩首 教學目標: 1、學習《詩經》的有關常識,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 2、誦讀課文,理清課文敘事線索,體會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1、能夠準確地誦讀本詩,通過閱讀注釋來自己翻譯課文,并注意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2、理清詩歌的敘事...
《詩經》兩首 《靜女》 一、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四言詩的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和章法節奏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結合注釋,能初步讀懂詩作的能力。背誦課文,培養和提高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積極向上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自主學習 學生結?..
.《詩經》兩首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了解《詩經》的有關文學常識,掌握重章疊句的形式特點以及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 ⑵通過學習《靜女》和《氓》,進而了解“國風”的寫作內容,體會民間的歌謠的特色;了解衛、邶兩地不同的文化背景,體味獨特的文化內容。 2.能力目標: ...
小黛 第一課時 一、 《詩經》兩首教學目標 1. 了解《詩經》有關常識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 把握《詩經》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和重章疊句、反復詠嘆的形式特點; 3. 領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藝術技巧 二、 《詩經》兩首教學重點 1. 掌握重章疊句的形式...
從容說課 《關雎》和《蒹葭》選自《詩經》。《關雎》寫一男子對女子的思念和追求過程。寫求之不得的焦慮和求而得之的喜悅!遁筝纭穼懸晃粦僬咴谏钋锏那宄,在蒹蒼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復,神魂顛倒,心焦地尋求他思念的戀人。兩首同為愛情詩,都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
李新明 教學目的:1、了解《詩經》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了解古代詩歌的特點:重章復唱。 3、體會兩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 教學重點:賦、比、興手法的理解。 教學難點:重章復唱手法的作用。 教學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