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兵
教學目標:
1 . 在記敘中穿插細致的場面描寫
2 . 描寫生動
教材分析:
重點:目標1
難點:目標1
教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1)
我們現在寫記敘文,大多數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寫你身邊真實的事情。一些同學感到很順手,寫得具體生動,內容充實;而另一些同學卻覺得無話可說,寫得干巴乏味,空洞無物,有時甚至絞盡腦汁也湊不足 500 字。同樣是寫自己熟悉的題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呢?主要原因在于你是否認真觀察生活。如果你是有心人,能認真觀察事物,你的文章就寫得具體生動,否則,你作文時當然會滿腦子空空的,無從落筆。今后的幾次作文天我們大家就來一起研究一下如何認真觀察事物,從而把文章寫得具體些。今天先來解決場面描寫的問題。
二、起步準備 :(3)(齊讀)
現在我們寫的記事為主的記敘文其生動與否,關鍵取決于場面的描寫。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一會兒,英語早讀開始了。英語課代表胡珂在前面領讀。我偷偷瞥了張老師一眼,只見張老師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報前。他一走過去,全班同學一下都回過頭去,口里雖然仍舊在讀英語,那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心可像繃緊了弦,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要斷的!我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張老師的一舉一動上。過了好一會,他轉過身來,我們的頭“呼啦”一下子,又都轉了回來。讀書聲音也一下子“洪亮”起來了。我不禁為我們的動作如此整齊而感到好笑。張老師走到前面來,使勁盯著我們,像要從我們每個人的臉上找到什么答案。我急忙用書擋住了臉。過了一會兒,只見他慢慢走到門外,然后站定了。透過玻璃窗,看見他正皺著眉頭,像在苦苦思索著什么。再看看同學們,他們和我一樣,心緒驚疑不定,互相望著,不知是怎樣是好。
教師講解:
這是一篇叫《板報引起的風波》的文章的片斷。它具體描寫了早讀時同學們的驚疑不定和關注的心態及班主任的神情。如果把上面的描寫改成“大家心里都很緊張,密切注視張老師的一舉一動”就顯得無味了。
三、寫作指導 :(1)(講解)
場面描寫實際上就是事情發生過程中人物活動的畫面描寫,它可以包括環境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神態等各方面的細節描寫。要想寫得好,首先要平時留心觀察身邊的一切事物,積累寫作素材;同時,觀察時要細心,盡量不要有遺漏。
四、簡單練習 (15):
根據你平時測驗時的觀察,把下面一段話改成具體描寫的文段, 100 字左右。(書面做后交流)
……昨天測驗1-4冊古文,我幾次想拿書出來看,由于老師看得緊,都沒有成功,最后一次還是被老師發現了,我覺得很不好意思。 ( 重點是當時的環境及有關人物各種表現 )
五、提高訓練:(15)
選擇你生活中見過的一個鏡頭 ( 場面 ) 具體寫 ( 視情況可先草擬提綱再口述 ) 下來 : 如 :(1) 剛考完試后 (2) 試卷 ( 已批改分數的 ) 發下來后 (3) 打架 (4) 交通事故 (5) 上課 (6) 一場比賽
六、范文欣賞:(5)
一生朗讀,教師簡析
七、布置作業 :(1)
題目: 《這堂課真 ______ 》
要求:1. 500-600 字的記敘文 2.注意場面描寫
附: 范文欣賞:
記一場爭論
清晨,金色的霞光射進教室,投在那光潔的紅木桌面上,形成了一種透明的玫瑰紅;窗外,幾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麻雀無憂無慮地在枝頭賣弄著歌喉。這本應是一個讓人振奮的早晨,可我,卻無論如何也打不起精神來。昨天下午的那場“師長”懇談,就像一道冰冷的水泥墻,將我與這外界的一切隔絕開來,那哪里是一場“懇談”?分明是十四歲的我與父母、老師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啊 ...
