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訓練(二)
一、閱讀《屈原列傳》完成1--13題
1.下列句中加點宇的讀音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①屈原屬草稿未定
②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B、①莫不欲求忠以自為
②而自令見放為
C、①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
②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D、①讒人間之,可謂窮也
②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博聞強志 志:記
B.嫻于辭令 嫻:熟練
C.爭寵而心害其能 害:害怕
D.平伐其功 伐:夸耀
3.下列句中加點的“見”字與“是以見放”中“見”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秦王坐章臺見相如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漁父見而問之曰
D,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嫻于辭令
②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B、①王怒而疏屈平
②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C、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②明智而忠信
D、①上稱帝嚳,下道齊桓
②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5.下列句子句式特點不同于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
A.莫不欲求忠以自為
B.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C.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D.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今義
(l)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
古義: 今義:
(2)顏色憔悴
古義: 今義:
(3)形容枯槁
古義: 今義:
(4)皆視屈原之從容辭令
古義: 今義:
7,下列句子中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 )
①“離騷”者,猶離憂也。 ②人窮則反本。 ③靡不畢見。 ④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⑤屈平既絀。 ⑥亡走趙,趙不內。 ⑦齊與楚從親。 ⑧厚幣委質事楚。 ⑨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⑩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A.①③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⑩ D.②⑤⑦⑧⑨
8.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奉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譯文:
閱讀“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完成9-13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聰:聰明
B,猶離憂也 離:通“罹”,遭遇
C,其文約,其辭徽 微:簡約
D.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滓:渣滓
10.對下列句中“其”和“以”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以事其君
②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③以刺世事
④以浮游塵埃之外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句中“此志”指代正確的一項是 ( )
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B.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
C.舉類邇而見義遠
D.濯淖污泥之中
12.翻譯下面的句子。
(1)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譯文:
(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譯文:
13.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因為當時朝廷邪惡不正的人危害公平無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憂愁深思,寫下了《離騷》。
B.屈原在楚王面前稱頌遠古的帝嚳,稱道近古的齊桓王,稱述中古的商湯、周武王目的是表現自己追慕古賢,志潔行廉。
C.屈原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這些都表現在《離騷》中,志潔行廉是“文約”、“辭微”的思想基礎。
D.屈原正道直行卻遭小人離間,處境困危,怨恨遂生,這是屈原寫《離騷》的內在原因。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題。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予也。羲之紡訥于言,人未之奇。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深為從伯敦、導所器重。時陳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進現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記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謝安未仕時亦居焉。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序以申其志。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新友命駕就現。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之往現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嘗至門生家,見篚幾滑凈,因書之,真萆相半。后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羲之書為世所重,皆此類也。每自稱:“我書比種繇,當抗行;比張芝草,猶當雇行也。”曾與人書云:“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時驃騎將軍王述少有名譽,與羲之齊名,而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述先為全稽,以母喪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詣。迷每聞角聲,謂羲之當侯己,輒灑掃而待之。
如此者累牟,而羲之竟不顧,述深以為恨。 (《晉書,王羲之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及長,辯贍 贍:豐富
B.裕亦目羲之與王承、王悅為王氏三少 目:看待
C.然聞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孫綽、李充等皆以文義冠世 冠:位居第一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①謝安未仕時亦居焉
②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B、①意甚悅,固求市之
②不敢與較,少年固強之
C、①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送耳。
②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D、①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
②吾嘗終日而思矣
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為”性格的一組是 ( )
①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②唯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③羲之雅好服食養性,不樂在京師 ④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⑤羲之甚輕之,由是情好不協 ⑥止一吊,遂不重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