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四川省劍閣中學 任勇
一、總說
常有同學發出這樣的疑問:記得以前自己的語文成績也不錯,為什么到高中后突然感覺語文基礎很差?為什么其他學科學起來得心應手,可語文學習卻變得無所適從?語文到底該怎樣學?怎樣才能盡快提高語文成績?許多同學帶著這樣的疑問艱苦摸索,收效甚微,從致苦惱重重,浩嘆連連:學好語文真難呀!
客觀地說,語文作為基礎性工具學科,想要學好是不容易。它體系博大內容浩繁,融思想、知識與藝術為一體,需逐步培訓良好的感知與接受能力。但作為中學階段的一般性學習,需要的是扎實的文字、語言功底,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順暢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而達此目的、應該說是不太困難的,是有規律可循的。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個認識,即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賴于語文素養的增強,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時間的長久性決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為應試求成績,而應砸實語文基礎,將其作為一項立身處世的本領努力學習下去。
二、高中語文學習方法指導
(一)總的方法說明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講究方法。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曾經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古人也說過這樣的話:“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贝罂茖W家愛因斯坦還有一個著名的公式,叫做: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確)+Z(不說空話)。這里也強調了使用正確方法的重要意義。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發展委員會編著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因此,我們從小就應該培養自己成為能運用學習方法,去主動地獲取需要的知識、會學、善學的人。而不要成為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死讀書”、“讀死書”的人。
怎樣學語文呢?教育家魏書生說:學習語文有三個方法:①知識積累,②閱讀,③寫作。
北師大教授劉錫慶說:“語文課從本質上無疑是立人之課,它是有強烈的人文精神,語文課的目的在于“人”,解放人、充實人、提高人。”其實就也說明學語文是潛移默化的過程,是注重積累的過程。語文不像其他理科類一樣清晰可辨,操作起來有章可循,它需要一種整體的感受,經驗的累積,持續的涵養,提高語文能力,需要一種漸進的過程。語文往往讓人捉摸不定,讓人感到模糊,讓人感到不像理科那樣學一點就獲得一點的喜悅。有人戲云:語文,三五天不學無所謂,三五周不學看不出來。乍一聽,還真有道理,但是,三五月、三五年就有問題了,問題還是很大的。畢竟是要高考、要生活的。學習語文,當積累到一定量時,它會產生質變,讓你感到一種飛躍,感到一種充實,感到一種終生的幸福。人不能失去語文這個根,人生更不能沒有語文。
現代語文教育認為,閱讀和寫作是體現一個人語文能力的主要標志。大家在學習中要把握好這兩點精髓。閱讀是語文材料的主要來源,從小學高年級始,就應對一些名家名作進行有計劃的閱讀,不斷擴展知識面。高中生已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要根據有關的閱讀書目制定自己的讀書計劃,時代上分古典和現代,體裁上分詩詞和散文。國別上分中國和外國,可就自己的喜好側重讀來。還要涉獵當今報刊雜志和精妙時文,關心時事新聞。需知學語文僅有課本是遠遠不夠的,要讀社會,悟人生。其時有更多的東西是無須講解的,多讀多看自能領悟,自能通神、自能提高。閱讀要和背誦結合起來,要廣泛積累語言素材。閱讀還要和寫作聯系起來,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有道理的,寫作能加強記憶、整理思維、提高認識。閱讀中可廣泛摘抄詞語、警句、俗語、名人名言、精彩語段,還可提煉情節梗概:做作品評析、鑒賞、讀后有感等。真正的寫作不是被動地完成任務,而是主動地創作。貴在多練筆,常堅持,抒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懷。
語文學習中要用好至少四種本子。
一是課堂上用的語文作業本和作文本及改錯本。
二是知識筆記本,用來記錄語言和文學方面基本知識的,可用于隨堂筆記和個人整理。絕大部分的語法知識和語言現象都有觸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許多同學是一知半解,支離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對其進行系統梳理,同學們可參照有關講解,從字形、詞語、標點到句法、修辭,用一年時間歸納整理,同時對文學常識,寫作知識等注意搜集,可構建起自己語文知識的框架體系。
三是作文素材積累本(也可叫雜記本),語文學習的內容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從妙辭佳句到到精美文章、從歷史掌敵到民間俚語、從術語名詞到文學流派、從文學描摹到專題研究,可作隨時的大量的摘錄抄寫。此本要常備手邊,努力堅持、成為語文資料積累的重要陣地。你可以從作文素材的角度去進行積累。在這之中還應專門用一個本子抄錄詩詞。
四是隨筆本,是用于創造的寫作園地。這里沒有老師的任務,有的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熔鑄古今、筆下生花。好文章常常是切實有感后帶著強列的創作沖動而形成的酣暢文字。同學要多積累、多感觸、多思索,勤于動筆,養成良好的筆力文風。
語文學習的要義在于勤和恒。大家要多法并用,充分調動起眼、耳、口、手、心各感官,實現聽、說、讀、寫、思諸種功能。如果說聽和讀這兩種視聽手段是吸收營養,是“進”的過程;那么說和寫則是加工和生成的過程,是進行人際交流的必需。人在社會中能表情達意、交流思想、自如往來、充分協作、不正是語文學科最根本的目標嗎?還有什么“成績”的問題不能解決呢?