昨天下午,我捧著那本好不容易才借到手的臺灣女詩人席慕容的《無怨的青春》,背著沉甸甸的大書包,興興沖沖的推開了家門。“我回來啦!”和往常一樣, 我引人注意地大呼了一聲。沒有人應聲。很快,我發現家中的氣氛不大對頭,“咦,怎么跟 上了戰場似的,這么濃的火藥味兒?”
客廳中人影一閃,接著,媽媽沉著臉出來了。“黃老師來了,快點。”她冷冷地拋過來一句話又嚴厲地盯了我一眼。我不禁打了個寒顫:今天這是怎么了?
我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走進了客廳,迎面正碰上黃老師的眼睛。于是一陣恐懼便襲上心頭。我只好勉強地笑了一笑,喊了一聲“黃老師”,連聲音都有幾分顫抖了。黃老師微笑著點了點了頭,同時又皺了皺眉,鼻孔里“嗯”了一聲。我的心又是一陣緊縮:我犯了什么錯了嗎?
“你手上拿的什么書?”媽媽劈頭蓋臉地問道,語氣中沒有一絲往日的溫柔。
緊緊繃起的心弦又“砰”地一震。哎呀,我竟然一直把書緊握在手里了。我怯怯地松開手,小心翼翼地露出小半頁封面,小聲答道:“席慕容的《無怨的青春》。”
“怎么?你現在就看這些書?”黃老師驚異地追問道,一臉不相信的神情。
這下糟了,她一定認為我是在看瓊瑤之類的小說了。我心中一陣慌亂。連連擺手解釋著:“不是,不是那種、那種的書,是,是一本詩集 ... ”越說越慌,
越慌就越說不清。這一回,黃老師臉上的疑云更重。媽媽早已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一下把書奪了過去,“哧”的一聲撕開了一頁,沒讀幾句,便鎖緊了眉頭。“這是什么詩,愛呀愛的,比瓊瑤的還壞!難怪成績越來越滑坡泥!”她“啪”的合上書,順手扔在了茶幾上,茶杯里滿滿一杯剛泡的茶,被甩過來的詩集一撞擊,“嘩啦”潑濺在書上,黃綠綠的一大灘。
“哎呀,這是人家的新書 ... ”我急得差點沒哭出來。要知道, 為了借到這本書,我不知求過人家多少次。
我傷心,媽媽更傷心,她氣得雙手直哆嗦,聲音也一下子變得嘶啞了:“不許拾!憑良心說,平時,你要什么參考書,十塊八塊的,媽媽哪一次含糊過?可你,你現在就迷上了這些書,什么愛情詩呀、朦朧詩呀,這對你學習究竟有沒有什么好處?”說著說著,媽媽的眼睛竟泛出了亮晶晶的淚花。
“ 不是這樣的,媽!我不是迷上了什么愛情詩,真的, 我只是想學習寫詩的技巧!席慕容的詩的確很好,并不是完全寫愛情的!”我哭著申辯著,不顧一切地去搶那濕漉漉的書,拼命用袖擦著。不知何時,兩股咸咸的淚涌出眼眶,流到了我的嘴邊,臉上被淚水洗刷過的地方變得涼涼的。
黃老師也動了感情,她摘下那副霧蒙蒙的眼鏡,長嘆了聲:“唉,你們這一代孩子,太不懂得家長、老師的心了。我們這樣辛辛苦苦一輩子究竟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們。當學生,還是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那些旁門左道趁早別去管。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 ”
我抬眼望了望黃老師,望了望她那因過多的操勞而早白的雙鬢,一種異樣的滋味涌上了心頭,可不知道是哪兒來的一股勇氣,我還是禁不住喊出聲來:“黃老師,詩歌也是一種文學,不是旁門左道!我長大了,我想學些新東西!我想!”“啪!”媽媽給了我狠狠的一巴掌,我腦子里“嗡”地一聲,一下子麻木了。( 以上 場面描寫 )
后來怎樣,我似乎記不清了,只曉得大家都愣了許久,許久。也許有十分鐘,也許有半小時,反正后來黃老師臨走時將前天語文測驗的試卷塞給了我。 大人們便 又是一陣微嘆。我打開試卷,一個鮮紅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