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材分析
《半張紙》是人教版《外國小說欣賞》第六單元自讀課文。本單元的教學話題是“結構”,
在前一課已經(jīng)學習了“延遲法”方式,本課讓學生體會作者“從事件的一點切入,從生活的橫斷面反映人生”的寫作方法。
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反復閱讀,體會“截取橫斷面”的結構方式。
2. 通過討論,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主題。
3. 培養(yǎng)學生面對生活中的困境,積極向上的品格。
三、 教學重難點
1. 對小說結構的把握。
2. 對主題思想的把握。
四、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五、 教具:多媒體
六、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 “半張紙”。
七、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一葉飄落而知秋,一葉勃發(fā)而見春”小小的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蘊
藏在有限中。在生活中,常有那么些我們很少留意的事物,通過它,我們卻能看到一些生活中彌足珍貴的東西。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這半張紙,來體會其中所蘊藏的內(nèi)容。
1.這半張紙有哪些特征?完成表格
色澤 “淡黃色有光澤”
大小 “小紙頭”“半張小紙”
字跡 “涂滿”“多種筆跡”
“易辨認”“草草”
內(nèi)容 “兩年間全部美麗的羅曼史”
(根據(jù)特征將設計最符合要求的半張紙貼于黑板)
2.半張紙上寫滿了名字、地點、號碼,作者通過這些展示了主人公兩年的全部羅曼史,請同學概述這個年輕的房客兩年的生活。
3.概括兩年人生軌跡特點。
4.體會“半張紙”內(nèi)涵。
鳥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