(二)高中語文的基本學習方法
1.制定計劃。計劃是行動的指南,也是目標實現的基本保證。為了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就必須制定學習計劃。制定學習計劃有利于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避免盲目性,從而增強有序性。只要我們能制定一份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并且按計劃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主動預習。強調課前的預習,是學會主動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學習的初始階段。-般的預習要達到以下四個目的:
(1)是要對課文或下一課所學的內容及層次有大致的了解:
(2)是要鞏固復習舊知識,理解新知識,能把新舊知識進行粗層次的有機聯系:
(3)是要找出課文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感到費解的地方,尤其對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識的知識要特別引起注意:
(4)是要了解課文后面的練習,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要做記號,等老師授課時注意聽講或提出。預習實際上是聽課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識上的準備。
3.做好上課準備。課堂學習的準備工作主要有幾個方面:
(1)確立明確的課堂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課堂學習有很強的導向和激勵功能,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提高學習效率。
(2)調適良好的心理狀態。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樂觀的學習情緒;三要有積極的思維定向。
(3)做好身體上的準備,為了保證有飽滿的精神投入到課堂學習。
(4)準備好學習用具,同時注意把課桌整理得井井有條,以免課桌上東西零亂而影響你的學習情緒。
4.專心上課。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上好課、聽好課是學習各門功課的重要途徑。課堂學習是一頊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講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課堂學習策略主要有:
(1)抓住老師的思路,(2)抓住關鍵內容,(3)積極思維,學思結合。(4)珍惜課上學習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5〉注意課堂小結?傊谡n堂學習過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課堂上達到對老師所講內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為知識的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打好基石出。
5.及時復習。復習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語文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語文復習必須要主動,可以運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
(1)系統整理,(2)獨立作業,(3)分析錯誤,(4)系統小結。
6.課外學習。
(1)要盡可能與課堂學習內容相結合,有利于促進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和發展正當的興趣愛好。
(2)課外學習活動的內容和時間要適當,不要影響正常的課堂學習和身體鍛煉。
(3)在課外學習活動中,要盡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學練結合,腦手并用。
(4)要爭取老師的指導,提高課外學習活動的效果。
以上這些方法僅僅是語文學習、閱讀的常用方法,遠沒有包括全部的學習方法。特別是朗讀、背誦、摘要、筆記等重要方法都未列入。然而這些卻又是極為重要的。我們應當在語文學習中全面、正確地運用,以求得自身的主動發展。
三、高中語文必須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
1.勤讀課外書籍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是讀書。要學好語文,光讀'幾冊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大量地閱讀課外書籍,從書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勤奮讀書,必須做到珍惜時間,抓緊分分秒秒。歐陽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時間讀書,即“馬上、枕上、廁上”,鄭板橋讀書則利用“舟中、馬上、被底”的零星時間讀書背誦。古人勤奮讀書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2.勤做讀書筆記
