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八年級 科目:語文 執筆:韓云生 審核:八年級語文備課組
課型:精讀課 課時:兩課時 時間:2012-12-26 班級 姓名
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通過閱讀理解作品的內容。 3、能根據課文具體內容說出紫藤蘿美麗之處。
學習重點:把握文章內容。
學習難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情感的變化。
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
1、作者簡介:季羨林,1911年-2009年,山東省清平縣(今臨清市)人。著名的語言學家、翻譯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入德國哥廷根大學潛心學習印度學。1941年榮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季老學識淵博,學富五年,精通六七種語言,致力于研究“東方學”,是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是當代中國的一位文化巨匠,深受世人的欽佩和敬仰。翻譯了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衍那》,還有許多散文作品,已結集的有《天竺心景》《朗潤集》和《季羨林散文集》。“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是季羨林先生一生人格的寫照。
2、寫作背景:文章寫于1992年,這一棵藤蘿毀于寫作時的“今年春天”,“十年浩劫”已經結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風勁吹,取得了偉大成就。但是,由于國民素質還需進一步提高,因而出現了“愚昧滅美”的現象。作者感到必須努力實行科教興國,迅速提高國民的思想文化和審美素質,于是,懷著重大的使命感寫下此文。
2、給加點字注音:
蜿蜒( ) 瀲滟( ) 猬集( ) 驀地( )
誅伐( ) 惆悵( ) 荊棘( ) 虬干( )
搖曳( ) 萬斛( ) 毛骨悚然( ) 愚氓( )
懦者( ) 蕭條( ) 惆悵( ) 浩劫( )
3、下列詞語中共有四個錯別字,找出來加以訂正:
魯殿靈光 口誅筆伐 和睦相處 林林總總 閑情逸志
相應成趣 精神抖擻 等閑視之 屈徑通幽 莫不關心
( )--( )、( )--( )、( )--( )、( )--( )
4、自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描寫的幽徑在哪里?
(2)作者說這條幽徑“其實是頗為不尋常的”,為什么?
(3)為什么在幽徑中“幾乎讓人不辨四時了”呢?
(4)夏季的幽徑有什么特別之處?
(5)為什么置身于幽徑中“決不會感到冬天的蕭索”?
(6)在幽徑中,作者“最留戀難忘”的是什么?
(7)哪些是描寫古藤蘿形、聲、色、香的句子?分別寫出來。
(8)為什么燕園中只剩下幽徑這一棵藤蘿了?
(9)為什么作者對這條他最愛的幽徑“真有點怕走了”?
(10)你認為幽徑悲劇到底是什么的悲劇呢?
二、合作探究。
1、文章中有三個過渡句,看誰找的又快又準?
2、根據這些過渡句,可以把文章分為三部分,請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3、文題為《幽徑悲劇》,為什么不直入文題,而先寫幽徑之美與藤蘿之美?
三、快樂發現:思考課后探究練習二。
學(教)后思
韓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