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學實錄
重慶市合川區雙鳳中學 鄧仁梅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感知文章內容,品味文中細節描寫,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3、結合生活體驗,感受文中的民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重點】
感受社會美,豐富精神世界。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意蘊,領會思鄉這一傷感而甜美的情感,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法、賞析法。
【課型】
自讀課。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醞釀情感)
多媒體播放歌曲《故鄉的云》,讓學生在感傷、深情的音樂和清新美好的??中醞釀情感,為課文學習鋪墊。
師:有同學喜歡這首歌嗎?說說你的理由。,
生1:這首歌的旋律很美,我喜歡。
生2:我喜歡這首歌,是因為它唱出了游子的感情,游子的心聲,很感人。
生3:我喜歡聽歌王費翔的歌,這首頁不例外。
......
師:是的,好聽的歌必然是詞、曲、演唱三者的完美結合。不過,我喜歡這首歌,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一個“情”字,既有游子對魂牽夢繞的故鄉的深情思念,也有故鄉對遠方游子的深切呼喚。思鄉,這一永恒的主題,曾被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們以不同的形式演繹。今天,我們一起隨臺灣女作家琦君的文筆再次感受思鄉這一感傷而甜美的情感。
(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合作研討領會作品的風俗之美,人情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觸動情感)
師:(出示一瓶泡好的八寶酒)見過家里泡的酒嗎?常用什么料泡呢?
生:藥材。
生:核桃。
生:檸檬。
師:泡酒有許多種,可用來去除一些疾病,也可以強身健體。告訴大家,我這瓶酒叫八寶酒,知道是用哪八種料泡制而成的呢?
生:(齊答)第三段中有“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子、薏仁米、兩粒橄欖”
師:我們這些地方很少有泡八寶酒的,但在作者的故鄉浙江溫州一帶,年前泡八寶酒。
用來過年請客喝則是一種普遍的傳統習俗,當地人稱為喝春酒。同學們細讀課文,結合自己過年的見聞感受,說說這吃春酒的年俗怎樣呢?
生1:可以大飽口福第一段“佛堂于神位前的供品換下來的堆成滿滿一大缸,都分給我們撒開地吃了”,還有“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
生2:(補充)還可以喝點酒,還可以吃到最講究的酒席“十二碟”。
師:兩位同學雖然有點嘴饞,但看書還是很細致。(大家笑)
生3:我覺得氣氛很熱鬧,讓人高興開心。因為家家戶戶都要請客喝酒,大人、小孩聚在一起,有吃有喝,有說有笑,我們過年也一樣。
師:看看這位同學,他既結合了課文的內容,也結合了自己過年的體驗,讓人身同感受,真好、請坐下。
生4:我最看重的是喝春酒讓人感覺人與人之間是和諧,充滿情誼的。從文中“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可以看出有親人,也有鄰居,親人親密,鄰里團結,讓人覺得這樣很美好。
師:(帶頭鼓掌)我們這位同學比前邊幾位同學更勝一籌,看書細,心也細。“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其他同學,還從課文的那些字里行間看出了人情的美呢?(有既請補充)
生1:“母親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寶酒,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嘗嘗”一句表明母親的熱情好客。
生2:“母親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很樂意”寫出了母親的善良熱情,樂于助人。
生3:從喝會酒可以看出會首和那十一個人都是主動幫別人的忙,也可以看出村子里人們之間的和諧。
……
師:母親、會首、花匠阿標叔,他們都那么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鄉民們樸實真摯的人情美,過一個新年,喝一場春酒,都會在心中積淀一份美好。遺憾的是:作者1949年就離開家鄉,僑居海外,只能時時在心底重溫春酒的味道。懷念家鄉的春酒。
三、探究文章主旨,領會文章意蘊(激蕩情感)
師:讀文章末段,思考: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春酒的味道嗎?
生:還有人情的味道。
師:不錯。值得懷念的除了春酒本身的味道,還有連同喝春酒時濃濃的人情。甚至還不止這些,還有什么呢?
生:通過拜佛的神秘,請客喝酒的的熱鬧。
師:補充得好,語言也整齊。還有著墨不多的八寶酒,小花貓,印花手帕,都給作者和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干,鄉民的淳樸、厚道都在春酒中、會酒席上來斷升騰起來,彌漫成濃濃的人情民風之美,怎能不叫人懷想啊!可以說,母親泡出的是一瓶特殊的八寶酒。下面大家一起為這瓶特別的八寶酒制作特別的標簽,寫出它的品名、原料、產地、香型或濃度用生產日期。
師:先說名稱。
生:叫鄉情酒。因為里面還泡了母親的熱情,鄉民的感情。
生:還是叫八寶酒好,因為它代表一咱特色傳統。
師:各有道理,都不錯。下面說說原料。
生:除了八寶以外,還有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勤勞善良,鄉民的熱情好客。
師:產地在哪兒好呢?
生:故鄉(浙江溫州)
師:該是哪種香型?濃度如何?
生:清香,濃度大。
生:濃香,濃度無限。
生:醇香,濃度為一聞就醉。
師:我更贊成第三種。(請前排一位不舉手的同學說說生產日期(
生:幾十年前。
師:不太明確。
生:應該是我童年時。
師:是啊,悠悠歲月酒,滴滴春酒情,對游子而言,品故鄉的酒,每一滴都是醉人的。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多媒體播放表達思鄉這一情感的一組產品。
1、圖片:
宋楚瑜回大陸探親的幾幅圖片。
2、詩歌:
余光中的《鄉愁》。
師:同學們,改革開放以前,由于國民黨政府的阻撓。臺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兩地親人卻不能相見相聚,只留下刻骨的長長思念。日思夜盼,翹首遙望,讓多少游子肝腸寸斷,可回想故鄉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到底思念是怎樣一種的情緒呢?我想你們也一定體味過。
生:(相互交流)
(學生剛離開家,過集體住校生活,加之多數父母外出打工,學生有真實的體驗)
師:你在什么情況下思念誰?你想他的時候回怎樣?你會用那種方式來表達或抒發你的思念之情?
生1:我在學校想念我的婆婆,真想馬上回到婆婆身邊,這時我回在我的心理默默的祈求時間過得快一點。
生2:我在周五回家的路上常常會想起家中的人,我就會加快腳步。
生3:我媽媽在廣東打工,很多年才回來一次。我想媽媽的時候常常回止不住的流淚,有時把媽媽的照片拿出來看,有時給他打電話。
……
師:幾位同學代表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也說出了思念的滋味。思念,就象一杯苦咖啡,苦中有甜;思念也如陳年的老酒,愈久彌香;思念還象悠遠的歌,感傷而甜美。
(多媒體播放歌曲《九月九的酒》,在歌聲中結束全文)
五、作業
1、收集表達“思鄉”主題的古詩句;
2、課外讀瓊瑤的《剪不斷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