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天是一幅美好的圖畫、秋天是一首動人的情歌、秋天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夢境。秋天是古今中外無數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杜甫有云:“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牧有云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天是難以琢磨的善變女人:時而蕭瑟凄清時而豐收富足。秋天是個調皮搗蛋的淘氣孩子,需要你睜大發現美的眼睛。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何其芳先生的詩作《秋天》去傾聽秋的訴說吧。
【導入時PPT播放秋天的圖片】
板書課題:秋天 何其芳【PPT展示課題和作者】
二、作者介紹
昨天大家都預習了這首詩,相信對于作者大家并不陌生吧,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于1937年出版,并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
【PPT上展示何其芳資料】
三、朗讀感知【PPT展示“吟詠秋天”】
1復習朗誦方法:
這首詩歌寫得很美,需要我們通過朗讀來感受和體會。在朗讀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朗誦的方法:讀準字音、語言流利、停頓得當、富有感情(學生回答)。
2一讀:讀準。(全班齊讀)
首先要讀準字音,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現在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你們的預習成果:
丁丁zhēng 背簍 beilu 肥碩shuò 棲息qī
歸泊 bo 寂寥liáo 枯涸hé 清冽liè
夢寐mèi 烏桕jiù 鳊魚biān
解決了生字詞,那么現在我們就一起朗誦下這首詩歌。去感受何其芳給我們帶來的秋之美。
2二讀:讀順。注意斷句和節奏。(請一位同學讀)
如此美好的詩歌,如此美好的秋天,你們覺得自己讀出了它本有的美感嗎?(沒有)
其實,一首好的詩歌就像一首優美的樂曲,而樂曲有了快慢相間的節奏、高低起伏的音調,才會讓人感到悅耳動聽。老師把這首詩的節奏和重音劃了出來,現在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一下,其他同學請注意聽。
【PPT展示出本首詩歌的節奏和重音提示】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
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柏葉的影子。
蘆蓬上/滿載著/白霜,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
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3三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聽朗誦)
(請一到兩個同學來點評剛才同學的朗讀,然后老師總結點評)XX同學注意了節奏和重音,較之同學們第一遍的齊讀當然是有很大的進步的,但是如果感情再更投入一些就更加完美了。那接下來讓我們聽一段配樂朗誦。請同學們用心聆聽,用心體會。
【PPT播放配樂詩歌朗誦《秋天》,朗誦同時播放秋天景色的幻燈片】
四、整體感知,體會意境【PPT展示“品味秋天”】
聽這樣的朗誦是不是一種享受?仿佛你自己就是那個詩人,徜徉于無盡的秋色中。
1、 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a.那詩中所描述的秋天屬于什么地方呢?(鄉村)
b.那你們是通過什么看出來的?(景物)王維曾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何其芳先生的《秋天》也亦詩亦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找找他給我們呈現的畫面中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而這些景物組成了一幅幅怎樣的畫面,你可以為它取上一個好聽而又美麗的名字嗎?
【PPT上展示文字如下:】
景物:
第一節:露珠、幽谷、飽食過稻香的鐮刀、裝滿瓜果的背簍 農家豐收圖
第二節:霧氣、網、烏桕葉、蘆蓬、白霜、小漿 漁人晨歸圖
第三節:草野、溪水、放牛娃 牧女思戀圖
農家豐收圖是絢麗多彩的,漁夫晨歸圖是淡雅朦朧的,牧女思戀圖是遼闊空遠的。
2、聯系想象,體會意境:
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最美麗的花朵”。
那現在就請大家閉上眼睛,乘著想象的翅膀,把這一切景物幻化成形象的畫面,在你的“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想象后,請你把你最喜歡的一幅畫用語言描述出來。
(放音樂并想象)
(請同學們描述其中一幅畫面,老師點評)
描述內容參考:
農家豐收圖
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散發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順著他喜悅的臉龐悄悄落下,被汗濕透了的衣衫隨著他一起舞動在田野間;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漁夫晨歸圖。
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層的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牧女思戀圖
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點評語言參考:)
你通過想象感受到了秋的美好,也嗅到了秋的氣息。
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最美麗的花朵”。你的想象充滿詩情畫意,你的描述也情深意切。
同樣作者也是飽含深情而寫下此詩的。那具體來說這是一種怎么樣的情感呢?(對秋天的愛)。
五、品味語言、情感體驗
也正是因為這無盡的愛,深沉的愛。讓他用清新質樸又豐富多姿的語言將這一切描述了出來。接下來我們又一起來品味一下其中的經典語言。
【PPT上展示問題】
大家的疑難問題:
1.“滿披”、“滿載”、“滿流”三個詞用得好嗎?請你說說他好在哪里?
2.品味文中的“棲息”、“游戲”、“夢寐”三詞,并分別說說其表達作用?
(小組討論后,分別請同學來回答,然后教師引導點評。)
參考答案:
1.這三個詞用得好。從形式上看他們都是以“滿”開頭的詞語,并且分布各詩節中,前后照應。從內容上看他們都含有充滿之意,“滿披”一詞形象地表現出清晨晶瑩的露珠披滿大地的景象!皾M載”則生動地描繪了秋天朦朧的白霜充滿天地的景象。而“滿流”和“香與熱”“笛孔”相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意盎然。
2. “棲息”一詞妙在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秋天人化了,寫出了農家因秋收的豐收而興奮的感情。營造一種喜悅、松弛、閑靜的氛圍。
“游戲”一詞也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游戲本身帶給人的是高興、喜悅的心情。這一節描述的是漁夫清晨歸漁的景象,“游戲”一詞表現了漁夫打漁的心情也跟做游戲一樣是喜悅的。所以他無所謂收獲的魚的多少,在乎的是捕魚的愉悅心情。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游戲”二字也無不透露著美好和閑適。
“夢寐”的本思是睡夢。這里夢寐一詞不僅表現出秋天的農家和漁船在牧羊女的眼中是夢幻般的美,同時也恰如其分地展示出牧羊女對吹笛子人的思戀和她心中的那份甜甜的喜悅,那也是一種如癡如醉的微妙感覺。
六、美點尋蹤、總結歸納
【PPT展示“欣賞秋天”】
這是一首很美的秋之韻律,是一曲讓人心動的秋之贊歌。它的美讓我們從各個角度都能體驗感受。它是美在聲音的:(直接說就能帶出下面的部分了)
美在聲音:露珠震落的“滴答”聲,伐木飄出的“丁丁”聲,開心、爽朗的笑語聲,婉轉悠揚的木笛聲……交織成一曲“秋之歌”。
美在動作:撒網的干脆,收網的利索,搖船的輕快……揮灑著一支“秋之舞”。
美在神態:欣然的笑臉,忘我的陶醉,熱切的癡迷……溢動著一段“秋之情”。
美在語言:形象的比喻,生動的擬人,凝練的語句……編織成綺麗的“秋之夢”。
你來 試一試
美在顏色……
美在形狀……
美在味道……
最后,就讓我們化身為詩人,帶著這份對秋天的濃濃愛意再來朗誦一遍
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