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了解《水滸傳》的結構藝術。
3、李逵形象分析。
4、領會作品精彩語言。
教學課時:3課時
一、作家與作品
施耐庵的《水滸傳》創作于元末明初,作者施耐庵。同《三國演義》一樣,它也是在民間故事和話本、戲曲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作者施耐庵生活的時代較羅貫中稍早。
關于作者說法眾多,有的說是羅貫中,有的說是施耐庵,有的說是施本羅編,還有的說是施作羅續。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嘆就持最后那個說法,所以他才腰斬水滸。但現在大多數人認為還是施作的。對于施我們現有的資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 約1 2 9 6 ─1 3 7 0 ) ,錢塘( 杭州) 人,曾中元朝進士,在錢塘做過兩年官,因與當道不合,棄官閑居在蘇北故鄉。代表作《水滸》。
《水滸傳》和《紅》《三》《西》并稱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水滸》不是作者獨立創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間故事、話本、雜劇等集體創作的基礎上再創作而成的。它所寫宋江起義的故事源于歷史真實。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從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間廣泛流傳。 元代出現了大批的水滸戲。這說明水滸故事是在不斷發展中豐富和完善的。
《水滸傳》原名《忠義水滸傳》,甚至就叫《忠義傳》。在小說里有一批“大力大賢有忠有義之人”,他們未能“酷吏贓官都殺盡,忠心報答趙官家”,卻被奸臣貪官逼上梁山,淪為“盜寇”。《水滸》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藝術地概括了歷史上農民起義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過程。通過對農民起義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詳盡描寫,熱情謳歌了他們的造反精神和優秀品質,描繪了農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
《水滸傳》是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這部小說最閃光的思想在于:它將封建統治者視為“盜賊草寇”的起義農民給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這樣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橫行霸道、昏庸無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銳的階級矛盾逐漸加深。對一、二十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這部小說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
二、師生共同討論分析李逵形象
李逵,長相黝黑粗魯,小名鐵牛,江湖人稱“黑旋風”,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宋江被發配江州,吳用寫信讓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宗照應。李逵這時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認識。戴宗傳梁山假書被識破,和宋江兩人被押赴刑場殺頭,李逵率先揮動一雙板斧打去,逢人便殺,勇猛無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嶺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氣殺了四虎。招安時,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鬧東京城,扯了皇帝詔書,要殺欽差,還砍倒梁山泊杏黃旗,要反攻到東京,為宋江奪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塊兒被毒死了。
三、結合課后練習二,共同探討《水滸傳》語言藝術
四、課外擴展
1、“醉打將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說的是《水滸傳》中的一位傳奇英雄的故事。這位英雄是武松。《水滸傳》中“倒拔垂楊柳”的人物是魯智深。
2、《水滸傳》中108位好漢個個都有一段精彩故事,人人都有一個特征鮮明的外號。
(1)請用一句話寫出《水滸傳》中你最熟悉的故事。如,武松打虎;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2)請寫出《水滸傳》中你喜歡的一位好漢的外號,并說出此外號表現出的人物特征:如,魯達--魯提轄拳打鎮關。
3、請寫出《水滸傳》中三名女將的名字和綽號: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三娘。
4、在《水滸傳》中刻畫具有驚世駭俗之美,心狠手辣的人物是潘金蓮。
5、我們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滸傳》中的武松,他在該書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跡,如手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為兄報仇。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
6、《水滸傳》中人稱“黑旋風”李逵,是一個:豪爽仗義、疾惡如仇的人物形象。他所使的武器是兩把大板斧。該人力大如牛,但險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