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第一中學 王玉芝
【訓練目的】
1、了解記敘文的文體特點及寫作記敘文的基本要求。
2、了解記敘文選材和組材的方法。
【寫作指導】
一、什么是記敘文?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抒情等方式表現實際生活的一種文體。
二、記敘文分類
1、以寫人為主
2、以記事為主
3、以寫景或狀物為主
記敘文的寫作,首先要解決的是內容問題,即“寫什么”。無論是記人、敘事,還是寫景、狀物,作者都必須盡可能深地熟悉反映的對象,盡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如同一個產品制造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原材料的質量一樣,一篇記敘文寫作的成敗和好壞,也常常取決于作者在現實生活中對各種事物的觀察、體驗、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學生寫記敘文苦于找不到有意義的材料,其實“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滴水中也能映出太陽的光輝。如果我們用審美的眼光看生活,就能體味到平凡人物身上的人情美,普通事件中的哲理美。
三、下面,結合實例談談記敘文立意與選材的方法:
第一類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的那些能夠觸動人內心的片斷或故事。
第二類是取材于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
第三類取材是借物或借景抒情。
(一)第一類是來源于現實生活的那些能夠觸動人內心的片斷或故事。它們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淚下;有的心曠神怡,讓人留戀忘返;有的發人深思,啟人心智。
1、寫流淌著情感熱血的人和事。
“繁采寡情,味之必厭。”只有那些曾經感動過心靈的人和事,寫入文章才能作用于靈魂,才能感動讀者。寫人,可以是父母、師長、同學等;寫事,可以寫家庭、學校、社會等;寫物,可以是一絲白發、一方手帕、一片楓葉:都要把濃郁的情感色彩作為選材的重要標準。
如,寫少年海子在距家20余里的一所中學讀書,為了節省每趟8分的車票錢,每周都跑著回家。甚至為了不磨破鞋子,光著腳跑著回家。(《回家》)
“地凍天寒,娘老遠的看見,海子赤著雙腳,一雙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氣跑回來。娘愣住了。海子看著爹娘,怯生生的說:‘我沒有穿鞋,我是光著腳跑回來的。’娘猛的摟住了海子,緊緊地摟住,紅著眼睛流淚。爹卻轉身走出屋外,外面很冷,爹站在院子里一動不動。”
特寫鏡頭式的生活場景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在冰天雪地里,跳動著的熱氣騰騰的赤子之心。時間、空間、嚴寒、貧苦都不能阻隔海子對老家、慈母的思念和向往,裹一身嚴寒的海子,血管里奔流著親情的熱血。摟著海子流淚的母親,兀立寒風的父親,心中同樣翻騰著親情的波濤,其中卻有陣陣的劇痛和絲絲縷縷的辛酸掠過。
2、寫閃爍著人性光輝的人和事。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只要我們留心生活,就會發現生活里其實到處都有真善美,那些蘊含著憐憫、慈悲、仁愛、寬和、謙遜、奉獻、和善……美德的人和事,一旦經過藝術筆墨的點化,便閃爍著熠熠的人性光輝,文章也便隨之增色。
如,陜西考生寫的滿分作文《父親》的一個片斷:
一個鐘頭過后,聽到院外叮當的三輪聲我就知道父親已經回來,我趕忙打開外門,去迎接父親。打開外門一看,啊,父親好似練了氣功似的,頭上霧氣繚繞,汗珠子直往下掉。我遞上毛巾。父親接過抹了一把臉,顧不得休息,就拾掇起他的蔬菜了。父親拿過毛巾,一個個地擦拭他的西紅柿,他的黃瓜……擦拭后的蔬菜更加新鮮,我想,肯定能賣個好價錢。忽然,我對父親說:“在他們上面噴些水吧。這樣不但蔬菜新鮮,而且還能多賣好幾斤呢。”父親聽后勃然大怒:“我賣的是菜,不是水。”我說:“別人都是這么做的。”父親暴跳如雷:“混帳小子你凈從哪里學來些歪門斜道?我告訴你,我們姓李的決不做那昧良心的事!做人,就要講誠信,堂堂正正,對得起咱的良心。”由于父親的信用,他的生意總是很不錯的。
“我”勸父親往蔬菜上噴水。父親暴跳如雷:“混帳小子你凈從哪里學來些歪門邪道?我告訴你,我們姓李的決不做那昧良心的事!做人,就要講誠信,堂堂正正,對得起咱的良心。”簡短一句話,父親光明磊落,誠實忠厚的樸實品格得到充分的體現。