讀書必須學會圈點勾畫,學會做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有助于培養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對讀物的理解、記憶。做讀書筆記有以下幾種方法:1、摘抄、摘錄,2、做卡片, 3、提要鉤玄,4、寫讀后感。
3.勤查詞典資料
讀書要養成勤查詞典資料等工具書的習慣!ボ嚲邥姆N類很多,除了字典、辭典外,還包括文獻資料、索引等供查考使用的圖書。最常用的工具書為字典、詞典、辭典。如《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古漢語常用宇字典》、《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等。工具書不僅可以在碰到疑難問題時查閱,而且也可以作一般書籍一頁一頁地讀下去,同樣是大有收益的。
4.勤于朗讀背誦
朗讀背誦是我國傳統的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是學習語文的基本功,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朗讀要做到吐字清晰,音準氣足,節奏停頓合理,要有抑揚頓挫的韻律美,準確地體現出作者的情感。朗讀人物的對話,要力求模擬出人物的心情、口吻,使人物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聽者面前。朗讀詩歌要鏗鏘悅耳,語勢錯落有致,節奏抑揚回環,具有音樂美。通過瑯瑯地朗讀,文章的內容、情感、文句的優美、漢語音的韻律,也都能體會出來了。
背誦要下苦功夫。可以分層背誦;可以化整為零地背誦;可以先抓要點背誦,然后連貫地背誦。背出以后還要經常復習運用,這樣就可以做到終生不忘。
5.勤于獨立思考
思考是掌握知識的中心環節。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首先要善于提出問題。思考是從問題開始的。因此,引起思考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問幾個為什么。其次要善于分析綜合。分析就是深入到文章的內部分解剖析,將各部分的個別特征區分開來;并加以比較和鑒別,從而對學習的內容有深透的了解和認識。對所讀的書要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剖析。綜合則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把各部分聯系起來加以認識從而把握整體。第三,培養獨立思考習慣要克服不良的思維定勢,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謂思維定勢就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好的思維定勢可以使學習和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維定勢則會束縛人的思想,難以有所發現和創造。要善于從固有的思路中跳出來,變換角度去思考,往往會有新的思想。
6.一定要自主學習
搞學習不能完全靠別人,一定要自已把它放在心上,自覺、自主地學習,尤其是語文,不需要老師也能學習,那就不能等、靠,而是要自己去尋找機會和時間來學習,特別是要利用課外時間學習。去積累、閱讀和寫作。
7.勤于求教探討
要學好語文,就必須養成求教于人的習慣,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于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問一切可能了解情況的人。學習需要謙虛,還需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不能淺嘗輒止,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還要善于探討、研究,甚至是激烈的爭辯。
8.勤于寫日記
日記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言所行、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選擇、有重點地記錄下來。日記對積累寫作材料、儲存知識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日記不但形式十分靈活,可長可短,可敘可議,可描寫,可抒情,可說明,而且內容也非常廣泛,可以海闊天空,無所不談。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自己想什么就寫什么,不必進行過多的加工。最初可能寫得很簡單,語言也不一定通暢,堅持寫下去就會逐漸提高。寫日記主要是為了練筆,練習對客觀事物的表現力和對自己思想感情的表達能力。因此,只要有利于練筆都可以寫。寫日記要注意把觀察能力的訓練和感受能力、思考能力的訓練結合起來。日記往往記的是身邊的瑣事,但要注意從這些瑣事中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觀點、看法。許多好的日記就是把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瑣事寫得具體、生動,并能從中揭示出一定的道理而被人稱頌的。寫日記一定要堅持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要有堅強的毅力,要持久地有意識地培養。只要有決心,良好的習慣就一定能養成。這對人的一生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終身享用不盡。
