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與學目標
(1)積累字詞,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并從中分析聞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學習聞一多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則以及他熱愛祖國、為了祖國的民主富強奮斗不息的優秀品質
教與學重難點
(1)感知課文內容;品味重要語句,并從中分析聞一多先生的形像。
(2)把握聞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教與學方法
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情況,本節課我在教法上以教師引導為主,努力創設情境,提出疑難,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學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為主,讓學生相互合作,敢于質疑,不斷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發展他們的智力。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熱土》中聞一多最后一次講演片斷;準備課文朗讀錄音帶;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聞一多先生的文學常識;預習課文,識記文中的生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與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電視劇《熱土》中聞一多最后一次講演片斷。
同學們,大家知道是誰在演講,在吶喊嗎?聞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會有什么變化?(熱血沸騰,感情澎湃,激動人心。我們能感受到聞一多先生面對兇殘的敵人,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 氣概)
你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誰來介紹一下聞一多?明確:聞一多,本名家驊,著名詩人、學者、愛國民主戰士。青年時代是新月派 詩人,1 923年出版第一部詩集《紅燭》,閃爍著反帝愛國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中年 時代是舊經典的研究學者,晚年成為青年所愛戴的,昂頭作獅子吼的民主戰士,“一二一”慘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直到犧牲生命。
你們見過真正的聞一多嗎?想不想見?不過見到他是不可能了,因為他早在我們 出生前就由于反對獨裁,爭取民主被國民黨殺害了,幸運的是我們能看到他的畫像?請大家看課本中的插圖,看從中能感受到聞一多的哪些特點?(不愛修飾,把時間用到了研究上。留了 一把胡子?箲鸢四曛,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目光堅毅,說明他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為了祖國,他紅燭 一樣燃燒自己)。對畫像的解讀是感性的,我們還是通過學習聞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寫的課文《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來進一步了解吧。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朗誦,請學生談感受。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讀后評議,正音。(多媒體顯示)
shuāi hè dié qiè lì jing kāngkilínlí ki dǒu
衰微 赫然 迭起 鍥而不舍 瀝盡心血 迥乎不同 慷 慨 淋 漓 小楷 氣沖斗牛
(二)讀出自我,合作交流
1、自讀課文后,出示分組合作探究(多媒體顯示):
(1)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 和“做”的?圍繞這兩方面課文寫了哪幾件事?從中可看出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課文原話回答)
(2)據此,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是怎樣銜接起來的?有何作用?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適時點撥:
(1)課文從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兩個方面寫聞一多先生的“說” 和“做”的?圍繞這兩個方面課文寫了聞一多十多年來默默鉆研,寫作《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起稿政治傳單、在群眾大會演說、參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課文最后評價: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2)兩個部分:第一部分(1-7)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方面的“說”和“做”。第二部分(8-20)記述聞一多先生作為革命家方面的“說”和“做”。 兩部分之間用了七、八、九三個段落過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結,第八、九段開啟下文。這樣連綴緊密,脈絡清楚,過渡自然,把兩個方面的情況簡明地并列提出,給讀者以深刻印象。
2、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交流感受。
(三)重點賞讀,質疑探究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聞一多先生高貴的人格
1、研究聞一多先生的言行,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多媒體顯示重要語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適時點撥)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點撥:對比中贊揚了聞一多先生的實干精神和謙虛美德
2)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球尋求寶藏。 點撥:刻苦鉆研學術
3)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點撥: 治學目的是救國。藥方是比喻說法,指尋找使我國民族文化繁榮昌盛的方法。有這樣一位作家,他之前以診病救人為己任,后看到國民的愚昧,轉而拿起文學的筆。他是誰?魯迅。
4)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頭發零亂,飯幾乎忘了吃 點撥:治學專心刻苦,廢寢忘食。
5)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格子,“群蟻排衙”,寫成密密麻麻的小楷。點撥:一絲不茍,嚴謹治學。
6) 先生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 下樓”的主人 點撥:用心極專
7)作為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聞一多先生“說”了。起先,小聲說,只有昆明的青年聽得到;后來,聲音越來越大,他向全國人民呼喊,叫人民起來,反對獨裁,爭取民主! 點撥:為祖國而獻身的大無畏英雄 氣概。
8)你們站出來,你們站出來! 點撥:為人民講話,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9) 在情況緊急的生死關頭,他走到游行示威隊伍的前頭,昂首挺胸,長須飄飄。
點撥:形象再現了聞一多先生的凜然大義,又充滿著對聞一多先生的頌揚與景仰。
2、學者和革命家是聞一多先生不同階段的表現。你覺得兩個階段,聞一多先生在“說和做”方面表現出來的特點一致嗎?為什么?