3、寫蘊含著深邃思想的人和事。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煉達即文章。”睿智的老人,每一絲皺紋里都有世事滄桑;平凡的故事,每一處片斷里都有深邃思想:用理性的眼光審視生活,發掘其潛涵的精神內核,使思維向縱深運作,便會發掘生活的意義,體悟生活的內質,寫出思想深邃的記敘文。
[佳作示范]
閃光的心靈
我曾在一家蛋糕店兼職。這是一個店面很大的自選商店,一排排的貨柜上擺滿了中式和西式的糕點,誘人而炫目。尤其是那些一元一盒的小蛋糕深受孩子們歡迎。
那天周末,收銀臺的小姐正在忙碌著,我也在給那些新進來的商品貼價標。突然,瞥見柜臺邊正走過來一個孩子。我心中頓時一陣感傷,這個孩子一身衣服早已破舊而發黃,瘦削的臉上滿是灰塵,使我看不出他的表情。他的嘴角嚅動著,那雙因饑餓而深陷的眼睛卻放著驚奇的光芒,緊緊地盯著那些蛋糕,恨不得將面前的一切都盯到肚子里去。
我緊鎖著眉頭,心中滿是對這個孩子的同情。當我轉過身,這個孩子已走進里面的貨柜不見了。
我轉身繼續給那些新進的商品貼價標。過了不久,我聽見商店的老板在出口處憤怒地大聲怒吼。我心中一凜,根據以往的經驗,我知道有人偷東西被抓住了。
我趕忙走出貨柜,看見商店老板背對著收銀臺,一臉兇相,面前站著那個瘦弱的顫抖的孩子。
“把你的衣服掀開,不然打斷你的腿。”老板大聲呵斥。
孩子因害怕而露出極度驚懼的眼神。他臉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手和身體毫無節奏地顫抖著。
我這才發現,他單薄的上衣靠近腰部位有一處微微隆起,像是塞著什么東西。
“我……我沒有、我沒有……孩子的聲音打著顫,夾著一絲哭的聲調。”
這時店老板像是怒極了,一把掀起孩子的胸前的衣服,猛然從孩子的腰間拽出一件東西來--我們店銷售的一元一盒的小蛋糕。
孩子霎時間嚇得臉色蒼白,這時收銀臺里的小姐突然驚聲說:“哇!胡老板,他沒有偷,原來他已經付過錢了。”
店老板一愣,回頭一望,看見收銀臺不起眼的一角上果然有一枚一元的硬幣。在那里閃著冷冷的、微弱的光芒。
店老板尷尬地將抓著孩子的手,慢慢地松開了。
那一刻,我看得清楚:那枚硬幣是收款小姐趁機偷偷地放在上面的。
透過這枚小小的硬幣我看到了收款小姐那閃光的心靈。
[簡評]面對饑寒交迫正在遭到老板責罵的兒童,機敏的收款小姐,在收銀臺上偷偷放上一枚硬幣,使那名兒童免遭毒打,讓我們看到了收款小姐心靈的善良,行為的高尚。冷冷的閃著微弱光芒的硬幣,昭示人性的美好。
(二)第二類是取材于歷史故事,學生穿越歷史時空,在塵封的歷史深處追尋那些能夠體現文化底蘊、彰顯人文精神的歷史人物,捕捉那些曠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翻作新聲,發掘其嶄新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如2002年滿分作文《昭君的選擇》,小作者大膽發揮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再現了昭君在和親前后的動作行為以及心理流程,尤其是有一段描寫她解救飛蛾脫離火海的細節,既鮮活可感又寓意深刻讓人擊節:
迷茫的燈光下,一只單薄的幼蛾一頭栽在作響的燈焰上,發出“噼里啪啦”的爆鳴聲。昭君拔下玉釵,挑弄燈芯,試圖將蛾兒救出來。
就在這時,傳來和親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聲驚雷,在死一般的后宮炸開了。
“啪”,玉釵落地,斷為兩截,昭君的手劇烈地顫抖著。處于生死之交的蛾兒在飄轉的火焰中狂亂地掙扎著,終于,像離弦的箭一般,沖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卻沒有壓垮她不屈的心靈。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靈發出對生的呼喚,爆發出無窮的力量,讓她從壓迫、死亡中振翅飛出。
昭君震驚了,若有所思地看著蛾兒,看著她越飛越遠,飛出圍墻,飛出重重封鎖,飛向遙遠的自己的天地。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記敘性散文取材有四忌:一忌演繹話題或材料;二忌漫無邊際的科學幻想;三忌纏綿悱惻的浪漫言情;四忌天馬行空的武林傳奇。這些生活離我們較遠,一般不易在考場出彩。
(三)第三類是借物或借景抒情。就是從自然界的景物的記敘描寫中去領悟人生的哲理。
如:
飄 落 心 靈 的 秋 葉
我是懷著失落、彷徨的情緒走到這兒來的,可我回去的時候卻感覺心里充溢的是一種對命運的頓悟,真實而又朦朧。
早上來公園的時候是起著風的,又因為時近晚秋了,所以小路邊的梧桐林雖將那秋日里和煦的太陽搗碎后篩得滿地都是,卻也禁不住在秋風中灑下些枯黃的樹葉來,揚揚灑灑,飄落在地。透過這眼前浮動秋葉的空氣,我似乎又看見了父親那渾濁卻又飽含無奈傷痛的眼神,又聽見了母親勞動歸來不停的喘息。面對這樣的家境,殘酷的命運竟讓我痛苦地作出決定--為了這個貧困的家放棄學業,隨鄉鄰南下做工。或許這種命運不止降臨在我一個人的身上,但我現在才如此真實地感受到命運殘忍的一面,它來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沖毀我那還很薄弱的心靈防線。我真的無法接受,沒想到生活的陽光道我只是邁了幾小步便又要終止。
