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者知識,理解并積累生字詞。
2.理清文章寫作順序,深入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思想主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誦讀,賞析文章優美的語言,感悟作者對《我是祖國》這首歌曲的獨特體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我的祖國》”的藝術魅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語言的精練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教學難點]
理解《一條大河》如何使音樂在文字上也有了生動的感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錄音《我的祖國》。這首旋律優美、韻味濃厚的歌曲,曾經在一代人的心中掀起波瀾,引起人們心靈的震撼;今天,我們作為祖國新的一代,再來聽這首老歌,仍然能夠感受到它的美無所不在。現在,我們來走進另一個人的心靈,看看他對這首歌有什么獨特的情感?
二、作者簡介。
劉元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鴨綠江文學月刊社主編、社長。主要作品:小說集《人情》、散文集《西部生命》、《上帝廣場》、《表述空間》、《沒有初戀》;紀實文學集《黃河悲歌》;紀實長篇《中國鋼琴夢》、《鋼琴時代》等。
三、字、詞學習。
1、生字:鉚(mǎo) 偌(ruò )大 驀( mò )地
簡陋(lòu ) 浸淫(jìn yín )
2、生詞:
纏綿:婉轉動人。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
戛然:形容聲音突然終止。
蕩氣回腸:形容文章、樂曲等十分動人。
潸然:流淚的樣子。
四、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作者記敘了自己幾次聽“一條大河”?分別有什么感受?
五、再讀課文,體會情感,提煉主旨
1.第一次聽了“一條大河”給作者的影響深不深呢?從文章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2.作者聽了郎朗的演奏,對“一條大河”有了什么更深的感受?
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樸實、真摯的語言,記敘了在不同的時空聽到“一條大河”這首歌的真切感受,贊揚了《我的祖國》這首歌曲不朽的藝術魅力,抒發了對祖國的無比的熱愛、依戀之情。
六、品讀課文,體會語言之美
1.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試作分析。
2.找出描寫音樂的語句,說說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來寫的,寫出了音樂的什么特點。
3.小結:作者如何使音樂在文字上也有了生動的感覺?
①采用通感的手法,將音樂旋律轉化為某些動作、畫面等具體可感并與旋律相協調的視覺形象。②通過間接描寫,強調“效果”的辦法使讀者感受到音樂的動人力量。③以貼切、精確、生動的比喻傳達對音樂的感受。
七、總結
武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