點撥:不一致:前期他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目不窺園,無聲無息;后期投身于民主運動,敢于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氣沖斗牛,聲震天地。一致:愛國情和使命感。潛心學術是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革命斗爭是為了踏出一條救國救民的血路。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終如一的。
3、探究了聞一多先生這位英雄,我們會等到怎么樣的 啟示呢?
點撥:我們要學習聞一多先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的精神,學習他為了民主革命事業無所無畏,視死如歸的精神,我們更要學習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質,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
4、人們很崇拜明星,那像聞一多先生這樣的民族英雄,我們是否應該去追隨?假如我校要設置聞一多先生的雕像,請設計高度概括聞一多先生精神的話。
點撥: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口的巨人。行的高標;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等。
三、質疑問難
1、鼓勵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鼓勵其他學生回答,也可以由老師代答。
2、課文中的寫法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如“精于剪裁”,“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于感情和音樂美”,“夾敘夾議的寫法”,可以讓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點撥予以解決。
四、拓展延伸
學習本文后,聞一多的說和做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古人也認為說和做對做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你能說出稱贊“說”或“做”的詞語嗎?我們今后的生活中怎樣對待說和做呢?
點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做到“一言九鼎”“ 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訥于言而敏于行”, “言行一致”,像聞一多先生那樣,成為“口的巨人;行的高標”
五、教師總結
聞一多先生是一位為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治學嚴謹、不畏艱辛、廢寢忘食、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的卓越學者,也是一位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言 行一致的革命斗士。
文中是怎么高度評價聞一多先生的?點撥: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六、布置作業:課外閱讀聞一多先生的詩文,了解聞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跡。
七、板書設計
聞一多學生的說和做
臧克家
1、
學者方面 特點
2、
聞一多
1、
革命家方面 2、 特點
3、
聞一多是一個 的人,我從 這里可以看出。
八、學后記
教后記
第二課時
教與學目標
掌握文章的寫法特點。通過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態度、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澎湃執著的愛國熱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從中受到啟迪,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與學重難點
對聞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寫法特點。
教與學方法
精選的典型事例、精致嚴謹的結構、精當的抒情議論,使這文章充滿了感人的力量。這些特點我們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應仔細加以揣摩。學習本文, 還要注意體會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于感染力和音樂美的語言。
教與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教師寄語: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會有獨到見解。
再讀課文,進一步熟悉文章內容。思考:
1、課文的兩個部分之間,是用哪些話過渡的?把這些話找出來,說說是怎樣起過渡作用的。
2、這篇文章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二、合作釋疑:(教師寄語:兩種思想相碰撞,就會閃現智慧的火花。
(一)說說下列句子的含義,注意其中加點部分的意思。
1. 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
2. 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
3. 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
4. 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 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 二)探究學習,研討課文的一些寫法上的特點。(問題設計的方面較多,可以讓學生自由展開討論,自由發言,有些問題可不必過細,點到即可。
1.精于剪裁。對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簡。
如聞先生的研究唐詩,作者并沒有寫他研讀了哪些書籍,發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著重寫他研究的目的和態度:“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 幾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突出了聞先生的研究學問,目的是在于救國。
細節描寫:“目不窺園,足不下樓”,“頭發零亂”“睡得很少”這些細節,表現了聞先生的刻苦精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則表現出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這樣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
從詳略上說,研究唐詩,寫得詳細;而寫作《楚辭校補》和《古典新義》兩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強調“做”了“也沒有說”的意思,表達的側重點與前面又有不同。聞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講”及其被害經過,是人們熟知的,作者就不再對事實經過作過多的記述,而只是反復強調“兇多吉少”的緊急形勢,擷取“演講”中最“慷慨淋漓”的“你們站出來”這一句話,描繪“昂首挺胸,長須飄飄”的從容姿態,從而突出了聞一多先生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所有這些,都說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2.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于感情和音樂美。
