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學作品閱讀答案
18【例題講析】
答案:指那些不注重過程之美,只追求結果的人(或指忽略了最大最長的一節,卻專門守侯那極小的最后一點的人。)
解析:對此題的解答可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文章首段,第一句給出如何理解“匆忙走路”。第3段作者借寫溪水流入大海來說理,抓住關鍵句:“這些長處都是顯現在它奔流當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個終點。”此句表明溪水在奔流入海之時表現出自己的長處,而不計較結果--終點,大海;“我們豈可忽略我們途程上的每一瞬!”一句是對“給匆忙走路的人”的提示語。文章第6段,借寫一顆星來說理,抓住末句“卻為什么沒有多少人于星體有所領悟呢?”至此概括出“匆忙走路的人”的意義:指那些不注重過程之美,只追求結果的人。二是根據上面的分析,抓住第8段這一過渡段給出的“一些人的特點 ”:忽略了最大最長的一節,卻專門守候那極小的最后的一個點,而這些人正是“匆忙走路的人“。
考點精練參考答案:
1、“以積累詞匯,積累知識,學習語言運用技巧為目的者。”
2、文字華麗之書,明哲保身者的生活技巧,投機鉆營者的權術。
3、金錢的交易。
4、共產主義
5、寧靜無言、靈秀含蓄、空靈超脫、韻致幽遠。
6、欣賞、品味
【例題講析】14.(4分)答案: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應該是國際上最好的文學作品,張家界則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風景。解析:此句在篇首,要理解其意需要讀懂全文。全文旨在盛贊張家界的美,它的美有獨特的氣韻,有著豐富的內涵。將劃線句準確解釋出,還需抓住關鍵詞“諾貝爾文學獎”指什么,張家界能夠“問鼎”諾貝爾文學獎言外之意是什么。張家界是一處自然風景,能“問鼎” 諾貝爾獎,當然是說它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了。
例題講析】仔細閱讀上下文,把握文脈的發展。含蓄句,在上下文中一定有揭示其內容的文句,順藤摸瓜,前后勾聯,不難找到答案。答案:18.(4分)
(1)站起來的黃河“像人一樣活了”,體現出自由生命的淋漓盡致的活力(或表現出“生命在毫無羈絆的狀態下的興奮和放縱”);
(2)經受壺口的考驗后,黃河從此便無法阻擋、一往無前(或“從此便沒有什么能擋住她的了,一瀉千里,奔流到海不復還”)。 每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其他題目答案:
答案:
1.不矛盾,因為以前是用眼看,“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這次用了心靈,感知到了蓮的靈魂。
2.現在創造的價值越多,將來值得回憶的內容越多,要創造現在充實的人生。
3(1)讀書使人心靈擺脫束縛,得到凈化,思想得到升華,產生美好的聯想與想象。
(2)一個人沉浸在所喜愛的書中,心靈會便得寧靜而安詳,就會置外界的一切于不顧,專心地欣賞書的世界。
【例題解析】
答案:冷卻劑、蒸汽和水、海水。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只要到仔細閱讀就不難回答。
【例題解析】
答案:①當時的理論;②當時對具體作品的評析。本題考查篩選文中重要信息,并進行概括的能力。首先確定重要的語句為最后一句話,重要的詞語為“當時人所信奉的理論”,“對具體作品的褒貶好惡”,這樣,只要對重要詞語稍加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①有村居生活,②簡單技術達到相當進步水平。
2.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新穎性而有價值的、非傳統的、具有高度機動性和堅持性,而且能夠清楚地勾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
3、(1)抓住“衰老”、“虛弱”、“瘦小”、“散亂蒼白的頭發”等來描寫。
(2)①為能給年邁的母親以愛而欣慰。②為“我”過去對母親缺乏關愛而感到慚愧。
③回憶母親“抱”我的情景,重新感受人間的摯愛和親情。
【例題講析】
21(6分)
(1)無論是傳統舊式宅院,還是現代的高樓大廈都有它們的長處和短處。
(2)歷史是發展進步的,但在進步的同時也會留下不少遺憾。
①辨證的態度②時代的眼光③深刻的反思
解析:舊式宅院的破壁殘階上雖是一種天高皇帝遠的自由和活潑,但仍給人三綱五常的感覺;現代建筑是歷史的進步,也適應了現代人的需要,但人們因此少了許多真趣,可見無論是舊式宅院,還是現代建筑都有它們的長處和短處。
分析把握全文內容,可以看出最后一句話是作者觀點的形象概括,它表明歷史在進步的同時也會留下不少遺憾。作者站在時代的立場辯證分析古今建筑的發展,這一觀點體現了作者對建筑進步的深刻思考。
答案:
1.⑤④②③① 2.A 3、B C
4、林則徐在經歷了虎門銷煙的人生亮點之后,在被革職流放的極端逆境中,在個人命運遭遇空前苦難和厄運時,依然堅守慎獨,其人格和靈魂中依舊保持著固有的那份偉大與高貴,而正是這種精神,引起了作者的震撼和感動,這種感受是作者在虎門不曾有過的。
第六課時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是現代文閱讀在思想內容方面的重點內容。分析是就概括的內容條分縷析,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有幾層意思;而歸納是就具體的現象加以概括、抽象,得出幾條內容、幾點認識。近幾年高考試題多采用選擇題型,分析、判斷正確體現中心思想的語句,或采用簡答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簡煉地歸納出中心意思,答題時,字數的要求也是必須注意的。
【例題講析】
19.答案:(1)父親永遠拿一個笑臉給我。(2)親人們都活著。
