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課內文言文閱讀訓練
《陳涉世家》閱讀訓練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①:度已失期 度 : ②為天下唱 唱:
③今或聞無罪 或: ④乃丹書帛曰 書:
2、下列各組中加點的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一男附書至
B.度已失期 關山度若飛
C.會天大雨,道不通 會賓客大宴
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又何間焉
3、下列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楚人憐之 B.吳廣以為然
C.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D.嘗與人傭耕
4、對第②段文字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的意思是:“或者認為死了,或者認為滅亡了”。
B.陳勝借扶蘇、項燕的名義,目的是利用他們的聲望來號召天下百姓起義。
C.“等死,死國可乎?”表現了陳勝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D.本段的內容是記敘了陳勝、吳廣起義前對形勢的分析。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和“以激怒其眾”中“以”字意思相同的是( )
A.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B.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C.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D.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6、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殺之以應陳涉”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祭以尉首 B.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戰
7、下列語句停頓劃分有誤的是( )
A.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B.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D.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8、下列加點字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肉食者鄙(卑鄙) 雖(即使)不能察,必以情
B.公將馳(追趕)之 犧牲玉帛,弗敢加(增加)也
C.輟耕之(的)壟上 為天下唱,宜多應(響應)者
D.功宜(應當)為王 王侯將相寧(難道)有種乎
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今亡亦死 B.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C.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10、下列各組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項燕為楚將,數有功 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
B.項燕為楚將 上使外將兵
C.或以為死 或異二者之為
D.宜多應者 誠宜開張圣聽
11、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扶蘇以數諫故”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B.以嚙人,無御之者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策之不以其道
12、下面各組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陳勝自立為將軍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B.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C.陳勝佐之,并殺兩尉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D.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 見漁人,乃大驚
13、下面句中加點的“故”與“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廣故數言欲亡 B.桓侯故使人問之
C.公問其故 D.彼竭我盈,故克之
14、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B.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
C.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D.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15、與“陳勝、吳廣乃謀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B.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C.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D.羲之之書晚乃善
16、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一男附書至 B、度已失期 關山度若飛
C、會天大雨,道不通 會賓客大宴 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又何間焉17下列加點的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 楚人憐之 B.吳廣以為然 C.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D. 嘗與人傭耕
18、對這段文字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或以為死,或以為亡”的意思是:“或者認為死了,或者認為滅亡了”。
B.陳勝借扶蘇、項燕的名義,目的是利用他們的聲望來號召天下百姓起義。
C.“等死,死國可乎?”表現了陳勝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D.本文段的內容是記敘了陳勝、吳廣起義前對形勢的分析。
19、選文陳勝所說的“鴻鵠之志”即是 ,陳勝、吳廣舉行起義的根本原因是 ,而起義的直接原因是 ,為此,陳勝、吳廣為起義做了 和 輿論準備。
20、翻譯下面兩個句子。(4分)
①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②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乙]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