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一、了解本文是篇用文藝筆調闡釋事理的說明文:詞語豐富,生動有趣。
二、學習本文“多次分類”的說明方法。
教學設想
一、安排一教時,指導學生課內自讀。
二、本文詞語較多,可指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查閱,師生再共同確定意義。
三、指導學生理解“多次分類”說明方法,用列表的方法來理解課文及掌握這種說明方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提示課題,簡介作者,從講述分類方法導入新課:
本文是一篇用文藝筆調闡釋事理的說明文。作者周汝昌,當代《紅樓夢》研究家。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著有《紅樓夢新證》《曹雪芹小傳》《白居易詩選》等。作者在本文中借“談笑”來說明“祖國語言何等豐富,何等生動”。他對一百多個表示笑的詞語進行分類,構成一篇條理分明、生動有趣的文章。
“分類說明”,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要正確地給事物分類,必須熟悉事物的特征、類別、范圍等。分類說明,一般有“一次分類”和“多次分類”兩種(板書),分類時必須根據同一標準。“一次分類”,如把三角形根據角的情況,分成鈍角、直角、銳角三類。提問:根據邊的情況,怎么辦?回答,明確:分成不等邊、等邊、等腰三角形三類。多次分類(連續分類),提問:假如某廠團組織在改革大潮中負責發動青年職工參加“三學”(學知識、學科學、學技術),需要了解青年的文化程度,以便進行組織工作,應該如何分類?回答,明確:按年齡界限分成青年與非青年,再按文化程度分成有無中等文化程度,以便根據不同文化程度編組學習。
二、指導閱讀,列表分類
《談笑》,采用的是多次分類的說明方法。全文共有21段。第一部分(1--18段)先從笑和臉、笑和全身、笑和人的關系將笑分成三類,再從不同的角度將笑再分成小類。這種先總后分,以綱帶目的多次分類的說明方法,使文章層次分明。第二部分(19--21段)借笑說明祖國語言劉何等的豐富和生動。現仔細閱讀,每段標上序號,把下列分類表補全,并在每一項目(或每一段)中,寫上三個左右描寫“笑”的詞語。(教師先列出大項目,再由學生補全。)
學生閱讀列表時,教師巡回、指導,指名學生板演補全分類表。
三、小結
1.本文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說明各種類型的笑,又分成三層,由臉 全身 人。指名學生讀(1-5)段。講述:這是第一層,說明笑和臉的關系。一、二層之間的過渡段(第6段)銜接。指名朗讀(6-9)段。這是第二層,說明笑和全身的關系。二、三層之間,用中心句(笑因人而異其態)過渡。指名朗讀(10-18)段。這是第三層,說明笑和人的關系。第二部分之間用什么話聯接過渡,第二部分除說明外,還用什么方法。(每次朗讀后,可根據情況正音、補充解釋。)提問,回答,明確:用總結性句子(“笑是如此多彩”)聯結,還用了議論方法。講述:綜觀全文,由局部經整體,由說明到議論,嚴謹有序。文章緊扣“笑”字,把一百多個表示笑的詞語連綴成篇,說明中心:“祖國的語言何等的豐富和生動。”撇得開,收得攏,語言豐富,結尾風趣、幽默,不愧是一篇用文藝筆調簡釋事理的好文章。
四、課內練習
1.指導注音及解釋
注音:霽(jì)顏 揣(chuǎi)摩(mó)
閨(guī)秀 解頤(yí)憨(hān)笑
妍(yán)笑 佯(yáng)笑 訕(shàn)
解釋:捧腹:形容大笑。
回眸(móu)一笑:轉眼珠笑。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
諂(chǎn)笑:裝著笑臉巴結人。
如數家珍:像點數家里所藏的珍寶那樣清楚。比喻對所講的內容十分熟悉。
閨秀:舊時稱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兒。
2.辨別詞語
(一)霽顏與色霽是否同義?(是)
(二)閨秀與閨女是否同義?(否)(閨女稱一般女孩。)
(三)“付諸實踐”,“也難摒諸笑的大范圍之外”中“諸”是否同義?(是)
(四)“揣在懷里”與“揣摩”是否同音?(否)(揣chuāi在懷里)
(五)“解頤”與“頤養天年”中“頤”安是否同義?
(否)(頤養:保養。)
(六)“解頤”與“頤指氣使”的“頤”字是否同義?
(是)(頤指氣使:不說話用面部表情示意。)
五、布置作業
試就下邊提供的有關哭的詞語,聯綴成一段話。(可先給“哭”下一定義,然后就“哭與聲音的關系”、“哭的形態:流淚的方式”、哭的樣子、“哭的轉化”等方面集資說明。)
痛哭流涕 聲淚俱下 悲泣 哽咽 號啕大哭 幽咽 哭聲直上云霄 熱淚盈眶 老淚縱橫 淚如雨下 哭鼻子 抱頭痛哭 頓足號哭 眼睛哭得像桃一樣 破涕為笑
板書設計(一)
一、笑的分類表(所注數字表示段落)
二、分類方法
1.一次分類
2.多次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