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游弋于海外回歸中國后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舍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愿望。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合。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后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臺,就讀于臺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后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臺后任師大、政大、臺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12年4月擔任澳門大學“住校作家”。
【鄉愁的現代詩歌作者】相關文章:
表達作者鄉愁的詩句11-05
鄉愁的現代詩歌07-02
《鄉愁》現代詩歌07-02
鄉愁現代詩歌12-27
鄉愁的現代詩歌欣賞07-20
永遠的鄉愁現代詩歌07-02
鄉愁經典的現代詩歌07-02
寫鄉愁的現代詩歌07-01
現代詩歌:鄉愁的詩歌10-31
鄉愁作者余光中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