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 掌握重要的文言詞語、句式。
2、 提高誦讀文言文的能力,培養語感。
3、 體會認識作者的人生觀,提高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水平
教學重點難點
1、 掌握重要的文言詞語。
2、 領會王羲之在文中的哲學思考與人生認識。
教學方法
1、 誦讀法
2、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由王羲之的《蘭亭序帖卷》及其影響導入。
二、 介紹序的知識
三、 初步讀課文
1、 學生單讀課文一遍,注意字音和停頓等。
2、 師范讀。
四、 梳理文言知識
1、 重點實、虛詞。
“次”、“極”、“信”、“或”、“由”等。
2、 詞類活用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
一觴一詠:觴 喝酒
②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群賢畢至:賢 有才有德之人
少長咸集:少 少者; 長 長者
③數詞活用為動詞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一 把 ……看做一樣
④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齊彭殤為妄作:齊 把……看做相等
3、 翻譯句子,注意句式特點
① 介詞結構后置句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不能喻之與懷
亦將有感于斯文
② 省略句
引以(之)為流觴曲水
悟言(于)一室之內
五、 以學生讀為主,探究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1、 分別用文中一個字概括每部分作者流露的思想情感。
2、 第一部分作者為什么說“信可樂也”?
3、 第三段說“豈不痛哉”,找出寫“痛”的句子,并體會作者為什么“痛”?
4、 第四段作者又為什么感到“悲“?
六、小結全文
七、課堂練習
八、作業
背誦并默寫《蘭亭集序》全文。
附板書設計: 樂
情感思路 痛
悲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