(3)祖國把幸福還給人民。每答出一個要點或相似表述給1分,全答對給4分。
做這道題可以先確定做題區間,依原文“我活著的勇氣,一半從理想里提取,一半卻從人情里得到。而理想和人情是我夢的弼輔。說到這里……”可知答案在其后。然后依問點去找相關內容。文中說“然而勝利來了……”可知作者的理想是希望祖國把幸福還給人民。前面寫父親、姐姐是回答在“人情”上的“夢”,抓住些關鍵詞便可做出。
答案:
1.B 2. B
3.指的是李白和杜甫兩位唐代詩人。他們各自不同的創作風格有三:他們分別代表不同的流派:一個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一個是現實主義的代表;他們的語言風格不同:一是清新飄逸,一是沉郁頓挫;他們作品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前者多寫“憂國憂民”的題材,后者多寫“寄情山水”之作;他們擅長的體例也不同:一是善寫歌行,一是善寫律詩。
4.唐詩的“朦朧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形式美;二是字面美;三是意境美;四是內容美;五是語言美。
5.想到的詩人及詩句:王維《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岑參《白雪夜送武判官歸京》“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王昌齡《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張繼《楓橋夜泊》“孤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學生只要是答出與文中所給語句相關的詩人及詩句即可酌情給分。原則上是一句詩或一個詩人才給1分。
6.B、D
【例題講析】
1、可根據題干要求,在文中找出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即倒數第三段的最后一句。從中可以知道纖夫精神的內涵是“充滿陽剛之氣,能夠承擔一切苦難與重負。
2、實際上作者發出這樣的疑問,是為了引人深思,答案肯定是長江正在為誰而洶涌、咆哮、流淌,那究竟為誰呢?根據作者對纖夫的認識和評價可歸納出以下答案:它為人們欣賞虛假,欣賞缺鈣的“美”的病態審美觀而憂慮,它更為纖夫精神的回歸而吶喊著。
答案:1.文中“封建制度”指的是我國古代的分封制度,與“封建制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2.歸有光的散文采用了小說的某些寫法,沾上了明代小說為主潮這一時代潮流的邊兒。
3、 BE
第八課時 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把握文章的前提下,根據閱讀材料.進行合理的推斷和想像。這種推斷和想像,不是憑空進行的,而是有理有據的。
【例題講析】
1、推斷想像是要有一定根據的,我們可以圍繞“色彩”一詞,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第②段中的“各種不同顏色的彩沙混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無法形容的色彩”,第⑤段中的“霓虹七彩燈光”,以這兩句話作為場景中色彩想像的依據,再抓住第⑦段中“開始懂得去感受遺憾美”,使場景的感情基調與文意相符。可組織答案為:雖說它沒有一幅完整沙畫的那種流暢,但每粒沙都在竭力釋放出自己的光亮,仿佛在張開彩色的翅膀,飛翔在沒有喝彩的天空里,姿態卻宛如萬千人觀賞一樣莊重。(答案不求統一,意思對即可。)
2、答案:會有這些體驗,因為第⑦段中的“她在我心中,即使是永遠的遺憾,也有甜美的記憶和幸福的期盼,值得一輩子的感動!”以及第⑧段“當時光如流沙般溜過你的指縫,你能否抓得住幸福的瞬間?”這兩句話已經明確表明了作者對歷史、對未來的幸福體驗。(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B
2.B(自然主義原指著重描寫現實生活中個別現象和瑣碎細節,不能反映社會本質的傾向和方法,文中指真實而具體地描寫。但作者描寫事物總帶有主觀色彩,不可能純客觀地描寫)
3.(1)示例:松花江鋪開它寬闊厚實的潔白冰層,仿佛開放著它寬厚穩重的肩膀,將爬犁悄然而駛的瀟灑,汽車急切向前的追求,統統承擔起來,在一片銀白的世界中,父親般莊重嚴肅。
(2)這種發霉的慘狀,讓我忍不住心里一陣悸動,曾經的威武雄壯,曾經的轟轟烈烈,竟然以這樣一種比滄桑更悲慘的姿態,坍塌下來,展現在我眼前。(符合語境即可)
【例題講析】
采用擬人的藝術手法形象地說明統治者歲追求的只是王權,因而不可能為藝術家們提供廣闊的舞臺空間。與下文的“九州畫風黯然”、“陽關,再也難以享用這溫馨的詩句”、文人多成了“謫官逐臣”、“陽關坍弛了”等內容相照應。
【例題講析】
本文主要不是寫傅聰的演奏技巧如何高超,而是寫傅聰作為世界頂尖極鋼琴家所具有的內在精神氣質以及形成這種精神氣質的人生歷程。寫“腳”,就是突出傅雷教育兒子達到這一境界所走過的歷程。
答案:
1.例①“它泛著美麗的綠色”“它還是幼芽的時候”;例②“你這幼小的堅強的嫩芽”“你迅速長成為一片嫩葉”。文中人稱的變換是為了更好地抒發對“一片樹葉”的感情。
2.AD
3.(1)突出時間的久遠;(2)前后照應,結構全文,表現對美好春天的渴望。、
4.BCE
答案:1.①優勢:a比較勤奮.b理論念得好;c非常會動手。②欠缺:a興趣比較窄;b膽子比較小;c有人不會動手。
2.①正確認識自己興趣窄,膽子小的欠缺;②用取長補短法彌補不足;③認真反省,做出修正。
3、堅守自己的人生信條,不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自己;踏實地工作,有耕耘,有收獲,切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浮躁。 (182.134.82.39)
試題下載地址1 試題下載地址2
相關試題:人教版 高三 總復習 高考知識點專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