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圣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圣誕節學生手抄報,歡迎借鑒!
圣誕節手抄報內容:圣誕節的由來
圣誕節(Christmas Day)這個名稱是“基督愷撒”的縮寫。中國除大陸地區外基本翻譯為“耶誕節”,是比較準確的翻譯。基督徒慶祝其信仰的耶穌基督誕生的慶祝日圣誕節”圣誕節的慶祝與基督教同時 產生,被推測始于西元1世紀。很長時間以來圣誕節的日期都是沒有確定的,因為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除了《新約》以外,沒有任何記載提到過耶穌;《新約》不知道日期,當然就沒有人知道確切日期了。
在西元后的頭三百年間,耶穌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西元3世紀以前的作家們想把圣誕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紀中期,基督教在羅馬合法化以后,西元354年羅馬主教指定儒略歷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現在的圣誕節日期跟西元紀年的創制是密不可分的。 西元紀年創制于西元5世紀,后來圣誕節這一天就按格里高利歷法,即西元紀年的“公歷”來確定了,而日歷按著假定日期把時間分為公元前(耶穌基督誕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縮寫,意思是“有了我們主--耶穌的年代”)。后來,雖然普遍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圣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圣誕節節期(Christma s Tide),各地教會可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
西方教會,包括羅馬天主教、英國圣公會和新教,確定的圣誕日是公歷的12月25日。東正教會確定的圣誕日是公歷1月7日(實際上是叫“主顯日”),這與東正教沒有接受格里高利歷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歷有關,因此把圣誕節在1900年到2099年的這一段時間內將延遲到1月7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也是東正教區,但圣誕節日期上遵循西歐習慣為12月25日,但復活節則遵從習慣。而最古老的基督教會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確定的是公歷1月6日,同時亞美尼亞教會更關注主顯節,而不是圣誕節。圣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世界上的非基督徒只是把圣誕節當作一個世俗的文化節日看待。
教會開始并無圣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后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里門倡議舉 行。而教會史載第一個圣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未明記耶穌生于何時,故各地圣誕節日期各異。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圣誕節。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這個詞的含義是指“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即為“基督的一次聚餐”。這個儀式源自《新約》的“最后的晚餐”。而“基督的彌撒(Christ's mass)”這個詞是希臘語和拉丁語的拼湊,因為Christ來自希臘語Χριστ??,意思本來只是指猶太人的“受膏者”,引申為救世主;而mass來自拉丁語missa,本意為散會(dismissal),引申為基督教會感恩聚會。所以有時又縮寫為“Xmas”。這可能 是因為 X 類似于希臘字母 Χ(Chi);Χ 是“基督”的希臘語 Χριστ??ì(Christos)中的首個字母。
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圣誕節的宗教色彩。荷蘭語名稱類似英語,稱作Kerstroeten。圣誕節西班牙語稱為Navidad(或Pascuas),葡萄牙語稱為Festas,波蘭語稱為Narodzenie,法語稱為Noel,意大利語稱為Natale,加泰羅尼亞語稱為Nadal,意思是“誕生”,更清晰地反映圣誕節的意思。與此相對,德語稱為Weihnachten,意思為“神圣的夜晚”。
圣誕節手抄報內容:圣誕老人的由來
關于圣誕老人的由來,說法最廣的就是主教尼古拉斯,家庭富有,父母親是非常熱心的天主教友,不幸早逝,尼古拉長大以后,便把豐富的財產,全部捐送給貧苦可憐的人,自己則出家修道,獻身教會,終生為社會服務。尼古拉后來作了神父,而且還升為主教。他一生當中,做了很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歡在暗中幫助窮人,圣誕老人是他后來的別號。東正教尊重尼古拉斯,視其為創造奇跡的人。
也有傳說是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于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與此同時,其子雷神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一場,最終戰勝寒冷。據異教傳說,圣誕老人為奧丁神后裔。
圣誕老人的來源要追溯到上世紀,他是不同傳說和神秘人型的結合體。
圣誕節手抄報內容:圣誕節吃什么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圣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圣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圣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于1620年。這種風俗盛于美國。當年歐洲人移民到美洲,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于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主菜。此后一直沿襲至今。而在當時吃火雞,是為了慶祝感恩節,由于感恩節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經非常接近圣誕節這個一年中的大節日。而圣誕節正是感恩耶穌降臨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火雞大餐便延伸到了圣誕節。在感恩節和圣誕節這兩個大日子,火雞更是傳統的食品。
澳大利亞人愛在平安夜里,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圣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圣誕節手抄報內容:圣誕節祝福語
1、孩子,我是圣誕老人,有一份圣誕大禮要送給你……不過,請問你家有煙囪么?
2、為了適應環保節省紙張,在圣誕節不要送我圣誕卡了,請直接在盡可能大的紙幣上寫你的祝詞就行了!
3、因為有了玫瑰,才有美麗的愛情;因為有蔚藍的天空,才有人類的夢想;因為有了你才讓我浪費一毛錢的信息費。圣誕快樂!
4、我以涮羊肉的溫暖、水煮魚的熱烈、白灼蝦的鮮美、拉條子的寬廣、發面餅的博大,把最真誠的祝福加在酒杯里,干杯,祝圣誕快樂!
5、嗨!你怎么還在這呢。。你知道你的重要性嗎?沒了你,誰拉著圣誕老公公去給大家送禮物啊!呵呵,圣誕快樂。
- 相關推薦
【圣誕節學生手抄報】相關文章:
2016小學生圣誕節手抄報06-05
2016圣誕節手抄報小學生06-07
小學生圣誕節手抄報圖片04-26
2016小學生圣誕節英語手抄報06-06
2016小學生圣誕節手抄報圖片06-08
2016小學生英語手抄報圣誕節06-08
圣誕節手抄報英文12-26
2021圣誕節手抄報12-24
圣誕節手抄報圖案06-07
圣誕節小學手抄報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