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曾在若耶溪浣紗,由此流傳下來一個詞牌--浣溪沙,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詞人晏殊的詞--《浣溪沙》 二、詞人介紹 晏殊(991-1055),北宋詞人。一生顯貴,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情致,語言婉麗。歐陽修,范仲淹皆出于其門下。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 三、朗讀 1....
&...
教學目標 1、對照注釋口頭翻譯課文,理解文意。 2、積累文言詞匯,掌握重點詞句。 3、理解詩詞的含義。 教學重點 學會詩詞的分析 教學難點 學會詩詞的分析 教學方法 1、課件教學。個人、小組學習。教師導學。 2、整體引導,個別點撥,學生自主、合...
教學目標 1、了解蘇軾有關的文學常識。 2、反復朗誦,品味用詞的凝煉,理解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養成以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變故和挫折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即景抒懷的寫作手法。 2、體會詞中所表現的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 誦讀法。反...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注釋 ① 選自《珠玉詞》,浣溪沙,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紗溪》。有平韻、仄韻兩體,均為雙調四十二字,后用...
《游山西村》 一、導入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南宋詩人陸游的名句,語出《游山 西村》。山西村到底是怎樣一番山重水復、柳暗花明呢?現在我們一同走進山西 村。 二、作者簡介 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
教學目標:1.簡單了解王維。 2.講析詩歌,清楚詩歌中的“征蓬”這個意象,能賞析頸聯。 3.背誦詩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派,影響了后來的文人墨客,特別是唐朝的幾位詩人,王維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王維的一首邊塞...
《浣溪沙》 [教學目標] 1、了解詞人晏殊的生平; 2、領會并賞析這兩首詞,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重點] 1、領略詞的意境,體會詞人的感情。 2、準確背誦這兩首詞。 [課時安排]一課時 ...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詩意 ●理解詞人情感主線。背誦全詞 2、過程與方法: ●理清借景抒發人生哲理層次,體味描寫的精妙 &n...
浣溪沙 教學目標:1.通過想像畫面感受意境. 2.體會詞中蘊含的人生感悟. 3.背誦全詞. 教學工具:1.課文錄音帶.2.<<春江花月夜>>古曲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全班齊背<<記承天寺夜游>>后提問:1.作者是誰?2.指名一個同學介紹作者?課文體裁3.作者游承天寺的...
指導閱讀《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一體化教學案教師版 教學設想: 《唐詩宋詞選讀》第七專題是“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詞”。該專題有6首,4首教學篇目,2首學生自學或老師選教篇目。本課要學的一篇是教學篇。學習過程中主要解決三大問題:1、讀懂,理解字詞句子;2、理解詞的情感思想;3、領悟表?..
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借助注釋學文言 ↘內容簡析及教學提示 經過兩年的中學語文學習,學生已經學習了相當數量的文言文,積累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結合課文注解進行閱讀,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動。九年級學生應該具有基本獨立的閱讀欣賞能力,能夠在?..
教學目標: 1、 通過想象畫面感受詞的意境。 2、 體會詞中蘊含的人生感悟。 3、 背誦全詞。 教學設想: 通過朗讀、想象把無形的意境轉化為有形的畫面,以此來品味詞的妙處;借用多媒體手段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積極鼓勵學生互助學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設備、蘇軾圖片、古曲。 課時...
第二課時 一、 檢查背誦。 二、賞析《浣溪沙》 1、作者 李璟,史稱南唐中主,他即位之初,國勢尚且興旺,但隨著北周的興起,南唐受到強鄰的威脅,國勢日下。南唐保大(李璟年號)十四、十五年,周世宗兩次親征南唐,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號,稱國主。此時的南唐,已經內外交困...
詩詞五首 教學目標 1. 誦讀詩詞,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詩意. 2. 知人論世,指導學生查找資料,了解相關背景. 3. 感悟名句,領會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這課的五首詩詞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意境引人入勝.有令人震撼的場面描繪,有稍縱即逝的感...
24、《詩詞五首》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 1、 了解古代詩詞名家及其代表作。2、誦讀本文的五篇詩詞。3、理解古詩詞的優美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 過程與方法 1、 介紹詩詞的寫作背景,即作者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以便學生能夠準確、快速地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義。 2、 讓學...
拜靜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一、教學目標 ① 有感情的朗讀、體味詩歌的意境。②體味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關心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三、難點分析 ①指導學生進行詩歌朗讀訓練。 ②創作背景的介紹和詩歌?..
小鳥 學習《浣溪沙》 1、指名朗讀 2、作者簡介 --蘇軾,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蘇轍兄。嘉佑進士。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