(1)生動形象。不僅描寫的語言是形象的,敘述和議論的語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一句,本來是敘述語言,無非是講聞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詞,而精心地選用了“鉆探”,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義也更豐富了。并且句式也變成“向……鉆探”, 敘述由靜態變成動態,給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觀的介紹,而且是熱情的稱贊了。此外,如“吃盡”“消化盡”“炯炯目光……遠射……”,“赫然而出”“向……邁進了”“起先,小聲說”“向……呼喊”“警報迭起”,等等,都是明顯的例子,敘述語言和議論語言的形象化,使文章生動,富于感染力。
(2)精練含蓄。比如一個“說”字,很普通,作者卻賦予多種含義。開頭引用的聞一多自述中的“說”,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與第5段“他并沒有‘說',但他‘做'了”中的“說”和第6段中的“說”,則有吹噓、自詡的意思,這里的“沒有‘說'”,主要是贊揚聞一多先生的實干精神和謙虛美德;“作為革命家”,聞一多的“說”,是對于革命的宣傳和動員,是對反動派的揭露和斥責,實際上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一個“說”字,竟然表達這么多的意思!這種結合一定語言環境靈活地賦予同一個詞以不同含義的表現手法,是耐人尋味的。
(3)富于感情。這篇文章的敘述、描寫抒情化,令人無法分清哪些是記敘,哪些是抒情。例如,“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說它是記敘未嘗不可,但洋溢著贊美之情。又如,“昂首挺胸,長須飄飄”,顯然是描 寫,但頌揚、景仰之情也呼之欲出。又如,“飯,幾乎忘了吃”,本來是極平常的一句贊語,但緊接著跟上一句“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形成了對比,意蘊就豐富多了。同樣,“夜間睡得很少”,“惜寸陰”,這種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著一個情猶未盡的“分陰”,給人的感覺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帶著強烈的感情,能把平常的語句變得不平常了。
(4)富于音樂美。①作者善于使用成語或仿成語結構,如“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潛心貫注,心會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警報迭起,形勢緊張”,等等。這些詞語的結構整齊,有節奏感。②作者慣于使用對句的形式,如一開頭的“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就是對句,又如“仰之彌高……鉆之彌堅……”,“不動不響,無聲無聞”,“動人心,鼓壯志,氣沖斗牛,聲震天地”,還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這些成對的句子,有些具有對比的性質,有些則是并列的性質,有的是更為整齊的對偶句。這些句子讀起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富于音樂美。
3.夾敘夾議的寫法。
本文表達上的一大特點是夾敘夾議。作者 實際上是以議論來結構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敘述的綱領,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總結,這兩處都是議論。第八、九兩段是第二部分的綱,最后一段則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總結,這兩處也都是議論。這篇文章多次用到照應,有首尾照應,有行文前后的多次照應,有行文與題目的照應。多種方式的照應,使文章的結構嚴謹,而且形成了一種旋律,一種氣勢,加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這些照應,又幾乎全是議論。由此可見議論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三、質疑交流: (教師寄語:學貴有疑。
學習本堂課,你還有什么疑難或困惑?說出來,同學們能幫助你:
我的困惑:
幫我解決:
四、遷移延伸:(教師寄語:一切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運用。┱埬銥樽约簩懸痪溆嘘P說和做的座右銘。
五、課堂練習:(教師寄語:我學習,我充實;我達標,我快樂。
閱讀課文“課文開頭”至“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1)、用不超過20字概括選文主要內容。
(2)、“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边\用的修辭手法是 ,“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的意思是 。
(3)、 “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這是一處 描寫,表現出 。
(4)、怎樣理 解“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边@一句話的意思?
(5)、選文的最后一段在表 達上屬于 。在文中 所起的作用是 。
(6)用一個成語概括聞一多勤奮刻苦的治學精神。 。
六、教師總結
聞先生前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數年如一日,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后期則投身于民主運動,敢于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體現出民主戰士的大勇,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楷模。聞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對社會認識的變化。但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卻是始終如一的。
七、布置作業
“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請展開想象,寫一段話描寫聞一多挑燈夜讀的情景。
八、板書設計
聞一多學生的說和做
臧克家
寫法特點:
1.精于剪裁。對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簡。
2.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于感情和音樂美。
(1)生動形象。(2)精練含蓄。 (3)富于感情。 (4)富于音樂美。
3.夾敘夾議的寫法。
九、學后記
教后記
課堂練習參考答案:(1)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學者特點(2)對偶 尋找民族文化繁榮的方法(3)細節 聞一多先生一絲不茍嚴謹治學的態度(4)這是比擬的說法,把我們民族比成一個病人,說明聞一多先生當時從文化研究上一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是僅僅邁出了第一步(5)議論 總結上文
張政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