四、最后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孔慶東說的一段話,從中可能會得到一些借鑒。
他說:中學生朋友,總是有人不分羊年馬年地命令我,跟你們談談怎樣學語文,這對我說來,實在是個苦差事,仿佛是叫一個老叛徒給青年人講講革命道理。我的語文的確學得滿好,不敢說打遍天下無敵手,反正從小學到大學各種語文考試永遠第一,到高中階段就已經基本不用聽語文課了,閉著眼睛也能得90分以上。可是我的語文本事主要不是從教科書上得來的,而是“功夫在書外”。所以我很怕你們跟我學歪了,我只好把我個人的體會半真半假地告訴你們幾句,希望你們別當真,凡事還是聽老師的沒錯。
要說怎樣學語文,就必須明確你學語文干什么。如果你學語文是為了語文考試成績好,那我沒什么可說的,你們老師已經說得夠好夠多的了。我說也還是那一套。我基本上不反對老師們說的那些,我自己也是按照那些經驗一直保持語文考試的高成績的。但如果你學語文不是為了考試好,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好,那我可能會有幾句另類的話跟你說。當然,這二者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現在有矛盾,這是我們當前的教學機制和教育體制的僵化所造成的。我學語文那時候,老師和課本,都比現在要實在和善良多了。
首先,我唱個高調,學習不是為了考試。你要跟我抬杠,我也不理你。反正我告訴你,專門為了考試而學習的人,考試大都不好。少數考試好了,以后也沒出息。因為在只為了考試的千百次訓練中,他已經把人格訓練壞了,他專門投其所好,沒有獨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個投機取巧的壞人,他對社會只有破壞,沒有創造。而不為了考試,也不一定就能考好。
第二,你要明白語文是什么。前面第一節課我已經給大家講了,語文不是跟數學物理化學歷史地理政治并列的一個學科,你要那樣看待它,那你就一定學不好。要知道,語文是一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語文所訓練的是人對一切文明符號的理解力和創新力。語文學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勢如破竹。語文學不好,干什么都愚昧弱智。
第三,語文教學體系所教給你的“語文”,是一群中國的弱智人為了他們的飯碗而強加給你們和你們的老師的。他們自己的語文水平很差,沒有幾個思想有水平說話有水平或者寫文章有水平,沒有幾個敢無恥地站出來跟批評他們的好漢比一比。你們每所學校里的語文尖子、作文尖子都比他們強。我這樣說不是貶低他們,我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辛苦,他們也不是故意毀你們,他們是沒辦法,只能躲在陰暗的角落里用一顆“善良”的心拼命做野蠻的事。這樣怎么辦呢?這就需要你自己救自己。你就不要總跟他們過不去了,要尊重他們的勞動,體諒他們的辛苦。好比武松拜了宋江做武術指導,怎么辦呢?造反是不對的,只好自己另起爐灶吧。這回就該明白,語文乃是在“語文書”以外了。
第四,其實,學好語文很容易。隨手教你幾招,不怕你擴散,就怕你做不到。一、每天寫日記,要寫那種不給任何人看的日記,每天就寫100字,不多不少。寫到一千回,下筆如有神。二、大搞文字游戲,開玩笑,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給所有老師起外號。嬉笑怒罵,激揚文字,把語言玩得山窮水盡。到那時,看語文書上的課文如同老叟戲頑童,老牛吃嫩草,什么語文考試,作文競賽,簡直不堪一擊。三、進行背字詞、背詩文比賽。電腦里存盤的資料多,可調用的東西就多。同理,你多背些古今中外死人活人的東西,不用思索,“語文”就順口而出了。不要死記硬背,要邊背邊用,活背活用,急背急用,立竿見影。以肚子里東西多為榮,君子恥一物之不知,連說一百個成語不重樣,假裝深沉是蠢驢……明白了嗎?
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你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語文很快就學好了,也就是說,很快就進化到人了。不明白,我再寫十萬字,你還是個猴子。--北京大學孔慶東副教授
我希望你們能如提著手拎包,別著胸花一樣簡單地攜帶著語文上路了,能如看電視,玩泥巴一樣快樂地在語文中享受生活,享受價值,享受美好。
五、我們的要求
除了以上的學習方法外,我在完成語文學習任務方面還有一些具體的要求要提前告訴大家。
(一)準備:
1.作業本和練習冊(每單元一交)。
2.改錯本(主要是改每次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可能會不定時交)
3.作文本(當場完成)。
4.作文素材本(兼周記本)。一周一個素材,可摘抄、剪貼,或自己寫(一件事、一個感悟、一段隨筆、一個哲理……自己寫的東西必須要有,但不是全部)一周交一次。
5.詩詞本。高一、高二各抄100首詩詞;高三50首。(抄、背、賞;以唐宋詩詞為主,還可以有曲、賦,現代詩歌等)。一個月抄10首(除課本上以外都可以),每月交一次。抄了后就利用早讀時間和其它空余時間背誦。
6.知識筆記本(用來記錄語言和文學方面基本知識的,可用于隨堂筆記和個人整理。不定期交,但要不定檢查;也可以不要專門的本子而在書上記錄)
(上述4、5、6三個本子都應比較硬實、能保存才行。)
以上所有6個本子(作業本、改錯本、作文本、作文素材本、語詞本、知識筆記本)必須在一周內準備好,我要逐一檢查。特別是作文素材本、語詞本和知識筆記本。
另外需要準備必須的字、詞典方面的工具書。
(二)一學期辦一張報紙(可手抄,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