眼前秋葉仍在不停地隨風零落,一片接著一片,這是生活在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種想伸手抓住一片落葉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紅的梧桐葉立刻飄落到手掌上。仔細端詳這片秋葉,竟然發現秋葉曾經被撕裂過,在那業已枯萎的身軀上仍很清晰地留著一道彎曲的疤痕,可是疤痕處卻又連著一小片梧桐葉,它是接著疤痕與殘損的樹葉一起生長著的!又一陣清風吹來,送走了手掌里的樹葉,可我的腦海里涌動的依舊是那片溝通心靈的紅樹葉。猛地覺得這片樹葉是生活給我的一種暗示,因為樹葉的一生與我的處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傷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做出的痛苦決定么,為什么它能在傷疤的一端頑強地生長出另一片小樹葉,仍然蓬勃地延續著自己短暫的生命?而我,卻始終彷徨在絕望的生命線上,總是難以掙脫命運的束縛呢?我應該振作起來,應該對我的一生負責。畢竟生命太珍貴,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失去也會帶來無盡的傷痛。
望著這片火紅的梧桐樹,我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其實生命在為難你的同時也在用自然給你生存的暗示。畢竟生命的長途需要你的跋涉。當我轉身走出這片樹林時,我的心里默念著:感謝梧桐葉,感謝生命!
北京的符號
北京一考生
蘇州的雨細軟,成都的雨淫綿,而北京的雨,輕靈又不失厚重。
雨打在成賢街的青石板上,雨打在國子監的幽翠古柏上,雨打在含笑而揖的孔子的飄飄儒巾儒袖上;于是,連雨也帶著古老的幽幽書香。
漫步雨中,無需撐傘,因為那雨滴由頭頂含羞吐蕊的潔白槐花上落下,仿佛夫子的諄諄教誨浸入心田;而你,也宛若走回古代,走回那鼓樂飄揚書聲朗朗的貢院,撫摸那歷經悠悠歲月的石碑的刻痕,也許,先祖的姓名恰在其中。
雨、槐花、古柏、石刻、孔子像、國子監,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后的,正是脈脈書香。
嶺南的風郁熱,塞北的風凜冽,而北京的風,和煦而清爽。
風吹皺昆明湖的一池碧藍秋水,風吹蕩開盧溝橋畔的菲菲蘆花,風吹響鼓樓檐角細小的銅鈴;于是,連風也帶著溫和的微笑。
漫步風中,不妨同如金風一般親切的人們一同歡笑。扯起一紙沙燕兒風箏,讓它帶你在北京晴藍的天空中飛翔;將風箏老人的匠心獨運一同放飛;搖櫓昆玉河中,聽不到那古老而悠長的叫賣聲或許微有缺憾,但耳邊充盈的那爽朗耐聽的京片子,是否還有一絲京劇的韻味兒?微醺風中,你聽到胡同口兒那一把京胡的綿軟京音兒,陽光映著微青的影壁,鴿哨兒響徹晴空,能不沉醉?
風箏、京音兒、胡同兒、京劇,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但隱藏其后的,正是濃濃的民俗。
西域的雪凄涼,中原的雪沉重,而北京的雪,厚重如千年歷史。
雪落在元大都遺址的殘垣斷壁上,雪落在紫禁城的金瓦紅墻上,雪落在銘記興衰榮辱的漢白玉華表上;那雪,亦落在新完工的大氣莊重的首都博物館上,落在建設中的擁抱世界的奧運場館鳥巢上。
紛紛雪花落于身上,左手是觀象臺的古老,右手是長安街的現代;左手是白塔的紅墻綠瓦,右手是中關村的車水馬龍;左手是歷史,寫也寫不完的榮辱興衰;右手是未來,說也說不盡的輝煌愿景。北京人的雙手,沉重而又輕盈,而那心間承載的,正是落于我們肩上的千年的責任,是那份作為首都人的責任!
故宮、白塔、世紀壇、長安街,這,或許是北京的符號,隱藏其后的,正是北京人承載責任與歷史的心!家在北京,心在北京,留住歷史的符號,創造未來的符號,正是每一位北京人的心愿。
四、熱身訓練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是唐代詩人韓愈的詩句。意思是說,在滋潤如酥的初春細雨中,春草發芽,遠遠望去,一片淡淡的綠色,可是走近后,卻只見到極為稀疏的草芽,綠色反而感覺不到了。詩句的意境是美的,隱含的哲理也很豐富。它使我們領悟到:置身太近,有時反而感覺不到實際存在的東西;要把握某一事物,有時需要跳出這一事物;人對事物的看法與美的感受同距離是有關系的……其實,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和現象都含有這兩句詩的意境與哲理,關鍵在于你的觀察和體會。
請根據自己閱讀詩句所體會到的意境與哲理,聯系現實生活,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