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綱解讀】
《考綱》明確要求在閱讀文學類文本時能夠“理解作品反應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概括作品主題”、“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在小說閱讀中,往往要求我們能夠通過小說的環境描寫、人物刻畫、情節分析來概括小說主旨,體味作者情感。
“概括小說主旨”包括四個要點:
1、小說敘述了什么樣的事件?
2、小說塑造了什么樣的形象?
3、小說反映了什么樣的現象?(重點)
4、小說表達了什么樣的觀點態度?
【小說通過敘述了……的事件,[塑造了一個……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一種……的社會現象,弘揚贊頌或揭露抨擊了一種……的風氣,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態度,】
“體味作者情感”的四個角度:
1、從小說人物形象的具體言行中體味;
2、從小說議論性抒情性的語句來體味;
3、從小說自然環境描寫的語句來體味;
4、從小說時代特色和審美習慣來體味。
【典型例題1】
《烏米》第3-①題:請用一句話概括烏米歌聲的感情內涵。(不超過10個字)
【解析】要用精煉的句子概括烏米歌聲的情感內涵,首先要仔細閱讀所有烏米歌聲的內容,然后體味和分析烏米歌聲的情感內涵。小說中第2、7、11自然段都有對烏米歌聲的描述和評述,把這幾處的內容加以概括,我們可以體味出烏米歌聲的悲傷憂怨,也感覺出它的希望、期待和喜悅,因此概括地說,烏米歌聲的情感內涵式:憂怨中充滿希望。
【典型例題2】
《夢非夢》第2題:小說的主旨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
【解析】概括小說的主題,需要考慮四個方面:事件、形象、現象、觀點態度。這篇小說寫的事件是領導關主任做了個夢,可現實中領導關主任、部屬小李小金都沒有把它只是當做一個夢,而是紛紛對號入座;小說塑造的形象并不鮮明,作者目的也不是刻畫人物,而是反映一種社會現象,其真正目的是諷刺批評官場的一種畸形的不良現象,即官本位和要想得到提拔就要溜須拍馬的丑陋官場,這也就是作者的觀點態度。
【典型例題3】
《看房》第3題:小說的主題是什么?針對文中所反映的現象,結合實際生活說說你的看法。
【解析】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涉及的是“概括小說主題”,第二問涉及的是“個性化解讀文本”。概括小說的主題,要從事件、形象、現象、觀點態度四個方面入手。這篇小說與上一篇小說《夢非夢》一樣,其重點是寫事件而不是寫人。通過夸張性地敘寫一個看房者在看房過程中對一個樓盤種種安全設置的了解,反映了現實社會治安問題比較嚴重、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人們普遍缺乏安全感的一種社會現實;同時作者在小說中表露的觀點態度也很明顯,這種層層機關、重重設防的安全保護,固然可以使我們的生命財產得到有效保障,但也會使我們的生活失去應有的快樂。第二問結合實際生活,著重談自己對加強安全保障與保持生活快樂的兩全方法。
【典型例題4】
《海龜》第2題:小說以形象地手法反映出什么主題?D為什么不把海龜真實的結果告訴女兒?
【解析】也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涉及的是“概括小說主題”,第二問涉及的是“探究作者寫作意圖”。同樣,我們還是從事件、形象、現象、觀點態度四個方面入手概括小說的主題。這篇小說是一個雙線結構,一個故事是海龜為吃到香蕉而不停向前爬行,一個是D為能評到職稱而拼命工作;塑造的形象是一些像海龜一樣為得到應有回報而苦干實干、任勞任怨的D們;反映得是當代社會激烈競爭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現象;表達的是作者對這種現象的批評。D最后沒有把海龜的真實結果告訴女兒,有兩個原因,一是D不想讓這種不公平的現實來上海孩子充滿童真的心,同時也暗示作者對改變這種不公平的社會現象充滿期待和希望。
【答題提示】
概括小說主題,牢記四個方面:
1、歸納故事情節,分析人物形象;
2、反映社會現象,表達觀點態度;
3、記住答題模式,逐一層層陳述。
體味作品情感,注意四個角度:
1、人物的言行心理,作者的議論抒情;
2、小說的環境描寫,時代的審美要求;
3、作品的喜怒哀樂,取決作者的傾向。
哈呼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