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問方式: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或:文章的某個句子說成另一個句子好不好?為什么?
★答題模式: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具體(形象、準確)地寫出了+對象+效果,換了后就變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為該詞比另一詞的感情更強烈(或該詞比另一詞更切合對象的性格特征)。
2.提問方式:某兩個或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答題模式: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表達了……
3.提問方式:簡要分析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答題模式:……寫(用)得好,它生動形象地(貼切地)寫出了……
4.提問方式: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答題模式:確認修辭手法+修辭本身的作用+結合句子語境(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層層鋪開,逐步擴大,對點明主旨起強化作用等;強調了+對象+特性 3.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4.設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6.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5.提問方式:本段(句)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有何效果?
★答題模式:本段(句)運用了 (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 的感情/使讀者 (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身臨其境、受到震撼、引起共鳴等等)
6.提問方式: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題模式:1.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3.文末: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
7.提問方式:文章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效果、作用)?
★答題模式:使用的方法+內容+效果(或作用)
8.提問方式:使用這種人稱寫的好處是什么?或:為什么要改變人稱?
★答題模式:第一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于心理描寫;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擬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稱: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敘事和議論。
9.提問方式:請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內容要點。
★答題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劃分本段的層次,第二步提取要點詞語,第三步整合答案。
10.提問方式:請簡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題模式:按總分(分總)來回答。先用一句話從整體上對該人物作出一個定性分析,然后再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從幾個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話作定性式的總括。
11.提問方式:本文寫了××(內容),其作用是什么?
★答題模式:a.與文中……(內容)形成對比/為寫……(內容)作陪襯,突出了……(效果)。 b.為下文寫……(內容)作鋪墊。
12.賞析主題思想
★答題模式:a.本文通過記敘(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b.……是《……》的主題。
13.賞析藝術手法
★答題模式:本文主要采用了……的藝術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手法+表達效果)
14.提問方式:用簡潔的語句概括文中的事實論據。
★答題模式:人名+事件
15.提問方式:為文(段)中的論點再補寫一個事實論據。
★答題模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16.提問方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答題模式:作者為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然后對……論據進行了怎樣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關鍵要說清楚證明過程的層次性。
17.提問方式:這一段(一句)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題模式:這一段(一句)運用了…… 論證方法,……(好處)論證了……(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1.舉例論證(事例論證):舉出……的事例,具體確鑿、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2.道理論證(引用論證):運用科學的道理或引用名言、格言、警句等,充分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使文章的論證更有權威性,增強文章的說服力。3.對比論證: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述,突出地論證了……的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4.比喻論證:以事喻理(把……比成……),形象生動地論證了……的觀點,使論證淺顯易懂,易被接受。)
18.提問方式:請根據文意,用一句話給被說明的對象下定義。
★答題模式:被定義的概念+“是” +對其本質特征進行描述+大概念。
19.提問方式:文章某段或某句運用了何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題模式: 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 方法+效果+特征 (舉例子:具體真切說明……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列數字:具體準確說明……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作比較: 把……和……相互比較, 突出強調了……的特點。分類別:條理清楚說明……的特點。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下定義:準確科學地揭示了……的本質特點,使說明更加嚴密。)
20.提問方式: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題模式:本文使用了 的說明順序對 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于讀者理解。
21.提問方式:這幾段能不能調換順序,為什么?
★答題模式:不能調換,原文采用由…到……的順序介紹事物或事理,調換后不合邏輯。
22.提問方式:加點詞有何作用?或加點詞強調什么?
★答題模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3.提問方式: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答題模式:不能刪。因為“××”詞表示……,刪掉后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這與文意不符。原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
名著閱讀
1.提問方式:選段突出了×××怎樣的性格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簡要分析。
★答題模式:選段突出了×××的……(性格,最好用四字短語),從他(她)……(情節),可以看出……(性格)。 (從性格的幾個方面作分析)
2. 提問方式:請以選段中的語句為例,簡析作品的一種藝術特色。
★答題模式:作品中……(藝術特色),如“……”(舉原句),這里運用……(特色),寫出了人物……(效果)。
王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