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記敘類文章的閱讀教學占大多數,如何在僅有的課堂時間內,把一篇記敘文閱讀教學處理好,我粗淺地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環節著手:
第一,粗讀課文,整體感知。這一環節,學生著力弄清楚三個問題:
寫什么--概括內容情節;
怎么寫--理清行文思路;
為什么寫--領會思想感情。
第二,細讀課文,揣摩結構。這一環節學生要用心關注三個關鍵點:
標題--理解標題的含義;
開頭與結尾--掌握其特點與作用;
過渡與照應--學會找語言標志。
第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這一環節,學生學習的重心在三個方面:
詞語--品味關鍵詞語的表現力;
句子--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以及句式、修辭上的特點和表達效果。
段落--能概括內容、歸納寫法、理解其與中心的關系。
第四,賞讀課文,反思體驗。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過頭來做三件事:
積累了什么知識--摘抄積累佳詞麗句。
鍛煉了什么能力--交流(書面、口頭)感受啟示;總結寫作技巧。
學習了什么方法--聯系自身生活體驗寫作文。
以上四各環節,從粗到細、由淺入深的為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提供了學法和思維方向,對學生正確的理解并很好的學習記敘類文章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這四個環節地環環相扣,對處理好記敘類問題的閱讀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